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有張藝興,高評分低熱度的《舞蹈風暴》,出圈之路太難

小七追劇站 發佈 2021-08-12T00:03:26.665708+00:00

文 | 小七隨著《聲入人心》和《聲臨其境》兩檔小眾綜藝的成功出圈,湖南衛視將更多的目光放在原創小眾綜藝之上,於是越來越多的小眾綜藝萌芽,《舞蹈風暴》便是其中意願。2019年,《舞蹈風暴》第一季播出,節目從各大專業院校和舞蹈工作室選拔,50組舞者通過層層選拔,最終站到舞台上。

文 | 小七

隨著《聲入人心》和《聲臨其境》兩檔小眾綜藝的成功出圈,湖南衛視將更多的目光放在原創小眾綜藝之上,於是越來越多的小眾綜藝萌芽,《舞蹈風暴》便是其中意願。

2019年,《舞蹈風暴》第一季播出,節目從各大專業院校和舞蹈工作室選拔,50組舞者通過層層選拔,最終站到舞台上。

好看、專業、神仙場面。

這是《舞蹈風暴》第一季給觀眾留下印象,能上這檔節目的,定然是舞蹈領域中的佼佼者,他們或者專業院校出身,學習舞蹈十多年;或者拿過不少國際大獎。

總言之,能參加《舞蹈風暴》的人,都不簡單。

第一季的成功和專業,使得第二季更加備受關注,延續高水準回歸的第二季,播放至今依舊有9.4分的高分,而人氣明星張藝興的加入,也讓這檔節目熱度和關注度得以提高。

《舞蹈風暴2》還是高水準和高要求,除了初選拔的嚴格,節目對每一場表演的要求依舊很高,殘酷的比賽規則,讓每位選手不得不繃緊神經,用百分百認真地態度對待每一場表演。

正因為這種認真、專業的態度,使得《舞蹈風暴》質量高,成為舞蹈綜藝的佼佼者,很少有與之披靡的對手。

然而,即使成為舞蹈綜藝的頂端,《舞蹈風暴》依舊面臨許多問題,不是這檔節目自身的問題,而是整個舞蹈綜藝領域的問題,是舞蹈綜藝的出圈問題。

作為小眾綜藝,《舞蹈風暴》不像《王牌對王牌》、《快樂大本營》這類的棚內綜藝,也不像《極限挑戰》、《奔跑吧》這種戶外競技類綜藝,當然更不像《歌手》、《蒙面歌王》這種大眾音樂類綜藝節目。

受眾的局限性、舞蹈的專業性以及稀缺性,造就了這檔節目的觀眾並不多,施展的空間受到極大的限制。

但是,為了能讓小眾綜藝獲得更多觀眾,而不是一群愛好者的圈地自萌,《舞蹈風暴》做了不少嘗試,雖然這樣的嘗試有點微乎其微,但並不影響大家。

首先,邀請人氣明星加入這檔節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熱度和流量。

比較於第一季邀請毫無舞蹈經驗的彭昱暢充當觀眾視角,第二季節目中邀請更加專業的張藝興。張藝興不僅有舞蹈基礎,拿過大獎,同時自身也帶來不少熱度和流量,如此一來關注度也就有了。

其次,節目組利用各種方式,讓看上去高難度,觸不可及的舞蹈,更加貼近大家。

《舞蹈風暴》之所以每一場都給人震撼,其主要一個因素在於每一場表演都會有風暴時刻,用定格的畫面,加上剪輯手法,讓觀眾對整個舞蹈的高光時刻有點認知。

不同於音樂隨便一個播放軟體都可以聽到,隨便誰都可以跟上去哼幾句,舞蹈需要練,也需要基礎,並非人人都懂。

所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舞蹈,看清楚舞蹈,節目組採用的風暴時刻,最淺顯易懂,即使你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會知道這很厲害。

然而,儘管節目組用很多方法讓大家對舞蹈有所了解,每一期用貼近生活的主題,讓舞蹈更接近大家,可《舞蹈風暴》依舊沒能引起熱度。

為什麼呢?因為舞蹈綜藝的局限性。喜歡的人太少,觀看的人不多。

即使像其他綜藝節目帶來熱搜和話題,但依舊沒有讓「舞蹈」出圈,儘管節目大火,質量高,但在離開舞台之後呢?舞者能依靠哪些平台出圈呢?

只能說,舞蹈綜藝想要出圈太難,但通過節目,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舞蹈」,並不僅僅是街舞和民族舞,其實還有更多。舞者們,不僅僅是跳幾個動作那麼簡單,他們會根據音樂,帶來不一樣的表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