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缺麵包!烏克蘭如何把自己玩壞?

虛聲大史官 發佈 2021-08-12T02:51:12.283737+00:00

前日看到一篇媒體採訪:聖誕節來臨,基輔很多人無視大街上美麗的聖誕樹,只關心麵包的價格。感覺就像看一幕荒誕劇,內容是守著金飯碗討飯。誰能想到「歐洲糧倉」會為麵包發愁?按道理說,烏克蘭缺啥都不可能缺吃的;但現實往往就是這麼殘忍而荒謬。麵包並不是烏克蘭唯一的荒誕元素。

前日看到一篇媒體採訪:聖誕節來臨,基輔很多人無視大街上美麗的聖誕樹,只關心麵包的價格。感覺就像看一幕荒誕劇,內容是守著金飯碗討飯。

誰能想到「歐洲糧倉」會為麵包發愁?

按道理說,烏克蘭缺啥都不可能缺吃的;但現實往往就是這麼殘忍而荒謬。

麵包並不是烏克蘭唯一的荒誕元素。比方說烏克蘭美女出了名的顏值高,但也是失足婦女輸出大國。



不論是地緣、資源、還是原本的工業底子,烏克蘭都有機會成為歐洲一流國家;但現在卻淪為歐洲末流,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長期霸榜全歐洲倒數前三)。

與之對應的麵包價格,「今年年初,超市里一個麵包的價格還是17格里夫納(約合4元人民幣),年底同樣的商品要支付25格里夫納(約合5.9元人民幣)。」

吃瓜群眾不禁納悶:是誰玩壞了烏克蘭?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回顧一下烏克蘭的底子有多厚。


01烏克蘭往事


論地緣,烏克蘭堪稱一流——

面臨黑海和亞速海,向南穿過土耳其海峽就是地中海,海運便捷;

東部是俄羅斯,有充足的能源;

西面是波德平原,是發達世界,可以賣商品;

即便北面的白俄,也比烏克蘭富有。



烏克蘭國土面積歐洲第二,僅次於俄羅斯,大部分是歐洲黑土地。

烏克蘭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以及東北平原並稱世界三大黑土地,名副其實的歐洲糧倉,而整個烏克蘭才4000多萬人。

蘇聯解體之前的1989年,烏克蘭鋼占全蘇產量的34%,鐵占40%,穀物占25%

穀物,也就是糧食。這種先天環境,烏克蘭人能混到連麵包都吃不起,絕對非常諷刺!

正因為烏克蘭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當年蘇聯一方面對烏克蘭刻意拉攏,直接把屬於俄羅斯的克里米亞拱手相讓(如今克里米亞成了俄烏死結)。

另一方面,蘇聯把帝國命脈性工業部署在烏克蘭。

例一,建於1907年的馬達西奇公司,號稱「動力沙皇」,是世界最大的航空發動機研製公司。這種發動機是中國夢寐以求的技術,真正的大國重器。



例二,安東諾夫設計局成立於1946年,造出過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貨艙最大載重達250噸。這種運輸機也是中國急需的技術。

例三,黑海造船廠,蘇聯唯一能造航空母艦的造船廠,「遼寧號」的前身」瓦良格」號,就是在那裡完成的。

此外還有南方機械製造廠(蘇聯一半以上的洲際飛彈產自那裡,最有名的產品是世界現役最強的「撒旦」洲際彈道飛彈)、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主攻坦克設計)。

蘇聯在烏克蘭的布局,堪稱是下了血本。

蘇聯解體分家時,烏克蘭分得一大筆家產,包括但不限於70萬軍隊、6000多輛坦克、1500架飛機、300多艘艦艇、176枚洲際彈道飛彈、2500件戰術核武器(世界第三核大國),此外還有能把核武器投放出去的圖160戰略轟炸機

當時烏克蘭的武力絕對是世界前列,無人敢招惹。尤其是核武器與戰略轟炸機,讓美俄都忌憚。



最關鍵的是,烏克蘭有完整的工業配套。

只要把經濟搞活,那烏克蘭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力量,甚至可能成為歐洲列強之一。

但是30多年之後,烏克蘭不僅經濟一團糟,看不見希望;連核武器、戰略轟炸機也沒了,造船廠、設計局全弄沒了;還搞得老百姓連過聖誕買麵包都吃力,大量高顏值的女性淪落為失足婦女,成為地球村自殘之典範。

烏克蘭自殘的原因大致有三:

俄烏歷史太糾結

被歐美忽悠太慘

精英階層迷失


02 俄烏說不盡


當今地球村,盎格魯·撒克遜系統五個國家,抱團組成五眼聯盟。東斯拉夫系的烏克蘭、俄羅斯、白俄卻鬧得不可開交。尤其是烏克蘭與俄羅斯,已經成為老死不相往來的死敵。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愛恨情仇可以歸結為三大因果。

歷史因果——正統有爭議

斯拉夫人從波羅的海周邊南下的過程中,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叫基輔羅斯,核心就是現在烏克蘭的首都基輔。某種意義上說,基輔是斯拉夫人的龍興之地。

血統因果——在第聶伯河以東,歷史上是南俄大草原,來自東方的遊牧民族(黃種人血統占比較高,比如蒙古人)經常占領那裡,血統較為雜亂。烏克蘭的白種人基因比例高於俄羅斯人。



文明因果——斯拉夫人近現代化,源自於彼得大帝改革

而彼得大帝是去西方取的經,烏克蘭離西方更近。

這三大因果造成,烏克蘭認為自己才代表斯拉夫人正統,不肯向俄羅斯服軟。

即便沙俄後期與蘇聯時代,俄羅斯主導的政權強行吞併烏克蘭,那也是建立在源源不斷的利益輸送之下,比如把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

蘇聯後期出現經濟問題,烏克蘭分離主義就抬頭。

如果不是斯拉夫系三個加盟國鬧分家,蘇聯可以不用解體。蘇聯解體的根源大致有兩點,其一是主體民族斯拉夫人人口下降;其二是斯拉夫分離主義者鬧分家

從蘇聯解體那一刻起,烏克蘭就陷入撕裂狀態:第聶伯河以東,親俄;以西部分,仇視俄羅斯。

所以烏克蘭政府在親俄與仇俄之間搖擺。

其實以烏克蘭的處境,即便是中國的村長也知道,烏克蘭不需要親俄(如果要親,蘇聯就不用解體),也不需要仇俄(仇視身邊的大國自古沒好處)。為什麼烏克蘭政治精英就悟不明白?

答案一,被忽悠太厲害。

答案二,烏克蘭精英階層很迷茫。


03 被忽悠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分得那麼多家業,為什麼短短30年就全沒了?

原因很簡單,烏克蘭自殘了。

由於蘇聯解體,烏克蘭軍工企業失去大量訂單。

美俄又聯合施壓,不讓烏克蘭把先進武器賣給中國。

這時候美國出來充好人,建議烏克蘭把核武器全部銷毀,由美國給烏克蘭提供核保護傘(俄羅斯表示,還有我;英法表示,我們也是;現在聯合國五常都允諾過給烏克蘭提供核保護傘)。至於銷毀核武器的費用,美國可以出。

烏克蘭一聽,有道理呀,腦子一熱,就把所有的飛彈發射井、核彈頭、戰略轟炸機、航空母艦拆的拆,銷毀的銷毀,成為一個無核國家(相當於自宮煉葵花寶典,但沒成功)。



其實烏克蘭如果有中國人吃苦耐勞的素質,從歐美承接一些工業產業鏈,踏踏實實地干實業,用不了多久就能發家,根本不用自殘。只不過烏克蘭人(土耳其人也一樣)貌似沒有揮汗如雨的動力和勤勞致富的思維。

不願意打工賺錢、手頭又緊張,這就給了美歐繼續忽悠的條件。進入21世紀,美國搞成5場顏色革命,(2003年喬治亞的「玫瑰革命」、2004年烏克蘭的「橙色革命」、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的「鬱金香革命」、2009年摩爾多瓦革命和2014年烏克蘭的「廣場革命」),其中兩場發生在烏克蘭。

可見美歐忽悠烏克蘭之得心應手,但允諾的經濟支援則是口惠而實不至。只要有機會,美國還會從烏克蘭撈點財富。2014年「廣場革命」之後,反對派把烏克蘭33噸黃金運到美國;拜登的寶貝兒子在烏克蘭能源公司找了份兼職,從不去上班也能拿高薪。

但不論被忽悠多少次,烏克蘭對美歐始終很狂熱,以至於要加入北約。

烏克蘭加入北約,相當於要和俄羅斯決裂。

俄羅斯本就是狠角色,自然無法容忍北約大兵壓境。

於是普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走克里米亞,保住俄羅斯在黑海的出海口。

不僅如此,俄羅斯又在東烏克蘭布局。如果烏克蘭不顧一切加入北約,那麼俄羅斯很可能會在東烏克蘭採取類似的手段。

可憐的烏克蘭,原本好好的一份家業,就在美俄博弈中變得支離破碎。烏克蘭用血淋淋的經驗告訴世界,別人是靠不住滴,哪怕五常都說要保護你,也靠不住。

但所有這一切只是外因,重點還是內因——烏克蘭精英還在迷茫。


04 精英的迷茫


蘇聯解體的導火索是經濟問題。日子過得不好,推戈巴契夫出來搞改革。

戈巴契夫改革失敗,搞得蘇聯散夥分家。斯拉夫三兄弟依然面臨經濟問題,大家紛紛選擇來自美歐的「休克療法」,以為那是補藥。

「休克療法」的廣告詞非常好,但療效非常一般。斯拉夫三兄弟直接被「休克」了。於是俄羅斯重新選擇了政治強人普京。烏克蘭不願意相信美歐騙自己,一廂情願地繼續「休克」下去。

所謂「休克療法」其實很簡單,就是通過特殊渠道把國有資產半賣半送給寡頭,把國家的經濟命脈交到寡頭手上。雖然普通老百姓的財富被洗劫一空,但寡頭極為富有。



2013年富豪榜,烏克蘭最大的富豪里納特.阿克梅托夫資產超過150億美元,前100名富豪總資產超過1300億美元,占烏克蘭國民生產總值的80%。

所以烏克蘭雖然普通老百姓日子過得緊巴巴,如今連購買聖誕麵包都吃力,但寡頭們並不差錢。寡頭經濟,是最腐敗惡劣的經濟模式。

最要命的是,烏克蘭政壇的弄潮兒庫奇馬、拉扎連科、季莫申科、尤先科等人,要麼自己是寡頭,要麼是寡頭的代理人。

如今的澤連斯基是一位喜劇明星。雖然他人緣不錯,也想干點事;但在寡頭掌握烏克蘭命脈的格局中,很難折騰出花樣。

屋漏偏逢連夜雨,原本就脆弱的烏克蘭經濟,在疫情摧殘下已經岌岌可危。

新冠隔離讓很多烏克蘭人失業。正如烏克蘭內政部長阿瓦科夫指出,「烏克蘭大多數家庭都沒有積蓄,靠固定薪水維持生計。」任何一場隔離都能惹起抗議浪潮。

喬治亞前總統、烏克蘭敖德薩州前州長薩卡什維利指出,烏克蘭經濟在不久後將面臨不可避免的災難,從明年年初開始,社會支付將出現問題。

俄羅斯戰略專家布雷迪評論,貧窮和沮喪的烏克蘭人可能做出任何事,「如果人們真的買不起麵包,那麼原則上就有可能在烏克蘭國內發生飢餓暴動。」

可以說烏克蘭的局面再次走到了歷史十字路口,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刻。但究竟如何改變,估計烏克蘭人自己也不知道。

歐美給的藥方,烏克蘭人照單全收了。

如果選擇一個強人出來打擊寡頭,那就變成俄羅斯的模樣,機率很小。一來烏克蘭仇視俄羅斯,二來俄羅斯的情況也不好。

但烏克蘭有兩個絕學沒丟——

絕學之一,折騰。基輔國立經濟大學專家庫什稱,「過去三十年中,烏克蘭經歷了11次社會經濟危機,兩次政變,數十次激烈的政治對抗。不斷推著石頭滾上山頂的西西弗斯,似乎反映著烏克蘭人從獨立到今天的生活。」

絕學之二,把自己玩壞。烏克蘭農業部統計,2019年,烏克蘭收穫了7500萬噸穀物和豆類。到2020年,數字降至6500萬噸,也是醉了。

今年10月,烏克蘭最大的穀物公司「糧食投資」宣布破產。論玩壞自己,烏克蘭在地球村絕對名列前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