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弟結婚,你最少出十萬」「媽,別指望我,我不是扶弟魔」

妮夏情感專欄 發佈 2020-12-13T06:26:56+00:00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生活中,有很多女人都被「重男輕女」的思想深受其害。其實,男孩和女孩都是祖國未來的花朵,而父母的偏見和愚昧的思想,就足以讓女人背負很長時間的陰影。養兒就一定能夠防老嗎?未必如此。很多父母到了老年,會發現陪在身邊的往往都是女兒。

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生活中,有很多女人都被「重男輕女」的思想深受其害。其實,男孩和女孩都是祖國未來的花朵,而父母的偏見和愚昧的思想,就足以讓女人背負很長時間的陰影。

養兒就一定能夠防老嗎?未必如此。很多父母到了老年,會發現陪在身邊的往往都是女兒。女人天性柔軟,的確是父母的小棉襖。

弟弟結婚,雯琴替她感到高興,但不該給的錢,她一分都不會給。


01

雯琴從小就知道,媽媽喜歡男孩,奶奶比媽媽更喜歡男孩。媽媽在奶奶的影響下,一定要生出一個兒子。

雯琴出生後,媽媽的身體一直不好,努力了很久,也沒有懷孕,等到雯琴上小學二年級,弟弟才出生,她大弟弟8歲。

原本家庭就沒有那麼富裕,弟弟的出生,讓雯琴成為了「犧牲品」。

雯琴穿的衣服,都是表姐和鄰居姐姐穿剩下的,家裡省下的錢,就會給弟弟買新衣服,以至於後來雯琴賺錢了,很喜歡給自己買新衣服,她想彌補當年的遺憾。

家裡買肉時,父母也總會把肉給弟弟吃,雯琴只能喝肉湯,後來家裡條件稍微好一點時,雯琴才能分到幾口肉,因為媽媽總是說:「你弟長身體,給他多吃點。」

雯琴學習成績很好,可以考上大學,媽媽卻覺得讀大學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賺錢。

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女人啊,如果父母沒有很愛你,一直都偏愛弟弟,長大後,你只需要做到最起碼的尊重和情分就夠了。這類父母,往往很貪心,總希望從長大後的你那裡剝奪錢財,以為你的就是這個家的。


02

雯琴第一次正式反抗媽媽重男輕女的行為,就是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她求媽媽把大一的學費交了,之後不用她操心。

從那之後,雯琴勤工儉學,再加上拿學校的獎學金,再也沒有從家裡拿過一分錢,不管多苦,她都會撐下去。

大學畢業後,弟弟還在上學,媽媽總是會讓雯琴每個月轉點錢補貼家用,雯琴心軟,想了想弟弟,還是轉了。

弟弟要買什麼東西,媽媽總會找雯琴要錢,雯琴幾乎沒有拒絕過幫忙,她長大了也懂事了,覺得這些都是小事,可以不用那麼計較。

雯琴結婚生子後,對家裡的補貼就少了,她知道繼續扶持娘家會引來丈夫的不滿。

媽媽說:「你弟結婚,你最少出十萬,你提前把錢準備好,到時候轉到我的卡上,長姐如母,你弟的未來你也得多操心。」

雯琴說:「媽,別指望我,我不是扶弟魔」。

對於那些無理的要求,每個人都要懂得拒絕。你一次又一次的妥協和容忍,只會給自己惹來無盡的麻煩,以至於有一天你想狠心擺脫,都狠心不起來。任何人都不要成為家庭的「搖錢樹」,你有拒絕的權利。


03

媽媽罵雯琴沒良心,甚至無理取鬧說:「我不管,這事就這麼定了,這錢你不給也得給,他可是你弟。」

雯琴說:「媽,我有自己的家庭,我賺的錢,是要給我的孩子的。從我畢業到現在,我幾乎對你有求必應,我弟的事,我幫了多少忙,我都記下了。十萬塊,不是一筆小數目,我有這個錢,但我不會給,我弟結婚是你作為父母該操心的事,況且你早早就為我弟結婚做打算了,你明明有這個錢,卻還在我面前裝模作樣,有必要嗎?」

雯琴說的話,直接惹得媽媽氣急敗壞:「我真是白養你了,十萬塊你給不給?」

雯琴說:「你養我的恩情,我也早還你了,以後可以少聯繫少來往。」

媽媽慫了,沒有再逼雯琴。

雯琴心裡的難受只有自己懂,從她嫁人那一刻,媽媽早已把她當外人,需要錢時才聯繫她,平時根本沒有關心和擔憂。

生活有很多的不如意,你克服了眼前這個困難,未知的坎坷也早已在前方埋伏好。面對娘家人的剝削,女人的立場要堅定一點,不能盲目的幫忙娘家。你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更應該照顧好孩子,也應該為自己和愛人著想。


作者的話:

大對數女人都會像雯琴那樣,因心軟,而多次扶持弟弟幫忙家庭。面對特別無理的要求,強硬的拒絕,是在變相的保護自己。

聰明的女人,會保護自己的利益,會維護自己的小家庭,不會因為吸血鬼式的原生家庭,就讓自己寸步難行。

很多重男輕女的父母,都喜歡用「養了你多少年」來進行道德綁架。而女人不應該被這句話束縛,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要還恩情,也是還父母,不是還弟弟。

父母想要老年幸福,必須要善待子女,並不是給子女吃喝就是善待,這份善待不僅僅限於物質,還得注重精神層面。


這個故事的核心觀點是:面對重男輕女的父母,要懂得拒絕,而不是有求必應。

多少女人因為家裡有個爹媽特寶貝的弟弟,所以操碎了心?

操心是小,沒完沒了的剝削是大。這不是奴隸社會,但是重男輕女的父母,可能剝削女兒就像剝削奴隸一樣,和這樣的父母相處,你要永遠做好付出與犧牲的準備。

但是,生而為人,我們為什麼不能為自己而活,只能為弟弟和父母而活,那麼這樣的人生,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一個女人,面對重度重男輕女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拒絕。懂得拒絕,才是保護自我,懂得拒絕,才會讓被溺愛的弟弟獨立行走於世,懂得拒絕,才能讓父母認清健康的愛,不是剝削,也不是溺愛。

——END

你有故事嗎?你有煩惱嗎?歡迎私信給我,我在這裡等你

我是妮夏情感,11年情感分析經驗,幫你揭開故事背後的真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