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飛行員憶戰鬥機被鳥撞後的37秒:三次操作,避開人口密集區逃生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1-08-10T00:19:31.327207+00:00

12月8日,王建東榮立一等功授獎大會在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隆重舉行。王建東在大會上發言。 唐俊 攝12月8日,王建東榮立一等功授獎大會在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隆重舉行。王建東在大會上發言。

12月8日,王建東榮立一等功授獎大會在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隆重舉行。王建東在大會上發言。 唐俊 攝

12月8日,王建東榮立一等功授獎大會在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隆重舉行。王建東在大會上發言。 唐俊 攝

中新網南寧12月11日電 題:戰鬥機低空撞鳥、失去動力後的37秒

記者 李純

37秒能做什麼?

在戰鬥機低空撞鳥、失去動力的37秒內,解放軍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王建東完成22項操作,三次控制飛機避開人口密集區,在極限高度跳傘逃生。

王建東的妻兒受邀一同參加授獎儀式。 唐俊 攝

今年9月上旬,王建東正在參加一場空戰對抗演練。起飛不到一分鐘,空中兩個黑影突然撞向爬升中的戰鬥機。駕駛艙內的王建東隨即聽到一聲巨響,「像是用大鐵錘在砸油桶」。「撞鳥了,我很清楚。」

鳥擊俗稱為「撞鳥」,是指鳥類與飛行中的人造飛行器發生碰撞並造成傷害。絕大多數鳥類難以躲避高速飛行的飛機,噴氣式飛機進氣口的強大氣流也會將鳥類吸入其中,嚴重時將造成發動機失效,使飛機在空中失去動力。2009年迫降在紐約哈德遜河上的全美1549號航班即是在起飛後不久遭遇鳥擊,導致飛機失去動力。這一事件後被改編為電影《薩利機長》。

「警告!警告!」一時間,戰鬥機駕駛艙內白煙陣陣,各項故障語音警報此起彼伏,飛機高度不斷下降。「我要返航!」王建東即刻向塔台報告。此時他已判斷,發動機即將停車。「習以為常的發動機轟鳴聲在迅速減小,感覺整個世界一下子就安靜了。」

復飛準備中,王建東在模擬機上進行訓練,恢復技術。 唐俊 攝

左側是人口密集的市區,王建東向右推動操縱杆,嘗試將飛機調轉180度後返回機場。但在飛機右轉100度時「就轉不回去了」,因為「我的高度已經很低了」。

根據理論計算,彼時飛機返回機場迫降所需要的飛行高度應在2000米以上。而在撞鳥瞬間,戰鬥機的高度僅為272.7米。

王建東意識到,飛機已無法返航,他將目光移至艙外,下落的方向正是一幢樓房。他再次左轉,本想飛到遠處的山包,但此時的高度、動力均已不足。

復飛準備中,王建東在模擬機上進行訓練,恢復技術。 唐俊 攝

「飛機保不住的情況下,一定要把它摔到一片空地上,把地面的損失減到最小。」在村落與樓房之間,王建東將飛機對準了一片相對空曠的水田。

「我非常擔心右邊的樓房,離得實在是太近了。如果彈射早了,一旦飛機姿態在空中改變,後果將是我無法承受的。」他再次向左調整角度,避免飛機在落地後向右側樓房翻滾。

從飛機黑匣子保存的畫面看,地面上的房屋、樹木此刻已清晰可見。直覺告訴王建東「不能再等了」,他將視線收回機艙,看了一眼彈射拉環,左手按住通話按鈕說了句「我跳傘了」,鬆開操縱杆的右手才終於拉下彈射拉環。

恢復訓練中,王建東穿上為復飛準備的新裝具重回飛行一線,再次觸摸久別的戰機。 唐俊 攝

為了保持飛行姿態,跳傘前,王建東的右手一直「不捨得」離開操縱杆。低頭查看彈射拉環的動作讓他延遲了一秒鐘彈射,但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飛行員更要確保操作的準確無誤。「沒有多一秒鐘的時間,也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根據綜合計算,王建東在當時的安全跳傘高度應為80米。彈射出艙時,他的飛行高度只有75.9米。據附近村民回憶,他們看到的降落傘在空中是「皺皺巴巴的」。

彈射瞬間,十幾倍於自身重量的載荷將血液從大腦壓回心臟,令王建東陷入暈厥。醒來時,他正急速墜向一處果園中的水泥屋頂。情急之下,王建東猛蹬屋角,力度之大竟將水泥房檐的一角踢碎。橫擺的身體避開了房屋,落在果園中。

王建東仔細檢查接收飛機,認真做好飛行前準備。 吳明 攝

跳傘3秒後,戰鬥機剮斷附近的高壓電線,墜入無人的水田。

被送往醫院時,王建東還在擔心墜機是否對附近居民造成了危害。直至部隊首長確認了無地面人員傷亡,他的一顆懸心才終於落地。王建東回憶說,當晚自己睡得很好。

在專家組開展事後調查的同時,王建東也在心中復盤這次經歷。這是他第一次遇到空中發動機停車,至今仍清晰記得當時的每一處細節。

王建東豎起拇指向機務人員示意準備就緒,準備駕機起飛。 唐俊 攝

此次事件被評定為重大特情,幸未造成地面人員傷亡。王建東右腳踝骨折,頸椎、胸椎多處壓縮性骨折,無內臟損傷。他的一系列正確判斷和準確操作被飛行專家評價為「教科書式的低空鳥擊特情處置案例」。

12月8日,王建東所在部隊舉行大會,為其頒發一等功獎章和空軍功勳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向英雄致敬!向一等功臣王建東學習!」在千餘名官兵的掌聲與口號聲中,王建東一襲「天空藍」軍裝、佩戴紅色綬帶,步入會場。

「飛行員常年要與偏差、特情作鬥爭。」在王建東看來,多年的訓練造就了他們對時機的準確把握、對時間的精確控制、對態勢的清晰感知和注意力的快速轉移。「一瞬間,我的眼睛要看到很多東西,操作要兼顧很多方面,就像電腦的多核、多線程運行一樣。」

如今已過去三月有餘,王建東的身體正在康復。接受記者採訪前,他剛剛進行了一小時慢跑。現在的王建東需要保持身體狀態,做好儘快重返藍天的準備。

王建東(居中)與戰友研究戰術。 吳明 攝

「在雲中穿梭,從東到西,幾千公里,風馳電掣。前一刻還在海濱,下一刻就是大漠。在戈壁上低空掠過,沙丘像海浪一樣起伏。在高原無人區,星羅棋布的小水泡像藍寶石一樣……」王建東說,他捨不得這樣的浪漫,總是憧憬再次駕駛戰鬥機穿梭雲間。

「飛行是我熱愛的事業。」(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