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個方法練習了2w句英語聽力,我從小白變成了聽力達人

扇貝每日英語 發佈 2021-08-10T01:31:22.720181+00:00

1年9個月,她在扇貝累計練習了聽力、口語20000多句,從小白到聽力專業課年級第一、總成績年級第一。

1年9個月,她在扇貝累計練習了聽力、口語20000多句,從小白到聽力專業課年級第一、總成績年級第一。她自學韓語,三個月通過了TOPIK中級;參加外研社寫作大賽獲得了省特等獎並參加了國賽;參加扇貝「青年領導力計劃」,獲得優秀活動運營官證書……

憑著對語言的熱愛,扇貝用戶@빵 在大學過得忙碌而充實。她一直認為,只要想學,就不會沒有時間,也不會學不成。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初識扇貝


2018年,高考結束後,我一再堅持要去省外上學,並且一定要學語言。雖然父母不太情願,但最終還是選擇尊重我的決定,我便從四川一路北上,來到了黑龍江,開啟了我的大學生活。

初來乍到,我不太適應北方的生活,不敢去澡堂,不習慣沒有辣椒的每一餐,甚至不願意穿厚厚的棉褲。但是,同學和老師們的熱情友好,使我開始接受並且習慣這樣的生活。提著澡籃和室友一起去澡堂,偶爾在學校外的燒烤店擼串,都變成了我的日常。

高中時我的英語還不錯,但上了大學接觸專業課後,我發現自己有太多需要好好精進的地方。尤其是聽力課,難度比高中上了幾個台階,老師上課節奏也很快,上一個句子我還沒聽明白,下一個句子又開始了,這讓我覺得非常吃力,一堂課下來雲裡霧裡。在策劃主持學院的專四經驗交流會時,我了解到專四考試的題型,滿分100分,其中聽力就占了30分,我決定要好好啃這塊「硬骨頭」。


在挑選學習軟體時,我遇到了扇貝聽力,其中的句子和文章精聽訓練和專四的文章聽寫題模式很像,通過精聽「磨耳朵」是很好的提升聽力的方法。2019年3月11日,我在扇貝開始了第一次聽力學習。我挑選了六級的句子訓練,挖空比例設置為90%,花了77分鐘才聽寫了38句,一些句子重複了20甚至30遍才聽出來,讓我很受打擊,但也因此更加意識到要好好練習聽力了。


堅持小有成效


從大一下學期開始,我每天都會用扇貝聽力打卡,而且都是精聽。第一次嘗試精聽之後,我大概知道了自己的水平,所以並沒有好高騖遠一上來就聽專四的句子,而是從四六級難度開始,挖空比例設為90%,早上上課前,或者晚上去圖書館自習時,我都會戴上耳機練習幾句。大一時專業課不是很緊張,我一天至少要花40分鐘練聽力,最久一次我足足練了兩個多小時精聽


萬事開頭難,剛開始其實挺痛苦的,經常會有聽不懂的地方。只能一遍遍地點「重聽」,如果反覆聽了20遍還是聽不出來,我再查看原文,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沒聽出來,是因為連讀、略讀、口音,還是因為單詞不認識。找到原因後再盲聽一兩遍,直到能完全聽懂為止。如果是語音語調的問題,我會跟著比較地道的錄音去讀,糾正自己的發音,漸漸地口語上也有了起色;如果是生詞,我會把釋義、用法都記下來,對我個人來說,單詞放在句子裡會更容易記住,所以雖然我很少密集地背單詞,但在練聽力的過程中還是掌握了不少的詞彙。

除此之外,每天我還會做20分鐘左右的新聞泛聽練習,泛聽對於聽力水平提升同樣重要,能鍛鍊我們的反應能力,以及對全文的把握。

在開啟這種瘋狂的訓練模式之後,到上大二時,我感覺自己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聽力課上的練習明顯感覺簡單多了,聽力成績也拿到了年級第一。到2019年底,我在扇貝已經聽了近6000個句子,練習的素材也從六級切換到了專四、雅思。

在聽力上的堅持和小收穫也讓我對其他課程的學習有了更大的信心,而且琢磨出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期末時我的總成績也拿到了年級第一。我還參加了全國高校創新英語挑戰賽,拿到了總決賽三等獎,以及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拿到了全國一等獎



去年我還學了心心念念的韓語,其實這是我原本最想學的專業。我買了教材,跟著網上的教學視頻開始了自學,斷斷續續學了三個月後,我報名了韓語TOPIK考試,通過了中級。大一暑假我和朋友一起去韓國旅遊,因為有了一些韓語基礎,交流的時候基本上沒遇到什麼障礙,街邊賣水果的大叔還誇我韓語講得好,這也堅定了我要繼續學下去的想法。



厚積薄發


到今年6月份,我在扇貝已經練習了8589個句子,拿到了10w+積分。剛好扇貝這時候對聽力App做了改版,我將之前打卡獲得的積分兌換成了630天的聽力口語會員,於是每天的打卡日常變成了聽力+口語。



現在我習慣先泛聽一遍全文,了解文章大概內容,再逐句精聽,完成之後切換到口語的「跟讀」或「複述」模式。之前也會做這樣的練習,但只是單方面地模仿、跟讀,沒有什麼反饋,現在跟讀或複述之後,系統會給我打分,標記我發音不準確的地方,練習時就更有的放矢了。


改版後我加入了聽力、口語一萬句挑戰,這種激勵式的活動,更加激發了我對聽力和口語的興趣,今年6月份到現在,我已經精聽了句子8000+,口語練習了6000+,累計近2.5w,從一開始的一個句子常常聽N遍才能寫下來或者複述出來,到現在即便是三四十詞的長句,都可以1遍過,最多也只要2、3遍。今年我在看英美劇的時候,也開始有意識地遮擋字幕,或者直接看無字幕的視頻,只要不是語速太快的,我基本上都能全程聽下來,不用一直盯著字幕,看劇也快樂多了。



在我的「強行安利」下,今年我的室友們也開始在扇貝打卡了,9月初,得知扇貝推出了面向全國大學生的「青年領導力計劃」,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扇貝開學季的「打卡挑戰·高校榜」活動,因為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發現這個寶藏軟體。我在課後向班裡的同學、系裡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了我用扇貝聽力的方法、體驗以及收穫,很多同學都說很有啟發,也加入了一起打卡的隊伍,甚至在家上學的弟弟妹妹也在我的帶動下,慢慢在扇貝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最後我邀請到了100多名同學,獲得了「優秀活動運營官」的證書


比較遺憾的是,因為疫情,今年上半年的專四考試取消了,不過我平時也一直在做真題和模擬題練習,現在聽力基本都能拿到25分以上,而我第一次做專四聽力題時,只拿了一半分。雖然還沒拿到專四證書,但今年也還是有一些收穫,我的專業成績還是年級第一,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學術英語詞彙競賽拿了全國二等獎,外研社閱讀大賽拿了校二等獎。

我還參加了外研社的寫作大賽,獲得了省特等獎,前些天剛參加了國賽。備戰決賽這段時間,我每天都去寫作老師那裡練習,把過去幾年外研社決賽的題目都寫了一遍,然後根據老師的建議修改,一遍遍打磨。這一年多的聽力練習中積累的單詞、地道表達和一些名人事例,也為我的寫作提供了很多素材。雖然還不知道國賽結果如何,但這幾個月的練習,讓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寫作能力有所提升,再也不是從前拿到題目不知從何下手的狀態了。



寫在最後


前天收到了我的2020扇貝報告,每一頁都記錄了我今年在扇貝的點點滴滴。我很喜歡最後那句話:The beauty you haven』t realized lies in the days of persistence.或許有人會覺得「堅持」是老生常談,但我卻認為這是一個需要用一生去探索和實踐的命題。我在扇貝聽力已經打卡了655天,原本只是單純地想練好聽力,應付專業課和專四考試,但一路走過來,才發現這600多天帶給我的遠遠不止學業上的進步。我再次確定了自己對語言的熱愛,除了學好英語和韓語,這學期我修了二外日語,寒假準備繼續自學,明年會爭取考N1;我也真正明白了,只要想學,就不會沒有時間,也不會學不成。



之前和朋友出去旅行時,在青旅里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有北漂的白領,有和我們一樣的在校大學生,還有在努力找工作的畢業生……大家都有自己的煩惱,但也都在默默奮鬥,為自己的未來打拚,一邊喪著吐槽,一邊燃著熱愛。回想前兩年半的大學生活,雖然也有過頹喪的時刻,但我仍可以坦然地說自己沒有庸庸碌碌,沒有浪費光陰。對20歲的我來說,一切還充滿了未知,但我一直告訴自己「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未來,希望和扇貝的小夥伴們高處相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