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口碑低收視,等了兩年的《大江大河2》,難道真要「糊了」?

影視地平線 發佈 2021-08-11T23:55:18.388164+00:00

等了兩年,昨晚連刷六集,看的著實過癮,看來,我這個等待還是值得的。有正午陽光這塊金字招牌,加上本身紮實的劇本和精湛的演技,《大江大河2》在首播後,便收穫了高達9.3分的好評。

等了兩年,昨晚連刷六集,看的著實過癮,看來,我這個等待還是值得的。

有正午陽光這塊金字招牌,加上本身紮實的劇本和精湛的演技,《大江大河2》在首播後,便收穫了高達9.3分的好評。

記得2018年《大江大河》播出後,我特意去惡補了阿耐的原著小說,而這部劇也不負眾望,成為了2018年評分最高的大陸劇集。

第一部的時間線,是從1978年到1988年十多年的中國巨變。

恢復高考的宋運輝,搭上了第一班前往大城市學習的列車,以縣狀元的身份成為了一名大學生,並且順利進入金州化工廠這個國營企業。

經歷家庭聯產承包制的雷東寶,則帶領小雷家開辦鄉鎮企業,走上了致富道路。

從賣饅頭起家的楊巡,則趁著市場經濟剛剛鬆動時,便率先開始了個體經濟領域的探索。

三個人物三條主線,彼此既相互獨立又互為補充,就如同中國的多種所有制經濟那樣,所有的人都在時代的浪潮中摸索前進,而這種社會眾生相的展示,正好對照著如今早已成為國家中流砥柱的時代開拓者。

不禁要問,究竟是時代創造了英雄?還是英雄創造了時代?

當兩年後,正午陽光重新帶著原班人馬打造的《大江大河2》再次捲土重來時,觀眾在細細品咂中,感受到的,還是原來的熟悉味道。

雖然,這次時間線設定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而且,計劃經濟朝著市場經濟逐步改革開放的力度也不斷加大,這讓這部劇的格局,從國內逐步走向國際,三個人所面臨的經濟環境,也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部裡頭,大概梁思申和宋運輝會接軌國際那條線,而楊巡會接軌市場經濟這條線,雷東寶則會在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中間掙扎徘徊。

在這部劇的第一集,就直截了地當地展示了殘酷的國營企業職場潛規則。

宋運輝這個從金州到東海闖蕩的人才,在最開始,就不得不面臨複雜的職場環境。

項目可能審批不了,於是,只能通過各種渠道,找到負責審批的路司長,路司長不通過,就直接繞開自己部門,通過其他部門獲取項目通過,因此,也就被路司長給穿了小鞋,調到了基層做督工。

說實話,這種對國營企業真實的寫照,總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畢竟,觸碰到的可是體制內的暗瘡,而且,對於國企職場潛規則的赤裸展現,總讓人感同身受。

其中,有兩場戲可謂把社會關係學發揮到了極致,一個就是宋運輝和閔廠長的過招,一個就是宋運輝和老馬的過招。

前者,宋運輝利用自己萬一失敗就會回到金州的暗示,提醒閔廠長自己要是失敗就可能奪位的想法,從而通過閔廠長順利見到路司長,這局宋運輝完勝。

後者,宋運輝本以為老馬會和自己站在一起,可老馬卻並非技術人才,他要做的是平衡。

作為一個快退休的人,他想要在退休之前做出一點成績,於是,只能順從上級,然後,踩著宋運輝的肩膀獲得某種利益,老馬這也是某種無奈,畢竟,路司長比他官職大,官大一級壓死人。

瞧瞧,前兩集就這麼暗潮洶湧,緊湊的故事情節,牢牢抓住了觀眾的眼球,而且,也直接或間接地展示出了國營企業存在的弊端和職場陰暗,不迴避也不刻意。

目前播出的前六集,宋運輝的戲份占據了一大半,但也提到了雷東寶和楊巡的部分,這兩部分,其實最能看出市場變化的動向,畢竟,民生問題的動盪直接能夠看出當時經濟的變化。

雷東寶母親出場的時候,就在大包小包地往回買商品,因為大家都在傳,商品可能要漲價,國家不再調控。

這其實就說明,八十年代中後期,從國家宏觀調配慢慢朝著以市場為主、以政府為輔的開放市場模式,這也就是所謂的,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一起進行。

你看,不用給你講很深奧的經濟學道理,只要把老百姓日常生活動向展示出來,你自然也就明白了國家政策悄然發生的變化。

原著小說我看完了,後半部分可能沒有前半部分精彩,畢竟,摸著石頭過河代表著一切皆有可能,而過了河之後的打拚則代表著敢為天下先。

我更喜歡前半部分中,那些前進時存在的未知機遇,但如果能把宋運輝,雷東寶和楊巡現代化建設中的挑戰拍好,那也是相當不錯的。

18年,《大江大河》第一部播出後,不斷擠占熱搜,掀起了收視狂潮,且獲得很高口碑。

20年,《大江大河》第二部播出後,口碑比第一部都好,收穫9.3的口碑,可是,收視率卻並不如預期,甚至沒有多少水花。

但我覺得,《大江大河2》必須要追,而且,它也是今年最後一部國產佳作。

前面,寄予厚望的《大秦賦》塌了,《有翡》崩了,《巡迴檢察組》懸了,就只剩下今年最後這麼一部國產佳作了。

它保持了第一部對於細節處理上的把控,對於大格局的掌控,出場人物很多,但都擁有自己的形象和性格,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李光潔飾演的路司長,齊奎飾演的韓則剛以及霍青飾演的馬保平。

它也讓觀眾看到,中國從改革開放的巨變走向獨立富強的整個過程,以及被時代發展裹挾在其中百折不撓奮鬥向前的奮鬥的中國人形象。

它更能讓觀眾深刻體會並看到一種勃勃的生機,一種旺盛的活力,一種不屈的精神。

你可以從王凱飾演的宋運輝身上看到,可以從楊爍飾演的雷東寶身上看到,可以從董子健飾演的楊巡身上看到,甚至,可以從不起眼的配角身上看到。

整個國家都在努力,而我不過只是其中的一份子。

這樣的年代劇很少見了,這麼好的劇本也很少見了。

我看評論有人反問,這部劇有什麼好期待的?那我告訴你,它的故事,其實是一種精神的傳遞,我們現在生活的美好,正是因為很多人過去的努力,而我們現在的努力,也是為了未來很多人的美好。

大江大河奔騰向前的勢頭,誰也阻擋不了,我希望這部劇能夠「爆」,能夠有更多人推薦,我先充當第一批自來水,五星好評請收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