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法國賣的武器裝備幫了大忙

龍行軍武 發佈 2020-12-14T19:23:00+00:00

1964年1月27日,在中法有關人士的推動下,中法政府經過多次會議磋商後,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要知道法國在西歐擁有無以比擬的外交影響力,在那個年代宣布和社會主義中國建交,無疑是一場外交「核爆炸」,並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許多西歐國家紛紛效仿,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1964年1月27日,在中法有關人士的推動下,中法政府經過多次會議磋商後,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要知道法國在西歐擁有無以比擬的外交影響力,在那個年代宣布和社會主義中國建交,無疑是一場外交「核爆炸」,並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許多西歐國家紛紛效仿,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中國同西方關係的整體改善,兩國之間除了政經交流以外,軍事交流也日益加深,我國首先就向法國派遣了軍事技術人員,參觀法國產的武器裝備,並簽領一系列的軍購訂單和軍事技術合作,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軍工技術的進步。

那個年代,中國北方受到龐大的「北極熊」的壓迫。蘇聯一面叫囂「核威脅」,一面在邊境陳兵百萬。尤其是在軍隊武器裝備上,同蘇聯相比非常落後,尤其是在空軍作戰飛機方面,更是與時代脫節。要知道我國當時最好的飛機是剛剛仿製成功的殲-7戰鬥機,而蘇聯已經服役了大批圖-22超音速轟炸機,且布置在遠東,時刻威脅至我國首都的安全。由於聽信了蘇聯人的誇大宣傳,讓我們相信,「腿短」的殲-7無法對付這種長航程超音速飛行的轟炸機,中國急需一種新型的高空截擊機。

當時,法國也時刻受到蘇聯的空中打擊威脅「幻影Ⅲ」戰鬥機正是達索公司為法國空軍研製的單座單發無尾三角翼二倍音速的噴氣戰鬥機,高空高速性能十分出色,最重要的是能攜帶拉瑪特550或響尾蛇先進空空飛彈,而且久經實戰中擊落過米格21,而米格21也正是蘇聯當時大批量裝備的戰鬥機。於是1977年,中國就向法國派出代表團,商議購買「幻影Ⅲ」戰鬥機。1979年中國代表團應邀參加巴黎航展,無意間看到法國最新的幻影2000戰鬥機,並被「幻影2000」在航展上表現的優秀性能所吸引,我國在隨後的談判中提出要購買「幻影2000」戰鬥機。

「幻影2000」戰鬥機是達索公司生產的「幻影F1」不敵美國F-16A戰鬥機後,痛定思痛下設計出的一款非常優秀的第三代戰鬥機,號稱「最美三代機」。不要因為顏值高就瞧不起它的實力,「幻影2000」可不是「花拳繡腿」華而不實,而是一款非常「有料」的戰鬥機,它裝載了先進的電傳操縱系統、脈衝都卜勒雷達,擁有9個外掛點可以掛載6噸包括空空、空地飛彈在內的各種彈藥。特別是我國飛行員試飛7次後,對其飛行品質,尤其是瞬時盤旋性能讚不絕口。於是我國在提出購買「幻影Ⅲ」戰鬥機的同時,順帶買些「幻影2000」戰鬥機,雙方就此反覆磋商至1980年代。

非常遺憾的是,由於法方出價過高,再加上美國突然提出有意向我國出售性能更好的F16,甚至是F15戰鬥機,遂作罷。「幻影2000」就這樣與我國空軍失之交臂,但無尾三角翼的氣動結構給中國飛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10多年後首飛的殲10C同樣採用無尾三角翼。然而有一款裝備可以說比「幻影2000」戰鬥機還要緊缺,它就是從法國湯姆遜CSF公司引進的「海響尾蛇」近程防空系統,它在當時的重要程度甚至要比引進一款新型的戰鬥機還要更加強烈一些。

為什麼這麼說?要知道在20世紀60/70年代,我國最好的驅逐艦還是以蘇聯「科特林」級驅逐艦為參考設計的051型驅逐艦,整艦的作戰性能停留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水平,充其量就是一款帶著反艦飛彈的典型二戰火炮驅逐艦,被美國人調侃稱其為「保存最好的古董」。除了對海作戰性能還值得一提以外,反潛弱雞,防空全靠人工防空炮,在當時超音速戰鬥機大行其道,反艦飛彈嶄露頭角的年代,這樣的防空幾乎等於沒有,說051驅逐艦每次出航就像一次「裸奔」也毫不為過。尤其是在1974年爆發的西沙海戰中,我英勇海軍雖然獲勝,但由於缺乏有效的防空武器,參戰艦艇擔心越南方面空中報復的問題不得不提前回港,錯失了收復整個西沙的良好機會。

西沙海戰暴露了中國海軍艦艇防空短板,也加速了中國防空飛彈的研製進程。在此之前,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就早已經立項研製紅旗61近程防空飛彈,別看該型飛彈長得像美國「海麻雀」防空飛彈,其實它是「根正苗紅」的國產「爭氣彈」。雖然項目開展時間比較早,但當時我國經濟基礎差,科學技術水平弱,想要拿出一款主流的防空飛彈簡直是難上加難,該型飛彈在研製過程中碰上許多難題,研製進度因此一拖再拖,好不容易研發成功,在1980、1981年兩次試射時均出現問題,直到第三次試射才算服役成功。由於其採用了當時已經落後的圓錐掃描體制半主動雷達制導系統,對於低空目標探測、攻擊能力較差,反應時間長、抗干擾性能差難以對抗飛魚飛彈這樣掠海目標,我國迫切需要一款性能穩定可靠的末端對空防禦武器。

當時我國空軍已經引進了法國「響尾蛇」地空飛彈系統並加以仿製,於是我國海軍也選擇其艦載版「海響尾蛇」飛彈系統、限於囊中羞澀的現實原因,當年一共就買了兩部「海響尾蛇」飛彈系統,一部裝載了051型驅逐艦109號「開封」艦上,另一部則已經預定裝備052型驅逐艦首艘「哈爾濱」號了。同時仿製工作也一併進行,「海響尾蛇」飛彈系統的仿製比紅旗61快多了,1980年正式啟動,1988年就順利通過設計定型試驗,順便創造了中國防空飛彈歷史上的4項新紀錄:5發5中,5枚飛彈擊落4種5架靶機,;雙發齊射,同時命中兩架靶機;成功摧毀掠海飛行的長空一戊超低空靶機;首次通過戰術性能考核。

成功定型後的「海響尾蛇」飛彈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海紅旗-7。取得驕人的成績絕非偶然,「海響尾蛇」飛彈研製之初,正是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冥河」飛彈擊沉的時候,反艦飛彈已經成為海上戰艦的「頭號殺手」。從設計伊始,「海響尾蛇」飛彈已經把攔截掠海飛行和超低空空襲兵器的能力作為重中之重。它的火控系統可鎖定20千米內的目標,摧毀13千米上的直升機,10千米上的低空突擊戰機,8.5千米上的掠海反艦飛彈,單枚殺傷機率80%,兩枚齊射高達96%,毫不誇張的說,其反導能力,比早期的「海麻雀」強的太多。「海麻雀」飛彈由於是從空空飛彈改到艦空飛彈,反應時間長,幾乎沒有對付反艦飛彈的能力。

「海紅旗-7」面世以後,得到海軍的重視和青睞,從052型驅逐艦到051B「深圳」艦,從「江衛Ⅱ」到054型護衛艦,海紅旗-7一直是標配,充分顯示了海紅旗-7優越的作戰性能。可以說, 「海紅旗-7 」飛彈憑藉一彈之力,撐起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海軍的「天空」。隨著時間的推移,「海紅旗-7 」性能漸漸落伍,我國科技工作者隨後對其進行了深層次的技術升級,改進後的飛彈稱為「海紅旗-7B」(外貿版本FM-90N「飛蠓」)艦空飛彈,該飛彈換裝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速度更快,射程更遠,機動過載更好;電子元件一併升級,抗干擾能力更強,火控系統搜索跟蹤距離更遠,性能上更加適應未來電磁環境複雜的現代戰場。


但隨著性能更好的「海紅旗-10 」飛彈出現,「海紅旗-7B」已經顯出老態,限於原始設計的落後導致其潛力已經挖掘殆盡。隨著大量裝備該飛彈系統的「江衛Ⅱ」護衛艦退役或轉賣或改裝,現今在役的海軍艦艇當中,僅有052型驅逐艦2艘、054型護衛艦2艘還有裝備,而它的前輩「海紅旗61」飛彈也在今年,隨著053H2G型「銅陵」號護衛艦遠嫁斯里蘭卡而正式從海軍除役,

這也意味著「海紅旗-7」成了我國海軍現役飛彈最老的一款。隨著海軍新型艦艇的不斷入役,相信離「海紅旗-7」飛彈退役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不管怎樣,「海紅旗-7」為中國海軍作出的貢獻,沒有人會忘記。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必刪。

原創不易,點個讚再走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