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冷鏈食品安全知識科普講座進社區(圖文)

天之水網 發佈 2020-12-12T19:42:54+00:00

讓群眾「舌尖」更安全秦州區:冷鏈食品安全知識科普講座進社區什麼是冷鏈食品?進口冷鏈食品如何被污染?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作為普通消費者,怎樣正確選擇冷鏈食品?

讓群眾「舌尖」更安全

秦州區:冷鏈食品安全知識科普講座進社區

什麼是冷鏈食品?進口冷鏈食品如何被污染?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作為普通消費者,怎樣正確選擇冷鏈食品?帶著這些疑問,12月11日,秦州區科協聯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西關街道辦事處,在聚寶盆社區科普大學舉辦冷鏈食品安全知識科普講座,為街道社區幹部和轄區居民解疑釋惑、消除顧慮,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冷鏈食品是指易腐食品從產地收購或捕撈之後,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和零售,直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於產品所需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專家張勃說:「冷鏈食品範圍很廣,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還有速凍食品、禽、肉、水產品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奶製品、快餐原料等都屬於冷鏈食品。」據介紹,冷鏈食品從運輸、貯存到消殺、抽檢都有嚴格的制度,市場監管、商務、衛健、交通運輸等多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安全。進口冷鏈食品之所以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主要與冷鏈食品在境外加工、運輸、貯存等過程受污染有關。由於國外疫情比較嚴重,從事冷鏈食品生產經營等活動的人員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並在感染後未及時調離工作崗位,繼續從事食品生產、裝卸、運輸、貯存及銷售等工作,病毒就有可能在這些工作環節中,通過感染者污染食品或其包裝材料表面,並隨著冷麵食品擴散。針對大家最關心的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的問題,張勃表示,進口冷鏈食品肯定可以吃,大家不要因此對進口冷鏈食品「談之色變",不敢吃海鮮。普通公眾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等感染風險很低。研究和防控實踐顯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發現通過攝入食品導致感染的情況。就怎樣選購冷鏈食品,張勃告訴大家,前往市場或超市等人員聚集場所時,要注意正確佩戴口罩,並且要去正規超市或市場購買,切勿從流動攤販或沒有明確來源信息的網絡連結購買。挑選冷鏈食品時,可帶上一次性手套或一次性塑料袋套住手進行挑選,儘量避免徒手接觸冷鏈食品表面,更不要用髒手去揉眼睛、摸鼻子和嘴。最後張勃再次提醒大家,疫情防控不可掉以輕心!要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聚集,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的良好習慣,祝願大家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張老師講得太清楚了,這下我們可又有口福了。」家住花鳥市場附近的張大媽高興地說:「我負責一家人的生活,這美味就在家門口,聽大家說的很害怕,到底這冷鏈食品敢不敢吃,心裡直犯嘀咕,這下好了,啥都明白了,社區的科普大學真是越辦越好啊。"

隨後,區科協科普隊就更廣泛的疫情防控知識與現場居民進行了有獎競答互動,並為社區科普大學贈送了疫情防控資料和科普圖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