「讓浦東機場成為疫情下中外人員往來的安全港灣」——來自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一線的報告

光明網 發佈 2021-08-09T23:38:25.587727+00:00

新華社上海12月11日電 題:「讓浦東機場成為疫情下中外人員往來的安全港灣」——來自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一線的報告新華社記者吳宇目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每天入境人員在3000人左右,超過全國入境旅客總數四成;入境旅客通過手機掃碼填寫健康申明卡比例已達100%,曾經耗人費時的紙質申明

新華社上海12月11日電 題:「讓浦東機場成為疫情下中外人員往來的安全港灣」——來自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一線的報告

新華社記者吳宇

目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每天入境人員在3000人左右,超過全國入境旅客總數四成;入境旅客通過手機掃碼填寫健康申明卡比例已達100%,曾經耗人費時的紙質申明卡已「功成身退」;一架百人規模的入境航班,從落地開啟艙門到完成核酸採樣和二次測溫,只需100分鐘左右,衛生檢疫時長大大縮短。

這是新華社記者近日採訪浦東國際機場「國門」一線獲得的最新信息。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處處長郭裕彬表示,在海關總署和上海口岸聯防聯控機制統一指揮下,經過與新冠肺炎疫情近一年的「較量」,浦東國際機場入境人員衛生檢疫常態化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外防輸入」能力與信心不斷增強,越來越多航空公司將浦東國際機場作為重啟中外航線的首選地,「浦東機場正成為疫情下中外人員往來的安全港灣」。

雖然持續面臨疫情輸入性風險,但上海口岸入境人員閉環管理之「弦」始終緊繃,浦東國際機場出入境人員往來大門始終開啟,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和全球合作抗疫「支點」的功能不斷增強。

今年二季度以來,上海海關花大力氣提升浦東國際機場旅檢信息化管理水平,與機場、航空公司等共同推動入境旅客健康申明卡電子申報。疫情初期,每天上萬張紙質健康申明卡的信息採集、匯總、分析和入庫管理,僅旅檢條線就需要投入50多名關員連班作業,消耗了大量人力。如今,健康申明卡電子申報已達100%,相關信息傳遞準確暢通,大大加快了衛生檢疫流程。以一名入境旅客的信息追溯為例,過去需要三名關員花費至少兩小時,如今只需一名關員,10分鐘即可完成。

據郭裕彬介紹,面對「外防輸入」這道「大考」,身處「國門」一線的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部門不僅設置了現場檢疫一道關口,還開發了「上海海關新一代旅客通關、風險控制、智慧衛生檢疫等系統本地化配套支持模塊」,將進出境人員風險分值貫穿整個信息鏈,配套自主研發的自助申報機、多功能分流機等新設備應用,初步實現了「四准」(即風險布控准、人員分流准、處置方式准、統計數據准)「四化」(即風險甄別動態化、自助申報便利化、通關驗核自動化、陽性追溯高效化)以及「四聯動」(即實驗室與口岸聯動、指揮部與現場聯動、海關與地方聯動、外防輸入與內防輸出聯動)的建設目標,在系統應用和現場實踐中摸索建立了疫情風險自主分析的監管鏈條。

「如今,海關大數據信息系統可以直接對入境人員信息進行驗核並作出風險判斷,指揮閘機分流機抬杆放行或者攔截詳查,幫助海關在口岸閉環管理中『檢得快』『檢得准』。」郭裕彬說。

在浦東國際機場入境人員測溫區、醫學排查區、採樣區等區域,記者看到230餘名海關旅檢關員分班值守、全流程布控,不放過高風險旅客的「蛛絲馬跡」。其中一些昔日主要從事毒品、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走私查緝的旅檢關員,也穿著防護服,打擊走私與外防疫情輸入「雙管齊下」。

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處分析查控科科長周琰表示,走私犯罪再狡猾也會留下漏洞,可以「智取」或「強攻」。相比起來,新冠肺炎病毒作為全新的疫情,更需要科學研究、精準管理。

「一些核酸檢測陽性的入境旅客,可能自身都不知道已經染疫。我們作為『國門衛士』,不僅要守護所在城市和國家的安全,也要為相關旅客的生命健康著想,必須始終提高警惕。」周琰說。

自今年1月下旬打響抗擊疫情保衛戰,浦東國際機場海關始終強調「零感染、打勝仗」原則,嚴格做好每個關員的個人防護工作。最近一個月來,旅檢等職能部門的一線關員,更是一周就要接受一次核酸檢測。「疫情不退,我們的防線就不會退。」旅檢處關員王姝婷說。

作者:吳宇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新華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