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壯觀!福州這片濕地公園,又熱鬧起來了

fm1007福建交通廣播 發佈 2021-08-12T01:20:40.548300+00:00

閩江口國家濕地保護區是我們福建沿海地區十分重要的候鳥遷徙地,遷徙來此的候鳥品種以及數量在整個華南地區可以稱得上數一數二。

閩江口國家濕地保護區是我們福建沿海地區十分重要的候鳥遷徙地,遷徙來此的候鳥品種以及數量在整個華南地區可以稱得上數一數二。

據福州蟲林野趣工作室鳥類專家阿本老師介紹,每年10月後,首批小型候鳥便會朝保護區遷徙,11月-12月為遷徙高峰期,1-2月份保護區的候鳥數量將會達到巔峰,直到3-4月份氣溫回升時候鳥才會開始北飛。

閩江口國家濕地保護區里較常見的為鴨雁類,例如綠翅鴨、斑嘴鴨、鴻雁、白額雁、豆雁,其餘多為鷸、鷸、鷗類,例如黑腹濱鷸、環頸鷸、紅頸濱鷸、澤鷸、青腳鷸、黑尾塍鷸等,其中不乏黑臉琵鷺、中華鳳頭燕鷗等類珍稀鳥類。在阿本老師看來,逐步提升的生態環境是吸引更多鳥類遷徙來此的主要原因。

阿本老師:鳥類停留棲息的數量取決於食物的豐富程度,如果食物稀少,遷徙的鳥可能停一兩天就飛走了。我也親自去調查過,目前來看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的鳥類的停留比較多。這也說明了這兩年保護區周邊的環境總體來說越來越好。

在閩江口濕地保護區,FM記者小鷗看到,大量鳥類在水塘和濕地的蘆葦叢中棲息、覓食、嬉戲、休息。放眼望去至少有十幾種鳥,記者也掏出手機記錄下這一幕。

正拍照時,不知因何原因,保護區內數百隻鳥突然振翅高飛,遠遠看去可謂鋪天蓋地,異常壯觀。

閩江口國家濕地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林文波表示,自2018年起,管理處回收了周邊兩千多畝蝦塘,移除所有設施後將其還原成水壤地以供鳥類棲息,更大的生活空間、更好的生態環境加上保護區內全封閉式管理以及針對性的舉措,今年來此棲息的鳥類比以往多3.5倍左右。

林文波:我們地處閩江下游,中上游來的所有垃圾都堆積在這,為此我們請了一家保潔公司,趁漲潮退潮後垃圾留在沙灘時下去清理,儘量做到日清。除此以外還裝了很多的監控探頭,防止人員進入,管護員每天都會組織日常巡視,且必須到打卡點打完卡才可以。對於原先濕地公園內大量破壞環境的外來物種「互花米草」,我們修復了1800多畝,如此一來生物多樣性就提高了,鳥的食物就多了。

面對如此龐大的鳥類數量,濕地保護區內的食物是否充足?遷徙鳥類是否還需要園方額外投放食物?面對記者的問題,林副主任非常自信的表示,完全沒有投放食物的必要,除了禁止市民在周邊垂釣、捕魚,管理處還採取了其他措施。

林文波:閩江入海口是半鹹淡水,是魚類的產卵地,小魚小蝦非常多,我們塘里與外邊的江水相連,長潮的時候水會進來,魚蝦也會跟著進來,退潮時小魚小蝦就留在塘里了,管護員也會日常巡護,有漁船靠近保護區,我們就會用紅外線照射一下告知對方遠離保護區,未來我們還會加強對我們探頭的設置監控。

林副主任還表示,目前閩江口濕地保護區的海堤周邊是最好的觀鳥以及攝影地點,春節前,公園內新種植的油菜花也將全部盛開,屆時這裡將會成為一個全新的「網紅打卡地」!

林副主任呼籲大家文明觀鳥,觀鳥攝影時不大聲喧譁以免驚嚇鳥類,也不要穿顏色鮮艷的衣服,更不可為了觀鳥以及拍攝向保護區鳥群投擲石塊、樹枝等物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