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有三個小區,你再土豪,也未必住得進去

城南御史 發佈 2021-08-11T21:29:56.748101+00:00

高檔住宅,香車美人,一身名牌,這些似乎成為了有錢人的標配,時下有個更時髦的叫法,那就是土豪。在朝鮮,土豪也是有的,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說乘用車吧,以前在朝鮮,私家車是不鼓勵私人擁有的。

高檔住宅,香車美人,一身名牌,這些似乎成為了有錢人的標配,時下有個更時髦的叫法,那就是土豪。在朝鮮,土豪也是有的,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譬如說乘用車吧,以前在朝鮮,私家車是不鼓勵私人擁有的。後來沒了那麼多限制,能擁有一輛四輪機動車,對於多數朝鮮上班族來說,依然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更多時候,私家車是與個人身份地位掛鈎的,例如前幾年為國爭光的朝鮮一女運動員,就獲得了一輛小汽車作為獎勵。因為腦子活絡,從事商貿的緣故,朝鮮一些有錢人錢袋子鼓起來之後,也早早就擁有了自己的愛車座駕。

衣食住行,朝鮮有錢人的生活風格也日益向時髦流行看齊。大屏智慧型手機,下館子吃美食,購買高檔化妝品奢侈品……行走在朝鮮,這些平常熟悉的畫面,在當地並不少見。

要知道,朝鮮老百姓平常可是很少下館子的,單位食堂,家裡廚房,基本出不了這個圈子。有錢人的生活,在朝鮮也逐漸受到追捧。然而,有一個現象,讓人意想不到,即便你再土豪,在朝鮮也有享受不到的東西。

什麼呢?房子。

住房是一件大事兒,許多人奮鬥一輩子也就是為了個安穩住處。譬如《平凡的世界》里的孫玉厚老爺子,一輩子就圖整個新窯洞;現在的年輕人,努力工作也就為了大城市一套房子。

朝鮮人的住房,可以說得上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當地就開始了住房建設的序幕,幾十年來從未間斷。平壤的大街小巷,時常可以看到各種建築類的宣傳畫。由此可見,朝鮮人對住房有多麼在意。

既然手裡有錢,就要追求更高水準的生活。置辦一套大房子,裝修的漂漂亮亮的,全屋定製高檔家具,是生活中有錢人的首選。然而在朝鮮,住房不是你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的。

眾所周知,朝鮮的房子是分配的。雖然是一項福利,減少生活壓力的同時,也失去了個人的選擇權。住洋房?挑樓層?要市中心的?平常只要你有錢就可以解決的住房需求,在朝鮮也就想想算了。

對於朝鮮有錢人來說,可望不可即,想住未必住得進去的,就有三個小區。分別是:

倉田街小區、黎明街小區和未來科學家大街小區。

不同於上世紀平壤的舊房子,這三個小區建設於21世紀初。無論是設計還是地理位置,都明顯高上幾個檔次。老房子沒有的電梯,這三個小區是標配,24小時不斷電那種。

工作分配,單位住宅就近分配的緣故,地理位置在朝鮮人的住房觀念里並不重要。然而有幾個細節,卻是朝鮮有錢人無法抗拒的。

上述提到的三個高檔小區里,完全可以做到拎包入住。裝修?不需要你操心,國家包辦;家具家電?不需要你花錢包,統一配備。比起尋常購買毛坯,裝修入住的繁瑣較長流程來,簡直是可遇不可求的福利。

但是呀,住房分配,四個字就擋住了當地有錢人追求好房子的路子。你再有錢,買得了汽車奢侈品,分不到你,就是住不進來。干著急?沒用。

第二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地位身份了。

朝鮮人比較注重榮譽,對國家有貢獻,工作有成績的都受尊敬。優先分到好房子的,基本都是這些人。大學教授知識分子和勞動模範,基本上把三個高檔小區的房子包圓了。能躋身其中做鄰居,對朝鮮有錢人來說也是一件頂光彩的事兒。

雖說分不到,辦法還是有一些的。有錢人和分到房子的人,私下裡可以交易,互利共贏,如此操作,變換的只是使用權而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