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長曾澤生落淚之戰:美軍全線反撲,志願軍防守反擊殲敵近八萬

正觀歷史 發佈 2020-12-13T01:17:53+00:00

打過三八線,雪水拌炒麵。——《決戰朝鮮》志願軍入朝僅兩個多月,便從鴨綠江推進到三七線,相繼解放了平壤和漢城。尤其是漢城的解放,讓很多人再次看到取得戰爭全勝的希望,紛紛要求志願軍一口作氣解放整個朝鮮半島。

打過三八線,雪水拌炒麵。——《決戰朝鮮》

志願軍入朝僅兩個多月,便從鴨綠江推進到三七線,相繼解放了平壤和漢城。尤其是漢城的解放,讓很多人再次看到取得戰爭全勝的希望,紛紛要求志願軍一口作氣解放整個朝鮮半島。

可是,彭德懷最了解志願軍的狀況,第三次戰役本身打得就很勉強,入朝的卡車大部分被美軍飛機擊毀,補給線又被拉長到原來的數倍,一線部隊只能維持最基本的供應,很難再應對更激烈的戰事。

更重要的是,漢城是敵人主動放棄的,聯合國軍的主力絲毫未損,正集結在三七線附近蠢蠢欲動呢。打仗最怕的是按照敵人的節奏來,我們卻只能被動應對。彭德懷果斷下達停止追擊的命令,全線轉入防禦。

彭德懷得知消息時惱怒不已:解放個漢城就要這樣搞?要是丟了漢城,怎麼交代?——《決戰朝鮮》

不出所料,51年1月25日,23萬聯合國軍發起全線進攻,氣勢洶洶地撲向志願軍而來。美軍已經充分意識到志願軍反坦克武器不足,便利用一支支由坦克、自動火炮加強過的特遣隊,向志願軍縱深進行穿插。

這一招其實是志願軍的強項,利用小股部隊迂迴到敵人側後,切斷其補給線和退路,殲滅敵軍或迫使其撤退。在前三次戰役中,這種戰術屢屢見效,美國人挨打多了,終於學了過去。

如果把這種戰術放大,把穿插部隊的規模擴大到軍、師一級,穿插的距離提高到上百公里以上,便是讓歐洲人喪膽的「閃電戰」,以及蘇軍最擅長的大縱深突擊。志願軍雖然有這種戰術意識,但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來支持,而且志願軍大部分都是夜晚作戰。

1951年1月25日,在窺破中國軍隊破綻後,李奇微斷然展開「霹靂行動」。向志願軍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攻。——《決戰朝鮮》

不得不說,美軍這一招還是很有效的,集中火力兵力打開幾個突破口後,特遣隊突入志願軍防線,迅速向漢江推進,企圖占領沿江渡口,威脅一線的志願軍。

彭德懷命令全線停止休整,轉入防禦作戰,這就是第四次戰役。美軍終於發揮出世界第一強軍的水準,體現了高超的戰術水準和戰役指揮水平。可以說,中美兩軍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撤退並不是全軍集體向後轉,不顧一切往後退,而是各部隊相互交替、相互掩護,有秩序地撤退。撤退行動非常考驗一支軍隊的組織能力和軍心士氣,放眼全世界,能夠做到撤而不亂的軍隊絕對是極少數。

整個戰役最關鍵的戰鬥發生在漢江邊上,由第38軍和第50軍負責沿江布防,掩護主力過江。第38軍是志願軍王牌部隊,三所里穿插戰一舉扭轉了朝鮮戰局,為戰爭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

第38軍在漢江南岸布防,頗有韓信背水結陣的風範,頂著美軍飛機、坦克、大炮的輪番轟炸,展開了殊死搏鬥。情況危急時,美軍甚至三面包圍了第38軍的陣地,如果頂不住的話,很有可能全軍覆沒。但第38軍頂住了,讓美軍始終無法越過雷池一步。

而第50軍是原來的國民黨第60軍,遼瀋戰役時起義改編而成。在前幾次戰役時,第50軍主要擔負掩護側翼的次要任務,自認為沒有受到志司的重視,全軍上下都有些怨言。

在國民黨那邊,各部隊只想著保全實力,有便宜可趁時才會賣力,遇到啃骨頭的任務,躲還來不及呢。到了人民軍隊這裡,不讓他們打硬仗、啃骨頭,他們反而不舒服,認為是上級認為自己戰鬥力不行。

這一回,第50軍被安排與第38軍並肩戰鬥,擔負最艱巨的阻擊任務,全軍都認為這是證明自己實力的好機會,正好與第38軍這樣的王牌比一下。

雖然第50軍的官兵大多數是前國民黨軍人,但經過訴苦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改造,已經徹底解決了為誰當兵、為誰而戰的問題,求戰的慾望非常強烈。

阻止戰鬥開始後,第50軍面對美軍壓倒性的優勢火力,絲毫不懼,打得有條不紊,表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有些部隊打光了所有的子彈、手榴彈,便用石頭砸,做到了人在陣地在,與陣地共存亡。

曾澤生錘了錘桌子:我相信我們的戰士,我們一定能守住!——《決戰朝鮮》

第38軍和第50軍在漢江邊頂住了半個月,使志願軍主力順利渡過漢江,在安全的後方重新集結和補充,再次具備了進攻能力。被動挨打不是志願軍的風格,志願軍正在醞釀反擊,打破美軍的囂張氣焰。

2月11日,以第40、42軍為主力的志願軍與人民軍配合,向橫城地區的南韓軍隊發起反擊。作為首要被打擊目標的南韓第8師不出意料地崩潰了,殘兵敗將跑得漫山遍野。

在李奇微的回憶錄寫道,韓國士兵把中國人看成天兵天將,只要他們一出現在陣地上,便嚇得扔掉槍,頭也不回地拚命逃跑,誰也無法阻止他們。

南韓軍隊的失敗,使美軍第2師的側翼完全暴露,不得不跟著逃跑。於是,聯合國的防線上出現了一個大缺口,攻勢再也維持不下去,只能停止了進攻。

橫城反擊戰消滅了1.2萬聯合國軍,俘敵7800人,迫使東線敵軍後退26公里,基本扭轉了局勢。整個戰役殲敵7.8萬人,志願軍傷亡約4.2萬。雖然接下來攻擊砥平里沒有得手,但聯合國已經無力繼續進攻,志願軍各部都已經進入三八線附近的堅固陣地。

第50軍因為表現出色,頂住優勢敵軍的進攻,為志願軍轉入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受到了志司的表揚和嘉獎。雖然第50軍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但軍長曾澤生沒有絲毫的抱怨。

曾澤生含著眼淚說:「我們盡力了,我們能在兄弟部隊面前抬頭了!」——《決戰朝鮮》

他含淚表示,第50軍自起義以來,從來沒有受到過歧視,這次能與第38軍擔負同樣艱巨的任務,足以證明第50軍已經被當成主力,這是我們的光榮。

第四次戰役勝利結束了,但較量還遠沒有結束,更多的志願軍部隊正從國內趕來,一場更大規模的戰役即將展開。前四次戰役擔當主力的是原先四野和三野的部隊,而二野和華北野戰軍的部隊,將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發揮出關鍵性的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