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地球,馬斯克的火星,哪一個才是人類的未來

腦洞歷史觀 發佈 2021-08-12T00:32:50.625645+00:00

最近馬雲跟馬斯克的訪談又被翻了出來。關於人類未來,馬雲認為,他更關注地球,只好合理利用資源,地球就可以變得更好。馬斯克則認為要積極進行外空探索,因為地球的資源總有用盡的一天,用地球百分之一的資源去尋找人類另一個家園,這是很合理的事情。

最近馬雲跟馬斯克的訪談又被翻了出來。關於人類未來,馬雲認為,他更關注地球,只好合理利用資源,地球就可以變得更好。馬斯克則認為要積極進行外空探索,因為地球的資源總有用盡的一天,用地球百分之一的資源去尋找人類另一個家園,這是很合理的事情。


那麼,地球真的有資源用盡的一天嗎,如果這一天到來,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其實,已經有這樣的例子。

在太平洋上有一個復活節島,被稱為世界的肚臍。

荷蘭人到這裡的時候,發現這個島特別的荒涼,但事實上,這個島位於南緯27度,亞熱帶,氣候暖和,而且是火山噴發形成的,土壤肥沃,按理會是一個很富有的島。為什麼這麼荒涼呢?

這上面一定發生了什麼。

在這上面居住的人是玻里尼西亞人,是一個很會航海的民族,但西方人來到時,島上沒有大船 ,只有三、四條簡陋的小划子,根本無法到達深海。

顯然,這個島上沒有高大的喬木,所以無法製造大船 ,但在島上,又有幾百座石像,如果沒有木頭的幫助,他們是怎麼豎起這些石像呢?


考古學家通過考古,慢慢發現了這個島上的悲慘故事。

大約公元400年,玻里尼西亞人來到了復活節島,通過分析土壤里沉澱的花粉可以知道,玻里尼西亞人剛來的時候,島上是一片茂密的亞熱帶森林,裡面有可以製造繩索的植物,也有製作大船的大棕櫚樹

這些人就像來到了天堂一樣,因為物產豐富,人口開始猛增,達到了頂峰的二萬人。同時,他們已經開始製造巨大的石像。漸漸地,島上的大樹越來越少。


到了十五世紀的時候,島上的森林已經消失,島上絕大多數的樹木已經滅絕,包括島上的陸地鳥類以及一半的海鳥都滅絕了。

這時候,在島民的食物垃圾堆層里,原本常見的海豚消失了,因為他們已經沒有木頭去造船到深海去捉魚,只能吃點近海的,或者搞點海螺吃。沒有船 ,他們只能從漁民變成了農民,開始養雞種紅薯,但產量越來越低,因為沒有了森林,水土流失嚴重,土壤也越來越貧瘠,因為沒有鳥類的糞便了。


最後,島上的人越來越飢餓。他們的食物堆積層里開始出現老鼠,最後開始出現人的骨頭。當地人吵架,最惡毒的話就是你媽的肉塞了我的牙縫。

最後這個島徹底崩潰了,島上的人相互攻擊,頻繁發生戰爭,相互砸 掉他們曾經用砍伐森林為代價建立的石像。

最後,這個島只剩兩千人,而等西方人來到這裡,這裡成為了西方海盜搶奪奴隸的地方。男性島民幾乎全部被抓走,包括酋長的一家。


復活節島其實就是地球的一個縮影,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正在迅速消耗地球的資源,有人估計,地球的資源還可以使用二百年到三百年,如果人類沒有新的重大科技突破,我們也不會給後代留下任何一棵棕櫚樹。


當然,我們還是抱著樂觀的態度,希望人類的科技能夠不斷進步,從而找到解決的方法。

其實在過去幾十年,尤其是蘇聯解體後,人類的科技進步是放緩了,因為沒有競爭了,俄羅斯已經無法成為美國的合理競爭者,美國自己的研究也就放慢了。

現在,美國似乎又加快了科技的研究,也許是出現了另一個合理的競爭者。

這也許並不是什麼壞事。

我們國家對科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希望我們中國將來的科技越來越發達,我們的孩子中出現更多的科學家。孩子學習科學最大的基礎就是興趣。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個雜誌《萬物》。

《萬物》雜誌引自英國,它的的內容橫跨七大學科,涵蓋環境生態、工程機械、太空探索、物理化學、歷史人文、生物醫學、建築設計等方面,連結萬物背後完整的科學。每期88頁,信息量滿滿。

今年訂閱《萬物》2021年刊,還70集萬物有科學音頻內容+52集萬小物實驗科學課視頻

它的英文原版是享譽全球的科普雜誌《How it works》《How It Works》隸屬英國Future集團。Future集團是英國排名No.1的消費類雜誌出版商,擁有65種常規雜誌、2000種雜誌書和世界領先水準的付費網站,在全球擁有上億用戶。創刊僅10年就風靡全球,在15個國家出版發行受到全球青少年的熱愛與追捧。僅英國本土,《How It Works》發行量就達每月30萬份!

(《How it works》編輯部照片)

這本雜誌在Amazon上的評分是5星,讀者清一色滿分好評!

裡面的內容很新。下面是冠狀病毒介紹。

拆解無人機。拆完就知道亞美尼亞為什麼輸。

拆解華為手機。

VR虛擬現實

未來海上城市,滿滿的未來感。

還有生物學知識 。

知識詳細而清楚 ,圖片極美。

太空探索

太空知識

還有歷史知識

身邊的科技

如何查視力

黑武器:不傷人的武器。

生命是如何誕生的?

如果要去深海淘金,需要用上什麼設備?

假如要給人植入晶片,會痛嗎?

人、機器、電腦,可以合為一體嗎?

知識點多,而且很前沿,但孩子也能看懂。

插畫由大師史蒂芬·比斯蒂(Stephen Biesty)等世界一流藝術家親自操刀

築巢高手貓頭鷹:

充滿藝術感,顏色柔和明麗的畫風,把自然界的美麗生靈刻畫出來,帶著畫家獨特的視覺溫度:

已經滅絕的恐龍也躍然紙上:

巨型橡樹的全貌

重現歷史上的德國第一款坦克結構圖

《萬物》,用科學與美結合的方式打開萬物,揭秘萬物背後運轉的科學秘密!一張張大圖,酷到尖叫,讓孩子看過就難以放下,充分激發了他們對科學、工程的熱愛。

雜誌適合的年齡是5—70歲。5、6歲的孩子自主閱讀有點困難,適合親子閱讀,8歲以上孩子可以自主閱讀~

另外,這次訂閱活動還單獨附送——

1、價值138元科普音頻(共70集)

萬物有科學音頻故事一共70集,包含《萬物有科學》音頻50集,以及《萬物冷知識問答》20集。

2、萬小物實驗科學課視頻(共52集)

「萬小物」將帶孩子開啟家庭科學實驗,利用身邊可見可及的簡單材料,把家變身神奇實驗室!清晰直觀地還原實驗步驟與結果,還有針對知識點生動有趣的動畫講解,鼓勵孩子探索與發現。

另外,還額外贈送一期雜誌,讓孩子先睹為快。

點下面的橫條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