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藏著一座古寺,與南禪寺的歷史一樣悠久,知道的遊客卻不多

冷月印記 發佈 2020-12-21T15:15:06+00:00

唐朝詩人杜牧曾賦詩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詩云南朝時期佛教興盛、寺院眾多,尤其以江南地區居多。如今詩中所說的南朝寺院也留存有許多座。在江蘇無錫就有多座這等古剎,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南禪寺、惠山寺外,還有一座藏在黿頭渚。

唐朝詩人杜牧曾賦詩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詩云南朝時期佛教興盛、寺院眾多,尤其以江南地區居多。如今詩中所說的南朝寺院也留存有許多座。在江蘇無錫就有多座這等古剎,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南禪寺、惠山寺外,還有一座藏在黿頭渚

深藏在黿頭渚風景區的這座古剎為「廣福寺」,位於黿頭渚著名景觀「黿渚春濤」和 「萬浪卷雪」之間,所處位置依山面湖,周邊掩映在蔥鬱的林木之中,對於遊客而言,幾乎很少有人踏足至此,以至於至今少有人知,而它卻是「南朝四八百八十寺」之一。

關於它的歷史記載並不太多,但有地方志記載道,早在南朝蕭梁時,在黿頭渚後山上建有一座廟宇為廣福庵,因處於峭壁之上,又名峭岩寺,高僧眾多,寺院履有廢興。若不是前去萬浪卷雪賞景,或許也就錯過了這座古剎。

歷史上的廣福寺早已不復存在,如今所看到的這座寺院為1925年重建,為高僧量如法師向當地的鄉紳楊翰西募化而來的山地10餘畝重建而來,並取名廣福寺,當時量如法師也在寺中擔任住持,香火格外興盛,是無錫眾多古剎中地位較高的一座。

至1980年時,廣福寺重塑四大天王、地藏菩薩等佛像,還從北京請來了十八羅漢,當時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所題寫的匾額「大圓滿覺」依然懸掛在大殿之中,兩側則是當年從北京請來的十八金羅漢,整個殿堂格外的金碧輝煌,置身其中,整個人的內心瞬間靜了下來。

與許多寺院的建築布局相似,寺院內有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圓通寶殿及配殿組成,房屋大約有20多間,雖然規模不大,其布局卻十分巧妙,加之處於深山密林之中,環境格外的幽靜,而寺院所面朝的方向正是太湖精華之處黿頭渚,獨占湖山佳處。

廣福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於其內部竟然藏著一處小型江南園林,園林之中有曲折長廊、亭台樓閣,這一點倒出乎我的意料,如此清幽雅靜之地,著實讓人流連忘返,此時心裡還竊竊自喜,如若知道這裡的遊客較多,或許就不是眼前這般清凈優雅了。

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如果我不說是在一座寺院之中,或許很多人就誤以為是在一座江南古典園林中吧,造橋小巧精緻的亭子彰顯著古典建築的秀美,坐在院落中,聽著鐘聲迴蕩在這湖山之間,讓人心曠神怡。

廣福寺雖然對於遊客而言,知名度不高,但對於信徒而言,尤其是無錫本地的人來說,那可格外有名,這裡的香火至今依然非常旺盛,來此祈福上香的人絡繹不絕。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或去過無錫黿頭渚中的這座古剎?對這裡的景色有什麼印象?如果有機會,你會到這裡遊玩參觀嗎?歡迎留言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