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濤講故事,老張與兒子

管理專家李江濤 發佈 2020-12-21T14:51:24+00:00

老張,是一個比較有名的詩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他時不時的跟我吐槽他和孩子的關係。老張,平時儘管寫詩,但是呢經常出去採風。所以日子過的比較忙碌。孩子大學畢業,研究生還沒畢業。有時候在一個地方實習,現在的年輕人想法多。有時候早出晚歸。

老張,是一個比較有名的詩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他時不時的跟我吐槽他和孩子的關係。

老張,平時儘管寫詩,但是呢經常出去採風。所以日子過的比較忙碌。孩子大學畢業,研究生還沒畢業。有時候在一個地方實習,現在的年輕人想法多。有時候早出晚歸。所以老張和孩子住在一起碰到一個問題,每天早晨,孩子懶得起來,他要是早早的走了,孩子沒法吃飯,他要是不走,給孩子做飯,涉及到如何做的問題。一個問題,處理要討好,做的飯孩子不願意吃,那麻煩。如果你做的飯,你不做飯,孩子沒飯吃也麻煩。所以他就跟我說,最難的問題是怎麼做飯,做什麼吃?

有一天早晨,他起來忙忙碌碌做飯,要做一個什麼排骨燉白菜,豆腐燉魚。有湯有水的。結果孩子起來以後一看,說你這怎麼做的,要清燉。要先把排骨燉好,要是混燉,就要加上油鹽醬醋。所以搞得老張不舒服。

現在的年輕人真難伺候,而且有些時候你和年輕人交流的時候,年輕人現在有了自己的想法。表現著就一股衝勁兒,但是有時候幹什麼事,閱歷不足,結論又很武斷。

所以說人老了以後想的事就多了,替孩子想,要照顧孩子,替自己想,乾脆落得個清凈。

老張跟我訴苦的時候,我就給了他三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了,不要刻意的為孩子做什麼東西,如果你要想出去的話,你就跟他講,你們找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叫他自己解決。

第二個建議,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不要先入為主。你是他父親,你給他高高在上的感覺不好。現在年輕人見識不比你差。所以你說兩句,人家回兩句也是可以的。而且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你一兩句解釋就能改變。

第三個建議,到了一定時候,父子關係會變成朋友關係,要把高高在上的感覺放成一個平等的父子關係,說話的時候表達東西孩子能聽進去聽,聽不進去,就各自去去想干自己的事兒。這就跟室友差不多了。他聽到以後一臉的不解。這是何以見得?詩人的味兒就出來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