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第1個叛逆期,有智慧的家長,都是這麼陪寶寶度過的

心格育兒部落 發佈 2021-08-12T00:35:03.787483+00:00

朋友帶著她2歲多的兒子到我家玩兒。剛進門,朋友讓她兒子叫人,他兒子小嘴一嘟「我不」。我給小傢伙兩根棒棒糖,他一把抓過去,她媽媽讓他只能拿一個,他推開他媽的手,小腦袋一偏,「我就要」。過了一會兒,我媽過來逗他,讓他給一根棒棒糖,他把糖緊緊抓在手裡往懷裡一收,「我的」。

朋友帶著她2歲多的兒子到我家玩兒。

剛進門,朋友讓她兒子叫人,他兒子小嘴一嘟「我不」。

我給小傢伙兩根棒棒糖,他一把抓過去,她媽媽讓他只能拿一個,他推開他媽的手,小腦袋一偏,「我就要」。

過了一會兒,我媽過來逗他,讓他給一根棒棒糖,他把糖緊緊抓在手裡往懷裡一收,「我的」。

朋友白了她兒子兩眼,嘆了口長氣,嫌棄地說:「我現在看到他就頭疼,怎麼看怎麼討厭,以前也不是這樣的,現在變成了這副德行。還真是有什麼可怕的2歲這一說啊!」

是的!可怕的兩歲,也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



在這個「可怕」的時期,爸爸媽媽也被小魔頭折磨得苦不堪言,多麼希望這個時期快點過去呀。

不過……我們也應該慶幸孩子有這個叛逆期出現。因為這個時期正是父母幫助寶寶塑造良好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黃金時期

在兩歲左右,寶寶的自我意識爆發,他們開始把自己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希望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能自己做主。這也是他們沖你說「不」、不按你的要求活動的原因。

既然這樣,在保證他安全和沒有原則性錯誤的情況下,那就讓他用他自己的思維去控制他自己吧,這也是在培養他的獨立性。

另外一個特點,什麼東西都是「我的」,這說明他已經進入了物權敏感期。

這個時候,我們也不要認為寶寶是自私、小氣的,他不是不分享,而是還不太懂分享。等寶寶過了這個階段,我們再教他分享也不遲。

還有,我們別忘了寶寶的秩序敏感期。在秩序敏感期里,寶寶認為什麼東西都是存在著固定的順序的,如果順序被打破,他就要還原,還原不了,他就會大發雷霆。

比如他擺放積木,你在他擺放的行列中拿走或者加上一個,他就是不干!



我們總覺得這個時期的寶寶讓我們很頭疼,其實,他們也是無辜的。

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會用平和的方法幫助寶寶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當寶寶不願意做某件事的時候,我們不妨給他提供多個選擇。

比如早上你給他穿衣服,不要說「來,今天穿這件」。我們可以換成「寶寶,我們今天是穿藍色的衣服還是紅色的衣服呀?」

這樣他就會選擇一個,而不會用「不」來惹你心煩了。

既然寶寶喜歡說「不」,那我們就把「不」說了,讓他無「不」可說。

比如今天天冷,我們不想讓寶寶去外面玩,我們不要說「今天外面很冷,我們今天不去動物園啊。」

我們還可以激發出寶寶的意願,讓他主動做事。他不是喜歡對著幹嘛,無所謂的,這個時期的寶寶也有競爭意識,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



比如和他比收拾東西。也許我們直接讓他收拾玩具他會不干,那我們就參與進來,和他競爭。跟他說「我們來比賽看看,看誰先把東西收進盒子。」一般情況下,他應該會積極參賽的。

最後,最關鍵的一點,理解孩子,教他學會表達。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崩潰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跟不上他的情緒變化。家長要理解孩子,幫他說出內心的想法,讓他學會自我表達情緒和需求。

似乎,可怕的2歲也不是那麼可怕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