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婚」毀了什麼?這就是年輕人越來越聽話的一個原因

冰川思想庫 發佈 2021-08-10T05:49:19.341733+00:00

獨生子女一代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但是解決方案是生兩個孩子。在這個方案中感到滿意的,並不是結婚的兩個當事人,而是雙方家長。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張豐「兩頭婚」這個詞,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它是指年輕人結婚,男的不叫「娶」,女的不叫「嫁」,據說開始在浙江流行起來。

獨生子女一代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但是解決方案是生兩個孩子。在這個方案中感到滿意的,並不是結婚的兩個當事人,而是雙方家長。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張豐

「兩頭婚」這個詞,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它是指年輕人結婚,男的不叫「娶」,女的不叫「嫁」,據說開始在浙江流行起來。

網上有不少人在吹捧,也有學者在關注,甚至有人專門寫了論文,認為這有利於改善代際關係,是一種更看重溝通的婚姻模式,因而也能促進和諧。

據浙江外國語學院老師趙春蘭介紹,在浙江農村流行的兩頭婚,應該包括兩個核心要素。第一,夫妻雙方在兩邊都有婚房,可以選擇住在丈夫家,也可以選擇住妻子家;第二,這樣的夫妻一般會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

圖/圖蟲創意

趙春蘭的研究顯示,兩頭婚「並不全是拆遷戶家庭」,這個解釋,其實也等於承認了有相當多的兩頭婚屬於拆遷戶。

在浙江一些城市的城鄉結合部,由於拆遷,很多家庭會補償不少房子,婚房當然多多的。對於那些在城市打拚還為房子苦惱的年輕人來說,就別想著兩頭婚了,恐怕只有「兩頭昏」。

01 是兩個家庭的聯姻,而不是兩個人

讚美兩頭婚的人,認為這樣的婚姻更科學,至少它解決了孩子到底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的問題。方案並不是「兩頭」,而是「兩個」,生兩個孩子,分別姓。據說,孩子以後就不用喊「外公外婆」,都喊「爺爺奶奶」,看上去更平等了。

這種看法的荒謬之處就在於,它首先就承認了「爺爺奶奶」更優先,提升了外公外婆的權益。兩頭婚並不是法律概念,只是對一種「生活方式」的描述而已,事實上,採納兩頭婚的人,結婚證和以前一模一樣,具體到某一個晚上,仍然只能選擇在「一頭」進行夫妻生活。

圖/圖蟲創意

它的精髓,是生且只生兩個孩子。如果不小心生了三個,就會面臨新的問題,多出的那一個,到底算哪頭?解決辦法,似乎是再生一個,這樣就達到了新的平衡。

獨生子女一代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但是解決方案是生兩個孩子。在這個方案中感到滿意的,並不是結婚的兩個當事人,而是雙方家長。

十幾年前,一部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走紅,有一句台詞是「結婚不是嫁給一個人,而是嫁給一種社會關係」,兩頭婚的本質也是如此。它可能是指拆遷戶的聯合,也可能是「擁有兩套或以上住房」的家庭的聯合。

兩邊都有婚房,驕傲感是不言而喻的,它強調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或者是「把上一代的財產鎖定」。這當然是門當戶對,而且是更標準的,看的不是籠統的階層,而是房產。

這樣的算計非常精確,對保障家庭財產規模也有積極意義,但是,我們在這種模式中沒有看到婚姻中最核心的東西:兩個年輕人的選擇自由在哪裡?新家庭的獨立性在哪裡?(住房和生孩子都由上一代決定)

02 女性權利得到提升了嗎?

有些人認為這種婚姻,提升了女性地位,理由大概是「有一個孩子可以隨母姓了」。

這種看法讓人感到悲哀。就如同以前在農村牆上看到的計生標語,「女兒也是傳後人」——這是安慰那些只有一個女孩的家庭,不要自卑,女兒也算後代呢。這句口號的精髓,就在那個「也」字。它並沒有提升女性權利,相反,它只是強調了那個固有的權利格局。

圖/圖蟲創意

其實,不管是在法律規定還是在實踐中,關於孩子應該隨父姓還是母姓,都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那就是「自由選擇」。現在的學校里,已經有不少四個字名字的孩子,父母的姓都在其中,甚至可以發明一個「第三姓」。

兩頭婚要求生兩個孩子,這和之前的「計劃生育」其實是一個邏輯,都否認了夫妻雙方的生育自主權(自主決定生幾個),對女性來說,除了必須多生一個孩子,看不出兩頭婚有任何進步可言。

要求新婚夫婦多生一個孩子,以滿足上一代的權力平衡,這不僅是對新婚女性的「限制」,也是對新家庭的一種粗暴干涉。它背後發揮作用的,其實仍然是赤裸裸的「父權」,只不過滿足的是外公的父權而已。

03 年輕一代婚姻觀趨向保守

這樣的婚姻模式,如果夫妻是自願的,當然也無可厚非。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它在「文化意義」上,是一種保守,而不是進步。

實際上,90後或者95後的婚姻觀,普遍存在一種更保守的婚姻觀。在我們身邊,能夠看到更多「父母說了算」的婚姻,兩頭婚只是其中的一種罷了,它碰巧滿足的條件是「雙方家庭都有兩套房」。

圖/圖蟲創意

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種新的「包辦婚姻」。對年輕一代來說,這種選擇有苦澀的一面。房價這麼高,一個年輕人純粹依靠自己的努力買房建立家庭,已經越來越艱難。

同時,很多城市長大的90後,父母一代卻是房地產大繁榮的受益者,不管是拆遷戶還是別的中產家庭,擁有兩套房或者幫子女出首付甚至還房貸的也大有人在。

這些父母的邏輯可能是這樣的:既然你的房子是我給你的,那我就應該對你的生活事務擁有一定的決定權,我可以決定誰住在這個房子裡,幫你選定伴侶,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就是很多年輕人變得越來越聽話的真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