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張學友為什麼8次提名影帝?

淘漉影單 發佈 2020-12-13T10:00:40+00:00

明年7月,1961年出生的張學友就年滿60歲了。想必在59年前,張學友的父母怎麼也不會想到,在未來的某一天,這個不怎麼起眼的小兒子會問鼎華語樂壇的巔峰,還能獲得兩枚電影「金獎」。提起張學友,最先想到的就是他「歌神」的名號,雖然他自己經常說「不要叫我歌神」。

明年7月,1961年出生的張學友就年滿60歲了。


想必在59年前,張學友的父母怎麼也不會想到,在未來的某一天,這個不怎麼起眼的小兒子會問鼎華語樂壇的巔峰,還能獲得兩枚電影「金獎」。



提起張學友,最先想到的就是他「歌神」的名號,雖然他自己經常說「不要叫我歌神」。


他是華語樂壇的第二位歌神,被當作許冠傑的接班人。


除此以外,張學友在大家心中的形象還有那個國人通用的表情包。


「食屎啦你!」



歌神張學友,一個意外進入歌壇卻走上巔峰的人,一個在事業低谷進入影壇拿下「兩金」最佳男配的人。


一個8次提名影帝卻又失之交臂的歌手。


一個憑藉表情包奪走劉德華和張曼玉光環的男人。



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80年代,華語樂壇也開始進入繁榮新時代。


流行樂教父羅大佑引領音樂新潮流,齊秦發行了自己的新專輯,鄧麗君享譽國內外,第一代「歌神」許冠傑打響了自己的名號。


年輕的張學友還不曾踏入樂壇。


那時張學友的父兄長期不在,家中只有母親和妹妹,作為家裡唯一的男人,張學友在讀完大學預科之後就決定進入社會,扛起掙錢養家的重擔。


臨近畢業,學校舉辦了一次歌唱比賽,張學友成為了選手當中的一員。


拿下亞軍的張學友說,他不是為了揚名,也不是因為喜歡,他只是認為在上社會之前,需要一個舞台來讓他「練膽子」。


那時的張學友還不知道,有一天他會站在歌壇的頂端,成為二代「歌神」。



進入社會,張學友專心「養家」,先後在香港貿易發展局以及國泰航空公司就職。.


就這麼工作了幾年,到了1984年的時候,張學友去參加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


這個比賽被大眾稱為是「香港樂壇搖籃」,搖籃里誕生的第一位樂壇巨星就是張學友, 第二位是李克勤。


張學友先生在「搖籃」里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在決賽之夜,他一首《大地恩情》,讓評委給出了這樣的評論:


「不用打分吧,一定是他了吧。」


萬人之中脫穎而出,23歲的張學友成為香港金牌唱片公司寶麗金的藝人,正式踏上了他的「歌神」之路。


娛樂圈的生活到底什麼樣?張學友還未有太多感受,他一邊繼續著他的票務員工作,一邊聽從公司安排,在簽約第二年,出了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smile》。


什麼叫一夜爆火,一張專輯讓張學友體會到了。


專輯一經推出,迅速打出了20萬張的成績,他成為了一名閃耀的新星,曾經遙遠的香港樂壇,此時觸手可及。



張學友辭去了票務員的工作,專心做歌,於是他的第二張專輯也賣出了20萬張。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張學友會一路飆升到樂壇頂峰的時候,他的事業開始走了下坡路。


之後出的三張專輯,銷量持續下跌。


事業受挫,張學友迷茫又痛苦,他開始墮落,用酒精麻痹自己。



喝酒誤事,張學友因酒接連給好友添了幾次麻煩,他深感歉意,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這樣不是辦法。


就這樣,張學友點亮了自己的另一個技能——演員。



張學友初次「觸電」是在他簽下寶麗金之後的第二年,與王祖賢、洪金寶一起主演電影《霹靂大喇叭》。


第一次拍電影,年輕的張學友青澀稚嫩,演技蹩腳,一場打鬥戲一連NG60多次,緊張歉疚之餘,他也更為努力,認真對待每一次、每一個鏡頭,直到導演滿意為止。


人生第一部電影,已然能夠看到日後最佳男配的影子。


之後兩年,張學友在經歷了事業低谷的墮落後,開始投入到電影拍攝當中。


一年9部戲,一天連軸轉,有時一星期只睡十幾個小時。


高強度的工作讓他漸漸從失意中走出,還讓他對演戲越發的遊刃有餘。


就在這9部戲中,張學友獲得了他人生的第一個電影獎項。


那一年,張學友和王家衛還未出現坊間流傳的「不和」,那只是他們的第一次合作,是王家衛的處女作。


王家衛1982年編寫個人首部電影劇本進入電影圈,1988年開始執導自己的首部影片《旺角卡門》。


邀請了劉德華和張曼玉來作主角,張學友作配角,演一個不學無術自以為是的打手烏蠅。


估計當時王家衛也沒想到,張學友能憑這麼一個角色把兩位大主角的光環都搶走。


烏蠅,一個黑幫打手,十足的社會底層小人物,出身不好,脾氣不好,他蠻橫、自大,做事完全不計後果,還得理不饒人。


他跟著阿華,被阿華保護得非常好,但這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揚名立萬,坐上「頭目」的第一把交椅。


從頭到尾他都端著一張「欠扁」的表情,渾身上下縈繞著一股讓人氣得牙痒痒的氣質。


很難想像,這人是歌唱比賽的冠軍,是那個歌壇閃耀的新星,是優雅穩重的張學友。


張學友把這個角色的可恨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將他的可憐可嘆展示得毫無保留。


看著他在接下死亡任務,安頓好家人之後,毅然決然去執行了那個「自殺」的任務,竟讓這個討人嫌的角色多了幾分悲壯。


他被他的大哥阿華保護了這麼久,終於不必再拖累他了。


寧做一日英雄,不做一世烏蠅。


這是烏蠅最後的志向,被張學友完全詮釋出來。



在這部影片當中,張曼玉曼妙動人,劉德華情深義重,他們展現給觀眾的似乎都是最好的自己,唯獨張學友,不是鼻青臉腫就是一副欠扁的嘴臉。


然而,這部電影之後,成就最高的竟然就是這個欠扁的烏蠅哥,張學友。



這部影片讓王家衛獲得了金馬獎、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讓劉德華與金像獎影帝擦肩而過,讓張曼玉一隻手觸碰到了影后的獎盃。


這部電影,讓「烏蠅哥」張學友打敗了憑《霹靂先鋒》入圍的周星馳,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配。


那時張學友還不知道,在他音樂事業受挫的兩年,會在電影事業上接連拿下獎盃,也不知道在二十幾年後,他會成為「表情包影帝」。



張學友的第二個「最佳男配」的獎盃,來自徐克的作品。


在《少林寺》的影響之下,武俠片風潮席捲全國,著名導演徐克聯合一眾香港導演拍攝了一部由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笑傲江湖》。


這部影片一開始是由胡金銓導演,後來因為與監製徐克產生了分歧,胡金銓卸任,徐克等人共同接手。


在這部電影中,張學友飾演東廠太監歐陽全。


他完全把反派人物的那種奸詐、狡猾、陰險展示了出來,符合了角色形象,也符合了大眾對東廠公公這個反面人物的想像。


這個角色讓他問鼎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接連拿下兩個電影大獎,任誰也沒想到張學友會有這樣的成就。


有人說,張學友的長相是「四大天王」里最普通的那一個,但他卻是四個人里最有天賦的。


唱歌有天賦,演戲也有。


張學友的演技究竟有多好呢?



拿下金馬獎最佳男配的那一年,吳宇森找到了張學友,他在自己的電影《喋血街頭》里特意為張學友量身打造了一個角色,輝仔。


這部電影講的是三個兄弟之間的故事,當時和張學友搭戲的是梁朝偉、李子雄、任達華等人。


輝仔沒什麼大作為,他只是三兄弟中最普通的一位,跟著兩個朋友一同打拚,默默守護著二人,窮盡全部為兄弟。


小心翼翼守護著三個人的友誼,最終卻被好兄弟蒙頭一槍。


奇蹟般活下來的輝仔落下了頭痛的後遺症,只能靠殺人賺錢買毒來緩解。


毒癮發作時的痛苦瘋狂、攝入藥物之後的欲仙欲死、再見舊友時的清醒無力、選擇放棄生命時的無奈和解脫。


毫無表演痕跡,那一刻,張學友就是那個陷入痛苦困境的輝仔。

電影的英文譯名「頭顱上的子彈」,似乎更為貼切,張學友這個「非絕對主角」也被認為是全片最大的主角。


那一年,張學友第一次被提名了金像獎影帝。



也是同一年,張學友先後跟張國榮、張曼玉搭戲拍攝了王家衛的文藝片《阿飛正傳》、與還不是「星爺」的周星馳合作了無厘頭喜劇《咖喱辣椒》。


文藝片中,他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沒有職業,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個人。


但他重情重義,用他的所作所為讓人們看到了什麼是愛。


這樣的他,在張國榮和張曼玉兩大電影巨星的光輝下,仍舊耀眼。



在和周星馳唯一的一次合作中,他是吊兒郎當但工作突出的咖喱,無厘頭的笑鬧他也完全hold住。


從正派到反派,從文藝到無厘頭,從文戲到武戲,從現代到古裝,從主角到龍套,到1996年宣布息影之前,張學友共出演了近60部作品。


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無論大小,他通通認真對待。


在影壇漂泊10年,張學友宣布息影,專心唱歌。


沉寂5年,張學友帶著更加沉穩老練的演技重返影壇。



時年41歲的張學友,在重歸影壇後的第一部作品,是與好友梅艷芳共同出演的,著名導演許鞍華的《男人四十》。


已多次登上樂壇巔峰的「歌神」張學友在四十歲的時候有沒有中年危機不知道,只知道他將主角林耀國所遭遇的那種社會現實之下的困擾與無奈完全展現了出來。


在愛與痛的邊緣徘徊,在妻子與學生之間游移,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掙扎。


男人的中年困境,張學友展現得惟妙惟肖。



同時,導演許鞍華還驚喜的發現,年過四十已為人父的張學友,在5年之後重返影壇,除了演技更加成熟老練、人更穩重溫柔了以外,他對角色人物的理解也更為通透了。


四十不惑,張學友四十歲之後在電影方面的發展也更上一層樓了。



這部影片再次將張學友送進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角逐圈。


可惜,當年與張學友同時進入「決賽圈」的還有事業如日中天的周星馳。


「影帝」之名被周星馳憑藉《少林足球》奪走,張學友再次失之交臂。


如何評價張學友的演技?


網上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回答:


在《澳門風雲3》這部乏善可陳、空洞無聊、連發哥都力不從心的賀歲片里,他是唯一的演技擔當。


他用一個痴情漢子的角色,貢獻了全片的淚點。


流淚不光因為他的角色痴情,更因為他痴情的死去時,還要給自己唱背景音樂!



曾經有人說相聲演員于謙,是一個被相聲耽誤了的影帝,張學友就是一個被歌聲耽誤了的演員。


據不完全統計,張學友與金馬獎、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項的擦肩而過多達8次,頗有一些「小李子」與奧斯卡的感覺。



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在香港,最被低估的,就是梁朝偉的歌聲,以及張學友的演技。


兩次問鼎「金獎」(金馬獎、金像獎)最佳男配,8次提名最佳男主角。


非科班出身的張學友尚且能憑自己的努力拿到如此成就,科班出身卻還在用替身、配音糊弄觀眾的兄弟們,你們還有什麼藉口呢?


20年100部年度最佳電影,新世紀好看的電影都在這兒了(五)

20年100部年度最佳電影,新世紀好看的電影都在這兒了(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