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想奧運會助經濟復興,如今血虧了,美國砸下重金也要打水漂

葉凌風 發佈 2021-08-12T00:21:33.601266+00:00

今年全球疫情形勢嚴峻,世界上各大體育賽事相繼畫上休止符,但日本在正式宣布東京奧運會推遲到明年舉行之前,一直致力於爭取讓籌備了四年的東京奧運會如期舉行,並不情願取消或延期。正如中國老話所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今年全球疫情形勢嚴峻,世界上各大體育賽事相繼畫上休止符,但日本在正式宣布東京奧運會推遲到明年舉行之前,一直致力於爭取讓籌備了四年的東京奧運會如期舉行,並不情願取消或延期。

正如中國老話所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2013年東京申奧成功,成為全世界第5個、全亞洲第1個至少舉辦兩次夏季奧運會的城市。

日本人對1964年東京奧運會帶給整個國家的重大利好記憶猶新,因此對2020年東京奧運寄予厚望,期待藉此成為重振經濟的"強心劑",為此不惜成本地注入了天價前期投資!

據日本媒體公布的數據顯示,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行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會超過3萬億日元。

美國早就砸下重金購買了今年的奧運會轉播權,受此牽連也是叫苦不迭,十分擔心後續的解決方案如何協調各方權益。

1964年東京奧運會助力日本成為第二經濟強國

起源於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奧運會,是綜合包羅了豐富體育運動項目的國際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包含10個運動會項目,其中夏季奧運會的影響力最大。

在"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努力下,1896年,希臘雅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運會。

在迄今百餘年的現代奧運史上,這一體育競技盛會對主辦國而言更是一場綜合國力的盛事。

1964年第一次在亞洲舉辦的東京第18屆奧運會上,"日本製造"藉由這個舞台向世界展示了自身的實力,富士膠捲、索尼錄像機、精工表等成為國際化的行業巨頭。

以精工表為例,此前國際上流行的是"歐米茄"機械錶計時,而石英表體積巨大,幾乎要占半個房間。

精工作為東京奧運會計時裝置的供應方,研製出了只有3公斤重,耗電量僅為上一代萬分之一的石英表。

東京奧運會後全世界都知道了精工石英表,因此在上世紀70年代順利占領了歐美市場,1981年就成為了全球銷量冠軍。

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巨大成功背後是日本的舉國傾力支持,投資高達1兆日元,約合30億美元,創下了史無前例的最高舉辦費用。

從長期來看,這筆投入的回報非常可觀,帶動日本社會經濟進入了最高速的歷史發展階段,先後趕超英國、法國,並在1968年就取代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僅次於美國。1964年東京奧運會因此成為了公認的日本歷史上的輝煌里程碑。

2020年東京奧運會擔負振興日本經濟的重任

有了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成功案例珠玉在前,2013年東京再次申奧成功,日本十分看好這場四年後的國際體育盛會帶來的振興社會經濟重大效應。

在正式宣布延期舉辦之前,今年2月日本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經濟降幅大,出現負增長的消息。

2019年前三個季度日本經濟增長緩慢,觸動了人們對"經濟衰退"信號的敏感神經,為此官方對東京奧運會到底是否推遲舉行的態度反覆搖擺。

更何況從奧運火炬傳遞開始,日本就一直希望藉助這個盛大的國際賽事,帶動遭受地震重創的東北地區經濟復興,也向國民和全世界傳遞本國已經從2011年大地震的創傷中恢復鬥志的信念。

從公開數據來看,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預估耗資幾乎是最初計劃的4倍!

如果沒有意外如期舉行,日本東京都政府曾估算過,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將會對全國社會經濟產生利好的經濟觸發效果。

原本按照日本官方的預期,從申奧成功的2013年到2030年的前後17年間,受惠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經濟輻射增長可以達到32.3萬億日元,對社會經濟的提升效果還是非常理想的。

而東京奧運會期間預計會有超過400萬來自全球的遊客到日本觀看比賽、旅遊、消費。

但如今延期到明年舉辦,到訪人數銳減等不確定因素大大增加,超過3.2萬億日元的投資直接血本無歸,無疑對日本經濟產生了雪上加霜的嚴重衝擊。

雖然延期不等於取消,日本籌備奧運會的全部投入並不會完全白費,但日期的改動涉及各種票務預訂、媒體轉播版權、商業品牌衍生授權等諸多環節。

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整個日本經濟的衝擊不亞於一場海嘯。同時通過奧運會拉動消費、帶動投資、提振旅遊業收入等預期效應也都岌岌可危。

美國大型媒體集團重金競標2020年東京奧運會轉播權

作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國際體育盛會之一,現代奧運會歷來備受矚目的原因在於除了巨大的政治、社會效益,主辦國即使單純地追求"奧運經濟"的效益,也是大有可為的。

雖然1964年東京奧運會後的數屆奧運會幾乎都是"賠本賺吆喝",連續讓主辦方背上了巨額的財政赤字。

但隨後的奧運會商業化運營改革讓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88年漢城奧運會實現了連續盈利,推動了"奧運經濟"的升溫。

其中,出售奧運會的電視轉播權就是重要的營收方式之一。

薩馬蘭奇為了解決舉辦奧運會入不敷出導致申奧城市寥寥無幾的難題,大刀闊斧地對國際奧委會進行了全盤商業化的改革。

在美國商人尤伯羅斯的通力配合下,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獲得了經濟上的巨大成功,有效地解決了困擾國際奧委會的財政危機,其中的大筆資金收入就來源於電視轉播費。

由於上世紀80年代世界上不少地方電視已經廣泛普及,各電視巨頭競爭激烈。當時僅美國廣播公司(ABC)就斥巨資2.25億美元,以遠高於美國地區電視轉播權的價格向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購買了這屆奧運會的電視轉播權。

電視轉播費自此成為了國際奧委會的可觀經濟支柱,可以說助力這個組織從一貧如洗到一夜暴富。

隨著時代的發展,歷屆奧運會的電視轉播權競價越來越呈現出白熱化之勢,而銷售奧運會電視轉播權等成熟的市場營銷策略,也為現代奧運會的籌備工作注入了豐厚的前期資金,為盛會的順利舉辦保駕護航。

萬眾矚目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贊助商、轉播商有80多家,共分為三級的66家贊助商提供的贊助金總額達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3倍之多,刷新了體育史紀錄。

在國際奧委會經濟支柱之一的轉播收入中,美國公司砸下了重金。

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開始就與國際奧委會密切合作的NBC環球,在2011年以43.8億美元的價格,競標獲得了截至2020年為止的奧運會轉播權。

如今因為東京奧運會的延期,NBC環球的版權利益嚴重受損,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勢必要拿出一個合理的後續方案,給老搭檔一個交代。

由於近年來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安全成本、各種預算外支出急劇攀升,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就再次出現了巨大的收支赤字。

對於東京而言,2016年的上一屆巴西里約奧運會的營收狀況並不是什麼好消息——總收入為90億美元,卻花了110億美元,虧損達到了20億美元!

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延期對日本經濟的推動效果肯定大打折扣,除了已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未來面臨巨額虧損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曾明確表示,取消奧運會帶來的損失"不可想像",可能會導致日本經濟的崩潰。而日本承受投資損失、推遲舉行奧運會,顯然也只能是當前國際形勢下的極度無奈之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