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梅考慮出售,流媒體或成最大贏家?

鈦媒體app 發佈 2021-08-11T23:18:12.823894+00:00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犀牛娛樂,作者丨蘇碧文,編輯丨夏添米高梅,這個孕育過《亂世佳人》,《霍比特人》,007系列的電影公司,和其他傳統好萊塢製片廠一樣,經歷了幾次大的技術變革: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銀幕到電視,再到VHS/DVD時代,每一次變革,都讓傳統電影人們如同工業革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犀牛娛樂,作者丨蘇碧文,編輯丨夏添

米高梅,這個孕育過《亂世佳人》,《霍比特人》,007系列的電影公司,和其他傳統好萊塢製片廠一樣,經歷了幾次大的技術變革: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銀幕到電視,再到VHS/DVD時代,每一次變革,都讓傳統電影人們如同工業革命時期的「路德分子」那般,害怕技術變革會顛覆電影行業。

電影是人類傑出的藝術,正如繪畫永遠不會被照相取代一樣,電影也將永遠不會消失。但近年來的流媒體技術卻讓好萊塢大廠們坐立不安。

幾經轉手出售的米高梅

據華爾街日報21日的消息,米高梅大股東安格瑞奇資本集團(Anchorage Capital Group)因業績疲軟和客戶流失率高,決定出售米高梅。熟悉電影史的讀者知道,這不是米高梅第一次被出售。「米高梅破產」,「米高梅被出售」,聽起來不是新聞。

米高梅像個蹣跚的老人一樣,等待各種未知的收購方「接盤「。據知情人透露,此次出售是出於對流媒體市場大戰考慮,母公司希望目前的出售能夠吸引到電影行業以外的投資人,亞馬遜和蘋果公司被認為是潛在買家。米高梅在過去幾年已有意出售,但因價格過高讓人望而卻步。

米高梅依其近百年來創下的高達4000部電影,其中不乏家戶喻曉的經典之作,在如今「得內容者得天下」的產業環境中,依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安格瑞奇CEO凱文·烏爾里希(Kevin Ulrich)作為米高梅董事會主席,曾希望價格至少達到75億美元。一位熟悉該公司財務的內部人士稱,目前該公司市值為55億美元,包括債務。

14年前,迪士尼不惜重金以74億美元收購皮克斯動畫。皮克斯不負眾望,一如既往的高質量產出,成為與漫威、盧卡斯並列的迪士尼三大搖錢樹。當大多數公司都專注於通過原創作品建立內容庫,打造所謂的圍牆花園(walled garden)時,目前米高梅去向未知,有網友調侃,「不如賣給騰訊?還能開發新皮膚」。

製片廠議價能力減弱,從包工頭變成打工仔

受新冠疫情影響,原計劃今年上映的米高梅出品的007系列之《無瑕赴死》(No Time to Die)一拖再拖,從11月拖到明年四月。據報導,若正常上映,公司高層對此片的院線票房預期為10億美元,該公司欲將此片以6億美元(一年版權)賣給Netflix或Apple TV上線流媒體,然而兩家公司都只想付一半的錢。

這邊廂米高梅低價賤賣自己引以為傲的高概念「大片」。那邊廂派拉蒙的日子也不好過。

2007年籌備,因預算問題停滯,直到2019年才緊鑼密鼓開拍的典型派拉蒙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以5600萬賣給了奈飛(Netflix)。這部由艾倫·索金執導的劇情片講述1968年發生在芝加哥的一場大審判。

一群聲勢浩大的標榜思想自由、反越戰的「雅皮士」(Yuppies)在街頭與警察發生直接衝突。在法庭上,七君子與大法官激烈對峙,本應秉持公平正義的法官卻無不透露他對黑人的歧視和粗暴對待。

影片拍攝期間恰逢席捲全美的「黑命貴」(BLM)運動,索金特意凸顯了影片黑人平權意圖。素以民主黨背景為聞的好萊塢巨頭派拉蒙自然不會放過11月的總統大選,原計劃十月份院線上映。然而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影片賣給奈飛也是情理之中。該片預算3500萬,在這筆交易中派拉蒙看起來是小賺一筆,實則大虧。

這部應「黑命貴」和民主黨當選的大景的電影,在角逐奧斯卡中很占優勢的王牌就這樣拱手讓給了奈飛。可謂得了小錢,傷了元氣。

積極求變的好萊塢巨頭們

不堪重負的2020年。從推遲發行,到院網同行,再到延遲到2021甚至2022,好萊塢巨頭們手持好幾部大片等待上映。包括派拉蒙的《壯志凌雲2》。索尼的《暗夜博士:莫比亞斯》《超能敢死隊》以及環球的《侏羅紀世界3》都被推遲上映。

在過去的一年裡,好萊塢巨頭基本上已經拋開了他們對流媒體平台的固有成見,積極擁抱變化,測試出各種策略來抵禦不確定性。

院轉網。迪士尼將幾部潛在的大片,如《花木蘭》,放在Disney+上,但它並未公布具體觀看數據。

院網同步。似乎已經成為業內共識,而最近的《神奇女俠1984》的全球開畫成績卻不盡人意。該片從32個國家獲得了3850萬美元的微弱收入,其中在中國的收入僅為1880萬美元,「令人失望」。「第一部《神奇女俠》在中國的首映周末票房為3800萬美元,並以9050萬美元的成績結束了在中國的上映。預計後續的收入將遠低於這個數字。」華爾街票房分析師說。

除非另一部續集獲得綠燈,或者高管們在公司下一次財報中大膽地透露切實的流媒體統計數據,否則,華納兄弟是否能夠收回對 《神奇女俠1984 》的投資,可能永遠都不會清楚。「流媒體數據沒有透明度」,票房分析師ShawnRobbins說。「第三方公司會提供經過挑選的數據,但它遠不及我們從票房結果中獲得的標準化數據。」

縮短窗口期。勢單力薄的環球公司選擇與院線合作。它與AMC和Cinemark達成協議,在電影院上映17天後將電影放在流媒體服務上。

殺成紅海的流媒體市場

事實上,自2013年奈飛自製劇《紙牌屋》大熱,傳統製片廠的地位就不斷被挑戰。不僅是傳統電影愛好者從院線遷移到線上流媒體平台,觀眾的口味變化也是重要原因。財富密碼「高概念大片」不再具有強效,觀眾不再為湯姆·克魯斯趨之若鶩,不再為蓋爾·加朵買單;觀眾的口味變得更難以預測,強有力的明星團隊不再具有號召力,用戶畫像、個性化推薦算法成為片方關注的重點。

1997年成立的奈飛公司在網際網路浪潮中橫空出世,從渠道商華麗轉身為內容生產商,如今就連迪士尼也不敢坐以待斃,自降身價企圖吸引用戶註冊,提高市場占有率。有了華納《信條》《神奇女俠1984》前車之鑑,迪士尼&皮克斯《心靈奇旅》將於聖誕節上線自家流媒體平台Disney+。

與《花木蘭》不同,迪士尼此次不再另外收費,只要交了月費6.99美元即可觀看。要知道,奈飛的最低價是7.99美元。《神奇女俠1984》在中國大陸的市場表現不佳,甚至遠不及同天上映的國產片《緊急救援》,這也波及到了《心靈奇旅》,其首日排片僅有3%。好萊塢把僅有的院線票房希望寄託於中國市場,目前看來不太樂觀。

如果說奈飛先發制人的突破式創新只是拉開了流媒體戰場的帷幕,5G技術的發展則打響了第一槍。畢竟是創意產業,觀眾的體驗很重要。例如,美國四大移動運營商之一,Verizon很早就與迪士尼合作。當Disney+推出時,註冊用戶可同時得到Verizon免費提供一年的服務。

這幫助迪斯尼迅速積累用戶,並給Verizon客戶一個使用其網絡的理由。這不只是一個一次性的促銷活動,現在Verizon將迪士尼流媒體服務(Disney+、Hulu和ESPN+)作為促銷計劃的一部分。Verizon正在為迪士尼和消費者的寬頻創造供給和需求,背後的大贏家卻是流媒體。

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論是傳統製片廠還是新上線的流媒體平台,他們或多或少地都在為內容生產燒錢,主打原創內容,只有自己的才是穩妥的IP。內容是第一生產力,院線和流媒體都只是傳播媒介不同。

而且,各家搶占市場占有率的同時也會更注重差異化競爭,這無疑給了觀眾更多選擇權。而選擇的增加是有代價的。過去,我們看《老友記》《周六夜現場》《唐頓莊園》可以在一個平台,只需一次付費。現在你若想及時跟得上人們正在熱議的電影,你可能得為好幾家平台付費。

參考文獻:

·https://decider.com/2020/12/21/will-soul-be-free-to-watch-on-disney-plus/

·https://observer.com/2020/12/will-pixar-soul-be-free-on-disney-plus/

·https://variety.com/2020/film/news/netflix-paramount-trial-of-chicago-7-aaron-sorkin-1234642937/

·https://www.the-daily-record.com/story/business/2020/12/20/streaming-war-heating-up/3947683001/

·https://deadline.com/2020/07/netflix-closes-50m-deal-for-aaron-sorkin-the-trial-of-chicago-7-1202974968/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0-12-22/doc-iiznctke7834210.shtml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