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的國民性來看阿波羅登月的真假

棟哥歷史 發佈 2020-12-13T21:01:43+00:00

48年前,美國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成功了六次。失敗的那一次是阿波羅13號,在月球附近發生事故,但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實現了安全返回。假如這些都是真的,就說明美國已經完全掌握載人登月的技術,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登月成功率85%,100%不會出現人員傷亡。

48年前,美國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成功了六次。失敗的那一次是阿波羅13號,在月球附近發生事故,但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實現了安全返回。

假如這些都是真的,就說明美國已經完全掌握載人登月的技術,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登月成功率85%,100%不會出現人員傷亡。

大家看好了,這技術是多麼牛,近乎完美。可以說比汽車、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都安全,這些交通工具可都是死過人的,而阿波羅載人登月是零傷亡(地面試驗時有過傷亡,上天零傷亡)。如果再對技術的安全性進行升級,安全性還可以進一步提升,所以美國的載人登月技術安全性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有這麼成熟的技術,美國為什麼後來不登月了呢?

很多人專家和媒體人都給出了說法:

1.財務問題。載人登月花錢太多,造成財政緊張。

2.登月收益少。他們說登月能帶來的經濟收益很低,從月球取資源成本太高,登月完全入不敷出,賠本的買賣沒人干。美國已經成功登月,把蘇聯比下去了。所以就沒必要再登月。

3.登月後,美國的航天策略發生了改變。可以建設國際空間站,探索火星,探索其他行星了。

總結一下就是,載人登月在經濟上不划算,因此美國轉變了政策。

可以歸結為一個字:錢。

既然美國不再登月絕非技術問題,而是經濟問題。那咱們就討論一下,載人登月項目能不能賺錢。

現在美國、俄國都有成熟的太空旅遊項目,花費幾十萬至幾千萬美元,就可以去國際空間站住幾天,價格還在節節攀升。第一位去太空旅遊的俄國富商花了2000萬。目前已經有數百人進行過太空旅遊了

去國際空間站繞地球轉都有人願意花錢,那去月球繞幾圈,甚至去登陸月球,在月球基地住一天,那肯定也有很多人捨得花更多的錢。這是一項長期穩定的收入。

此外,還可以賣月壤,到月球進行科研和育種。要是有富翁願意死後葬在月球,和嫦娥仙子作伴,那也是經濟收入。

在月球基地搞科研,肯定會有很多科學發現,這也可以轉化為經濟收益。

應該還有其他很多手段可以賺錢。大家也可以想一想。

載人登月的成本其實是可以大幅度降低的。

中國嫦娥工程的總花費是相當低的,只相當於在北京修一兩公里的地鐵費用。

馬斯克之所以敢放出豪言壯語,六年後要送100萬人移民火星,就是因為他有信心模塊化生產火箭和飛船,大幅度降低去火星的費用

美國的六次載人登月後,圍繞登月的產業體系已經建立起來,接下來就可以提升技術,降低成本了。

大家都知道任何工業品,製造的數量越少,單個成本就越高。比如,蘋果手機、華為手機,假如只生產6個,那全世界沒幾個人能買的起。批量化生產以後,動輒生產幾千萬的銷量,那單價都低多了。

美國6次登月的成本也非常高,就像手機只生產6個,一旦擴大生產規模,零部件分散到幾十個國家生產,那成本也會大幅度降低。

美國登月產業關係著幾十萬人的就業。如果廢棄這套產業,不但使前期投入全都打了水漂,還浪費了登月技術。這簡直就是燒錢。美國人絕對不會這麼幹,任何有腦子的人都不會這麼做

美國人明智的做法應該是,繼續對登月技術進行升級,並降低成本。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每隔一兩年左右登陸一次月球,並逐步建立月球基地。然後發展月球旅遊,科研等項目。

美國阿波羅計劃共進行了11年,總共花費了255億美元,占美國當年GDP的0.57%。對美國而言,其實不算太高。美國在疫情嚴重的時候為了維持股市,動輒投入幾萬億美元。

美國登月除了經濟收益,還有政治、軍事、文化方面的價值:

1.可以建立月球基地,可以宣布月球是美國領土,至少可以宣布部分土地是美國領土。

2.可以藉此宣傳民主、自由、科學,宣稱這是美國體制的勝利,樹立光輝形象。

3.利用登月產業擴大就業,增強美國高端製造業的實力,進一步提升美國的科技實力。

4.在月球象徵性部署太空武器,建立月球部隊,建立核反擊基地,比核潛艇可靠多了。

5.可以讓波音、洛馬等軍工利益集團也分一杯羹。

6.最不濟也能把技術賣給馬斯克這樣的民營企業。民營企業自負盈虧,不會增加財政負擔,還讓美國保持登月能力。

總之,假如美國登月是真的,那美國絕不可能這麼低調「溫柔」,冷處理,而是高調宣揚民主自由和體制優越性

現實中,美國是如何處理的呢?

直接廢棄登月產業,寧願把全套登月技術束之高閣也不賣,如今資料也找不到了,美國也失去了登月能力美國多次喊著「重返月球」卻至今看不到任何登月的跡象

美國這麼處理,完全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資本逐利的本性。這種情況下,不讓人懷疑當年美國載人登月的真實性,是不可能的。

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