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到冰川,粉紅金字塔到幽靈城堡,最有想像力的10件藝術作品

樂優美生活 發佈 2020-12-21T20:30:16+00:00

12 月已過去三分之二,這個月我們陸陸續續分享了一些年終總結性的內容。雖然今年整個世界都過得很艱難,但在困境之中,藝術、設計、建築等領域依然盛開出不少鮮花,我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需要這些美學內容的調和與支持。



12 月已過去三分之二,這個月我們陸陸續續分享了一些年終總結性的內容。雖然今年整個世界都過得很艱難,但在困境之中,藝術、設計、建築等領域依然盛開出不少鮮花,我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需要這些美學內容的調和與支持。最近,設計網站 designboom 發布了「2020 年十大藝術裝置」,在美術館反反覆復開館閉館的這一年,來看看在戶外廣闊的空間裡有哪些更容易觸達的藝術作品給了我們及時的力量。



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漠裡

粉色的金字塔裂開



今年年初,沙烏地阿拉伯的 Alula 沙漠中舉辦了一場展覽 DESERT X ALULA,十幾個造型特別的藝術裝置被放置在從未與藝術發生過連接的這片沙漠中。在今年發布的各種藝術裝置的榜單里,總會出現這場展覽中的作品。而 designboom 則選擇了藝術家 RASHED ALSHASHAI 的 A Concise Passage



幾個世紀以來,金字塔一直是各領域迷戀的研究主題,RASHED ALSHASHAI 用它的形象表達「文明」。組成金字塔的是若干深藍色的運輸貨物的塑料箱,它們代表了藝術家想表達的另一面——商業,古老的 Alula 沙漠就曾是貿易之路上的停靠點。而現在,RASHED ALSHASHAI 想體現出 Alula 沙漠作為思想傳播中心的一面。



整個金字塔中間裂開,亮起醒目的粉色燈帶,既塑造出當代紀念碑的活潑轉變,也引導觀眾步入其中,望著縫隙里的自然景觀和周遭的人造裝置,思考人類的遺產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


龐大的透明雕塑

在公園裡回歸自然




2018 年,在加州一個音樂藝術節的場地上,藝術家 Edoardo Tresoldi 的大型金屬絲網裝置 etherea 如夢似幻地立在夕陽中。今年,Edoardo Tresoldi 把這個裝置搬到了羅馬的一個公園裡,參加一場主題為回歸自然的展覽。



高達 11 米的 etherea 引入了巴洛克風格和新古典主義,與裝置身後的別墅展開對話。這座透明的城堡接納風雨,呼吸自然,邀請人們走入其中,體會建築與自然景觀的關係。



more:金屬絲造房子,他用幽靈建築驚艷世界


大黃鴨之父

這次造了大狐狸




被稱為「大黃鴨之父」的荷蘭藝術家 Florentijn Hofman,今年在鹿特丹的一個十字路口讓一隻巨大的狐狸 bospolder fox 空降。16 米高的狐狸並沒有帶給人威脅感,它嘴裡叼著一個購物袋,就像正好經過一樣。



儘管這塊地方交通擁擠,但的確經常有狐狸出沒,bospolder fox 所站的位置恰好分隔開 Bospolder 和 Tussendijken。它代表著自然將城市分割,而藝術家正是想要討論自然與城市之間的地域衝突。



鹿特丹的很多居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霍夫曼認為城市必須包容,對大自然、新的移民敞開大門。這隻狐狸足夠巨大,也邀請路過的大人、小孩子鑽到狐狸肚子之下和爪子之間玩耍。


用藝術塑造

我們的冰川視角



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巔的霍克霍奇弗納冰川峰頂,那個擅長製造色彩的丹麥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放置了他最新的永久性公共藝術品「我們的冰川視角」。



這是一個藍色玻璃組成的渾天儀,參觀者將視線和圓環對準,就可以真實地觀測到一天中太陽的運動路線。頂部的圓環跟蹤夏至的太陽路徑,中間的圓環跟蹤春分,最低的圓環跟蹤冬至。



通往渾天儀的路上,有九個弧形的門框,白色的代表冰河世紀,黑色的代表間隔時間,黑色與白色交錯放置,從中穿過如同走遍過去的歷史。



這組裝置的實際意義或許略大於藝術視覺效果,比起倡導理念,埃利亞松更希望人們能實際感受自然保護的迫在眉睫,在今年創作這組作品,也賦予了更多意義。


保持社交距離

藝術家有很多想法



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保持社交距離這件事幾乎成了創作者們不成文的命題,建築事務所 Behin Ha 在丹麥的兩處場地上展示了名為「聚與離」的大型裝置,通過創造既互相連接,又分隔開的空間,為人們提供舉辦活動的可能。



這個裝置的視覺效果非常震撼,像是平面設計里會出現的視錯覺線條被立體化,搬到了草地上。每個裝置都近 400 根被塗上亮橙色塗料的網狀織帶組成,從建築物的屋頂拉伸到地面上。



這些裝置均由社區志願者安裝,安裝過程也是一次寶貴的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躺在懸掛的乾草下

和自己對話



疫情期間,不少人開始回歸與自己對話,建築出身的立陶宛藝術家 Tadao Cern 就在空曠的房間天花板上掛滿了乾草,打造出沉浸式藝術裝置「French Exit」。



Tadao Cern 解釋「French Exit」是指在社交聚會上不告而別,他用極其日常的物品打造出冥想沉思的空間,希望通過略帶實驗性的藝術方式鼓勵人們回歸自我。


躺倒的藍色巨人

化身巨型舞台



戶外的雕塑或許不只有展示作用,還能發揮實際用途,法國藝術家 Xavier Veilhan(澤維爾·韋爾漢)就進行了這樣的嘗試。他和長期合作夥伴布景師 Alexis Bertrand 在斯德哥爾摩西南郊區瓦爾伯格區的兩個公園裡安放了一對紀念性雕塑「Varbergs Jattar」。



藍色的混凝土塊組成躺倒的巨人形象 pelousen 巨人,長 19 米,寬 9 米,高 5 米。近看稜角清晰,有些部分特地設計為平整的形狀,公園裡的遊人可以在這個雕塑上坐臥、休息、娛樂。



stråkparken 巨人位於約 100 米開外,她在一個大斜坡的中間托臉沉思,周身同色的平台則是被設計為一個露天舞台,等待路過的人盡情展示。


用修復日本陶瓷的方法

修繕籃球場



這是今年頗有爭議的一件作品,有人認為華而不實,有人覺得是很爆炸的跨界腦洞。藝術家 Victor Solomon 用日本傳統的陶瓷修復工藝金繕的理念修復了一個滿是裂痕的籃球場



他將金粉與樹脂混合,倒進裂縫中,還用金色塗料重描了賽場上的線,呈現出的視覺效果讓人震撼。作為一個狂熱的籃球愛好者,Victor Solomon 用自己擅長的藝術形式慶祝球場的解封。



Victor Solomon 還為這個球場設計了透明的籃板和金色的籃筐,讓好天氣自然地穿透球場。他希望這樣的視覺效果能告訴大家:籃球場就是一個具有包容力的平台,可以凝聚各式各樣的人運動、交流,得到身心上的治癒。


博物館大道上

一條移動的沙丘



美術館不開門,但美術館外的空間仍然可以展示藝術。每年,蒙特婁美術博物館(montreal museum of fine arts)都會在博物館大道展示臨時裝置作品,今年加拿大設計公司 NÓS 創造了一道移動的沙丘。



這道移動沙丘讓平面變得立體,讓街道產生巨大漣漪,重新探討了平面和空間之間的界限、聯繫,NÓS 也以此生動地向公眾傳達了透視的藝術手法。



精心布置的反射球會增加視點,凸顯線條的變化,路過的市民在這些沙丘上行走、跳躍、騎行都會給沙丘帶來不一樣的創造感,這個裝置讓路人不用走進美術館也能真正參與到藝術中。


路過碎裂圓環

駛向未來與科幻



一個造型簡單的裝置,卻帶來無窮的未來感,這是著名雕塑家 Bernar Venet(伯納爾·韋內)在比利時的一條高速公路上展示的裝置「l』arc majeur(馬吉爾之城)」。看起來像是半個圓環穿過了地下,開車行駛在這條路上,像是開往某個未知之境。



早在 1984 年,Bernar Venet 就開始構思這樣的項目,當時他想放置在法國的路上,把藝術從美術館裡釋放出來。36 年後,實現這個創意仍然不是多麼容易的事情,團隊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完成。Bernar Venet 選擇了最原始的材料,試圖扭曲觀者對周圍環境的感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