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諾貝爾獎科普動畫!看過的孩子都愛上了科學

東西兒童教育 發佈 2021-08-09T23:41:38.528679+00:00

大家周五好,我是「愛看好片愛讀書」的千媽。最近成都降溫厲害,我都不怎麼出門了,周末除了被千尋強行「拖」去當網球陪練,大部分時間都窩在家看書看片,千爸笑我是屬貓的。話說這寒風瑟瑟的日子,當「貓」挺好呀,一家人吃個熱騰騰的火鍋,看部好片不香麼?

大家周五好,我是「愛看好片愛讀書」的千媽。


最近成都降溫厲害,我都不怎麼出門了,周末除了被千尋強行「拖」去當網球陪練,大部分時間都窩在家看書看片,千爸笑我是屬貓的。

話說這寒風瑟瑟的日子,當「貓」挺好呀,一家人吃個熱騰騰的火鍋,看部好片不香麼?[偷笑]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片,是我最近翻出來和千尋重溫的,俄羅斯國寶級科普動畫:


《平博士密碼》



作為全球首部諾貝爾獎科普動畫,這片剛引入國內就火得不行,有的爸媽可能陪娃看過。


千尋4歲時也看過,不過那會年齡太小,對動畫里的負折射率材料隱形衣、太陽能、火山噴發、宇宙形成等等科普知識興趣不大。

如今重看找到了感覺,這段時間邊洗澡都邊哼主題曲「因循守舊你就不能在天空翱翔,墨守成規你就別想在海里遊蕩...啦啦啦」[汗]冷不丁還會提個問題來考我,當我露出「沒文化」的尷尬笑容時,她再施施然答疑。

我算是明白了,這部動畫就適合大點的孩子看,6-14歲最佳,分分鐘滿足他們旺盛的求知慾。每集時間也適中,大約13分鐘,故事涉及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和他們的科學發現是難得的寶藏科普資源



接下來,千媽就節選其中兩集給大家欣賞,看過的爸媽咱們一起「溫故而知新」[大笑]

沒看過的爸媽不妨囤起來,周末寒假給娃看正正好。


01.

地震能預測嗎?這場關於地球的「串燒解說」好有趣!


小朋友,你肯定知道,我們生活的星球叫「地球」。可你對「地球」了解嗎,比如地球為什麼會地震,地震是否能預測?

今天,我們就來一場地球探秘之旅!

鹿教授和大嘴叔正在玩擲骰子遊戲,大嘴叔突然感覺身體很不舒服,有種不祥的預感。

「記得上次薩哈林地震前,我也有跟現在一模一樣的症狀。」



千媽是細節控,看到這裡就忍不住上網搜索,發現薩哈林地震真實存在,就在1995年5月22日,俄羅斯薩哈林島北部發生了強烈地震。

不錯,是我愛的科普范兒,每個小伏筆都有據可循。[做鬼臉]

大嘴叔的預感成了現實,屋子劇烈搖晃起來,不好,地震了!

萬幸的是地震持續時間很短,屋裡的人都沒受傷。這時,疑問來了:

地震真的能預測嗎?


鹿教授認為,想找到問題答案,得先搞清地震發生的原因。

於是,平博士、鹿教授、大嘴叔和朱小美決定去探尋地震的奧秘。



原來,在地球內部很深的地方,有種高溫物質叫地幔。靠近地核的地幔溫度接近4000攝氏度,非常地高。



地球表面的固體圈層叫地殼,一層地殼足足有四十千米那麼厚。



地殼上分布著森林,山脈還有海洋,但它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幾個獨立板塊組成滴,因為漂浮在高溫地幔表層上面,這些板塊非常不穩定,這種不穩定性導致的後果就是地震。


由於無法對高溫岩漿的流動進行預測,所以地震發生在什麼地方我們是沒辦法預測的。


小朋友,現在你知道地震是怎麼發生的了吧!


你還知道了地震是無法預測的,地震局只能幫我們監測地震,在地震發生時發出警報,但不可以預測地震哦。


大嘴叔有了新問題:


「那麼,地表上有沒有洞呢?」


當然有啦,火山就是連接高溫地幔與各個地殼板塊相接處的孔洞。地幔中的高溫岩漿從孔洞中湧出,就是我們科學課上學到的火山爆發啦!



那麼颶風,颶風又是怎麼來的呢?

此處留個懸念,待大家和孩子一起觀看時揭秘吧。[偷笑]

千媽覺得,這場關於地球的「串燒解說」精彩又有趣,每個知識點的銜接都順理成章,講述知識點的方式一點不乏味,太佩服編劇了~


02.

人類能穿越到未來嗎?這份來自愛因斯坦的禮物很神奇!


小朋友,你們知道3月14日有什麼特別之處嗎?鹿教授特意選擇這天邀請大家來做一個很重要的實驗,因為這天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生日。


偉大的天才愛因斯坦贈與了人類一個震驚全世界的禮物,那就是著名的方程式:E等於mc的平方。


這個方程式描述了我們和宇宙之間的關係,小朋友,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規律,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方程式第一個字母E,指的是能量。


能量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東西,沒有它,你平時看到的小汽車,坐過的地鐵就統統不能移動了,雨雪也不能落下,太陽會停止發光......所有物體都將不會存在。


不過,你也不用擔心宇宙的小電池突然沒電,一切陷入癱瘓。


我們這個世界的魅力就在於能量永遠不會消失,不管什麼時候,能量的多少都是一樣的,這就是能量守恆定律。


問題來了:


「如果能量沒有消失的話,機器人小貝為什麼需要更換電池呢?」


電池是會沒電,但它的能量並沒有消失,只是轉化成了別的形式,比如小貝打球時,電池能量就會通過小貝傳遞給球,球落在地上,能量又被傳遞給了地面,這樣一直傳遞下去。


調皮的兔小跳問羊詩弟:

「你想要點兒我的能量嗎?」


接著,可憐的羊詩弟就被搗蛋鬼兔小跳給推倒了。


我和千尋也趁機學動畫里的人物,嘻嘻哈哈玩了會「能量遊戲」,生動形象地體會了一把能量傳遞的真諦。

接著,鹿教授又解釋了方程式里m的意思。

m就是質量,質量和能量一樣,也遵循著守恆定律,質量和能量還可以互換。

兔小跳聽完,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如果朱小美想要減肥的話,她就得把自己轉化成能量!」

姐妹們,原來運動減肥是有科學依據滴!


方程式最後一個字母c又是什麼意思呢?


c代表的是光速,光速是世界上最大的速度,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思考的速度都比不上光速快!


宇宙中哪怕最小的粒子,乘以光速的平方,都能釋放出巨大能量。



正因為光速是恆定的,所以人們一直在猜測時間其實是可以被壓縮,也可以被拉伸的。


簡單來說就是,時間是可以改變速度的,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擁有非常快的速度,甚至接近光速,就可以追趕上時間了!這就是本次實驗的最終目的,如果平博士他們加速到接近光速,就能比別人更先一步抵達明天。


平博士鹿教授等人坐上了飛船,播音提示:

「請各位系好安全帶,飛船即將加速到光速...」



好激動,想到馬上就能看到未來世界,千尋連廁所都捨不得去上了。


結果,她的心情就和抵達目的地的小夥伴們一模一樣:「呃,未來就是這樣子啊...」



原來,他們只穿越到了明天。而就在他們忙著做實驗的昨天,唯一沒去參加實驗的機器人挖破了地下水道,湧出的水淹沒了小鎮。


EASTWEST


除了把能量守恆、基因、黑色素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科普知識,直觀形象呈現給孩子外,這部動畫還有個特色,就是很多有趣的小實驗。


可別小看這些小實驗,一些簡單的定理,像片中的阿基米德定律和伯努利定律,放在實驗中一目了然,理論經過實踐驗證,孩子的印象才深刻!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有種挖到寶的感覺?能把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學這些高大上的知識掰得如此清新脫俗又好玩,實在難得!


♡ 千媽絮絮叨 ♡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千媽分享的好片越來越往「科普設計類」聚焦,比如BBC工廠探索神片、「STEAM」主題動畫、日本NHK兒童設計節目等等。(文章頂部的電影合輯里有資源哦)


因為「科學、設計」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也恰恰是我們當前學校教育所缺乏的,千媽希望更多孩子通過淺顯易懂的好片,率先從家庭教育中得到滋養。


昨天我還跟千尋開玩笑說,媽媽當年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提問:「北風向什麼方向刮?」全班幾十個娃大聲回答:「向北刮!」我到現在還記得老師費力解釋正確答案的樣子,好多同學包括我自己都聽得似懂非懂。


如今好了,網際網路打開了一扇窗,作為家長當然要充分利用資源,幫助孩子看見窗外更廣闊的世界!

[可愛]觀看連結:(請複製到瀏覽器打開)

諾貝爾獎科普動畫《平博士密碼》在線觀看地址:http://m.v.qq.com/play.html?cid=vu3xjl0g6b01t5i&vid=z0022gqxjxb&vuid24=Ghn3OYS2OjeEdnSRy5l3iA%3D%3D&url_from=share&second_share=0&share_from=copy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