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商品房出現糾紛如何解決?江蘇高院、消保委聯合出手了

現代快報 發佈 2021-08-10T01:11:22.693547+00:00

現代快報訊(記者 顧元森)開發商逾期交房、承諾難以實際兌現、精裝修房貨不對板、房子質量堪憂……消費者面對開發商維權,往往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現代快報訊(記者 顧元森)開發商逾期交房、承諾難以實際兌現、精裝修房貨不對板、房子質量堪憂……消費者面對開發商維權,往往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12月25日,江蘇高院、江蘇省消保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兩部門制定的《關於建立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聯動化解工作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根據《意見》,當事人可以持消保委製作的調解協議,到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對當事人在消保委調解中沒有爭議的事實,後續訴訟程序中可以無需舉證。這些新穎的做法減輕了當事人負擔,提高了效率,引人關注。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多發,急需「短平快」解決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六庭庭長於泓透露,據統計,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三年間,全省法院受理各類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119462件,糾紛類型多為延期交房、延期辦證或房屋面積爭議。近年來,隨著商品裝修房進入市場,買賣雙方就商品裝修房質量問題引發的爭議也成熱點,大批糾紛湧入法院。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原告多為同一個小區的購房者,被告均為該小區開發商,原告抱團訴訟,訴求大多相同。此類案件在法院有個俗稱,叫做「批量案件」,少則幾十件,多則成百上千件。三年來,全省法院受理此類案件多達72931件,在商品房合同糾紛案件中占比高達61.05%。

住房作為不動產,既是老百姓的重要財產,也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許多工薪階層為了購買一套商品房,往往調動父母、子女甚至全家人的財力,所以住房問題是老百姓生活的頭等大事。開發商面對小區購房者的集體維權或集體訴訟,往往輕易不肯讓步,因此愈加造成購房者對開發商的嚴重情緒對立。妥善處理此類矛盾糾紛,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協調化解,使開發商與購房者達成妥協諒解,快速解決糾紛,將購房者與開發商從曠日持久的紛爭中解脫出來。然而,這種美好的願望在當前法院「案多人少」的境況下,實現起來並不容易。

如何讓此類糾紛在進入法院訴訟前,先經非訴糾紛化解渠道化解,以短平快的方式形成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應,江蘇高院在前期調研基礎上,與省消保委多次溝通協商,共同出台了《意見》,旨在人民法院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之間建立一套溝通協調、聯動配合化解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機制,鈍化矛盾,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妥善解決。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陸惜春介紹,據統計,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2日,全省各級消保委組織共計受理涉及商品房領域消費糾紛6005件,諮詢7785件,其中不乏久拖不決、群體性投訴。消保委梳理出商品房消費領域存在的各項違規問題,主要包括商家逾期交房,遲延履行交付義務;宣傳存在誤導,承諾難以實際兌現;商家過度推銷,交錢容易退款困難;房屋質量堪憂,交房前後問題多發;裝修問題突出,怠於承擔售後責任。

調解協議可申請法院確認,具有強制性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意見》核心內容是第二部分,建立了六項工作機制:一是建立例會協商機制,江蘇高院與省消保委共同設立全省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聯動化解領導小組,指導全省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聯動化解工作;二是在同級法院與同級消保委之間建立信息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機制,共同對商品房買賣領域矛盾糾紛特別是群體性糾紛進行調處;三是建立訴調對接機制,同級法院可以採取立案前委派、立案後委託、訴中邀請等方式,引導當事人通過同級消保委解決糾紛;消保委可以推薦具備調解能力和經驗的人員擔任同級法院特邀調解員,由該法院納入特邀調解名冊;四是建立糾紛化解時限機制,消保委調解成功的案件,當事人可以在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30天內向同級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五是建立無爭議事實固定機制,消保委經調解未達成協議的案件,當事人之間就相關事實沒有爭議的,消保委應當以書面方式固定無爭議事實。在法院訴訟階段,當事人無需對以書面形式固定的無爭議事實進行舉證,從而簡化訴訟流程,降低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六是建立糾紛處置應急聯動機制,對突發性糾紛、矛盾易激化糾紛或群體性糾紛,同級法院與同級消保委應當即時通告,派專門人員協調處理。

於泓表示,在當前「案多人少」的情況下,消保委與法院加強聯動,對於糾紛先經過非訴糾紛化解渠道解決,是比較快速解決糾紛的辦法。《意見》中有不少創新和嘗試,比如對於當事人在消保委調解中無爭議的事實,如果進入到後續訴訟程序,可以無需舉證,這就減少了當事人的訟累,提高了調解效率,有助於問題快速得到解決。再比如,對於當事人在消保委製作的調解協議,可到法院申請司法確認,調解書就有了強制力。

建議典型案例制度,探索集體訴訟

陸惜春表示,下一步省消保委將繼續站好「消費者維權人」崗位,通過拓寬監督方式、投訴解決渠道,繼續完善糾紛化解多元化機制。省消保委將與省高院對精裝修房、精裝修等領域問題開展研討。對重大投訴進行分析,探索建立典型案例制度,篩選公布調解及訴訟中具有警示示範作用案例,以案說法,剖析商品房領域痛點,確保《意見》落到實處。

此次《意見》重點與亮點之一為加強非訟糾紛解決效力,經消保委組織調解成功的案件,當事人可以申請司法確認,未來消保委將以本次工作為契機,將訴前調解、支持訴訟司法效力從商品房糾紛拓展至其他,如裝修、預付費等普遍關注的消費痛點領域。另外,組建商品房專家委員會。對於專業知識複雜問題,省消保委擬召集建築、設計、房產銷售、律所等多領域專家,建立專家智庫,對糾紛中出現的問題提供專業意見,供調解參考。

陸惜春說,商品房糾紛領域群體維權、訴訟情況較多,單個消費者力量無法支撐其訴求,消保委組織準備從商品房領域作為突破,從取證、專家意見、維權建議等多角度對集體訴訟提供支持。

省消保委希望能夠通過司法規制、行政監管、社會組織監督、行業自律、消費體驗等各界作用,形成整體合力,促使房地產開發商正視問題,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更好地保障消費者合法權利。

(法院供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