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紅玫瑰和白玫瑰,男人們,還有紅樓和綠窗

人生邊邊 發佈 2020-12-12T15:22:23+00:00

紅玫瑰與白玫瑰,本質上都是玫瑰,區別的,不過是顏色。縱然如此,這兩種玫瑰卻因而有了或微妙或顯著的差異,它們,就算都是玫瑰,也仍然誰也替代不了誰。如果可以,最好兩朵同時擁有。是誰說的,窮人才會做選擇題,有錢人的選擇是——不做選擇。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我都要。

紅玫瑰與白玫瑰,本質上都是玫瑰,區別的,不過是顏色。

縱然如此,這兩種玫瑰卻因而有了或微妙或顯著的差異,它們,就算都是玫瑰,也仍然誰也替代不了誰。

如果可以,最好兩朵同時擁有。

是誰說的,窮人才會做選擇題,有錢人的選擇是——

不做選擇。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我都要。

可如果這玫瑰只是一種代表呢?

張愛玲筆下,紅白玫瑰就化身成為女人的象徵,後者聖潔,前者熱烈。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張愛玲的這段名言,拉開了紅白玫瑰的距離,也精妙地區分了兩種玫瑰的神韻,作品中的振保,想的就是兩全其美。

今有張愛玲,古有韋莊,他的筆下,同樣有兩種女人,一種紅樓,一種綠窗。

《菩薩蠻》

紅樓別夜堪惆悵,

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

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

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歸家,

綠窗人似花。


一、紅樓

這是一場告別,告別的對象,是一男一女。

紅樓別夜堪惆悵。

像所有的告別一樣,這場告別,也充滿了該有的傷感與愁意。

不僅生活需要儀式感,告別,其實也如此。

只是,關於儀式感,被留意到的大多是儀式本身,而儀式中的千情萬緒,往往容易被忽略。

也是,很多儀式只是做做樣子,表面相似就可以了,至於骨子裡是不是那麼回事,又有多少人在意呢?

告別中的男女,這一回,顯然不單是為了展現告別儀式,他們真的難解難分。

說起來就是這麼奇怪,兩個人在一起,平時可能也沒覺得有什麼如膠似漆,但一旦分別,不灑點眼淚,不作出萬箭穿心之狀,仿佛就對不起什麼。

到底對不起什麼呢?

也許是那些在一起的日子吧,縱然平凡,縱然如靜水般毫無波瀾,但畢竟是兩個人在一起走過的日子啊。

所以,惆悵就成了必然。

所以,延遲告別就成了必然。

所以,不得不結束延遲,也不得不說聲再見的時候,傷感格外增加就成了必然。

從香燈半卷到殘月出門,這中間——

有多少依依不捨?

有多少欲說還休?

有多少溫存傷感?

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說得清楚。

美人和淚辭。

這淚眼,絕不僅僅是「美人」的,也肯定包括「男人」的。


二、綠窗

傷心的時候,女人可以珠淚滾滾,男人呢?

男兒有淚不輕彈。

所以,如果沒有猜錯,這個在紅樓中告別的男人,心裏面再惆悵憂傷,表面上,應該也會儘量瀟洒吧?

比起紅樓中那個梨花帶雨泣不成聲的女子,也許,他的心裡會有更多不舍。

可是有再多不舍又怎麼樣,好男兒志在四方,可是好男兒也是有家的,到了應該回家的時候,他如何能忍心在外面繼續耽延?

紅樓中的她,已經和他依依惜別,還出言勸慰他早早動身。

她對他說,早點回去吧,綠窗下還有如花的人兒在引頸而望,等著你歸來。

她這樣說的時候,他不免心裡一動。

是啊,出外的日子太久,久到他似乎已經把家遠遠地拋在了腦後。

同時拋在身後的,似乎也包括家中的那個她。

綠窗下,家中的她果然會翹首而盼,苦苦守候他的歸期嗎?

也許,他真的是有負於她,而且是太多太多。

在外的日子,他尚且有紅樓中佳人可以相擁,而綠窗下的那個她,註定只能夜夜孤枕而眠。

他有真的念過她的好,有真的念過她的不易,有真的想過要補償她一二嗎?

若非眼前紅樓中的女子溫言款款,他怕是還是要將她繼續拋之腦後,繼續在外面過自己瀟洒快樂的日子吧?

這樣想著,他心裡的愧疚之情不免濃了幾分,對眼前女子的好感,也不免又加多了幾分。

嗯,是的,眼前紅樓中的女子,和家中綠窗下如花的那個她,她們都是好女子。

可惜,他對這兩個女子,都有著今生無法彌補的虧欠。

走吧,走吧。

這一回,應該是真的到了不得不說告別的時候。


結語

王建在蜀中自立為帝後,韋莊成為他備受器重之人。

然而雖位極人臣,韋莊的個人生活卻是極其簡樸的,這讓一些自命通達的人很看不起他。

《蠻薩蠻》的寫作背景頗多爭議,有學者認為詞作為韋莊年輕時所寫,或者其內容反映的是詞人年輕之時。

彼時的詞人,文採過人,風流倜儻,又值青春年歲,所以被不少女粉絲,也就是當時的歌女們瘋狂追星,這其間,自然少不了一些能和韋莊詩酒唱和之人。

然而隨著時光流逝,韋莊漸漸收心轉意,詞作中的歌女似乎也是一位非常之輩,主動勸勉詞人回到自己妻子身邊去。

紅樓和綠窗,一個熱烈,一個淡雅,對於男人來說,不單意味著兩種完全不同的女人,也意味著兩種迥然相異的生活。

韋莊不是張愛玲筆下的振保,他也許不清楚什麼是紅玫瑰,什麼是白玫瑰,更不清楚在紅白玫瑰之間,做選擇有什麼糾結,但他一定會糾結的,是紅樓和綠窗。

韋莊有沒有想過讓自己的人生在紅樓和綠窗間兩全其美呢?

或許有,或許沒有,但我們知道後來的情況是,他回到了綠窗之下的生活,並且珍愛有加。

這是韋莊的選擇,也是他給出的紅樓與綠窗這道艱難選擇題的答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