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83年大賽舉辦以來,選手最出色的一屆!」

音樂周報 發佈 2019-11-22T10:24:05+00:00

比賽中的選手文 | 李瑾11月8日至12日,歷經5天的激烈角逐,珠江·愷撒堡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總決賽(簡稱「愷撒堡」)在廣州決出專業組(三組)、業餘組(四組)的一二三等獎等全部獎項。

比賽中的選手

文 | 李瑾

11月8日至12日,歷經5天的激烈角逐,珠江·愷撒堡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總決賽(簡稱「愷撒堡」)在廣州決出專業組(三組)、業餘組(四組)的一二三等獎等全部獎項。其中,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孫晟禹(專業一組)、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的王辰州(專業二組)和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方家(專業三組)獲得專業組別一等獎;梁鎮韜(業餘一組)、高自在(業餘二組)、魏中華(業餘三組)、吳凱哲(業餘四組)獲得業餘組一等獎。次日,隨著「愷撒堡之夜」——柏林打擊樂團音樂會的舉行,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珠江鋼琴集團主辦的2019年花城音樂節,在多場高規格鋼琴賽事、多個大師公開課、多台名家音樂會的匯聚中落下帷幕。

跨度長、選手多的一屆比賽

1983年的「珠江獎」到2009年全國大賽,再到如今全球10萬人參賽的國際大賽,「愷撒堡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的發展歷程也是我國鋼琴音樂文化繁榮發展、演奏水平不斷提高的映照。

從年初的初賽到11月初的總決賽,今年的比賽歷時10個月,共吸引了來自中國內地30個省市及香港地區300多個城市,以及亞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近10萬名選手報名參賽。大賽共在全國(業餘組)設立36個賽區,經層層選拔,最終決出400多名選手參加11月在廣州舉辦的國際總決賽。

在三十餘年的發展中,「愷撒堡」湧現出了很多琴壇翹楚,如早年的獲獎選手韋丹文、劉憶凡、杜寧武、江天、潘淳、鄒翔、宋思衡、陳韻劼、塗宇亮等,這些鋼琴家如今已經成為演奏界和鋼琴教育界的中流砥柱。近年來的獲獎選手韓佳昊、丁一迪等新秀也已被國際名校錄取,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

水準最高、最齊整的一次亮相

本屆大賽的評委陣容幾乎囊括了國內外最知名的鋼琴大家和教育家。很多鋼琴教育家既是比賽的創建人之一,也是賽事的見證者。本屆賽事的「多朝元老」、組委會和評委會主席、鋼琴泰斗劉詩昆以「嚴謹、周到、細緻、人性」盛讚大賽規格之高、組織籌備工作之細緻。1983年「珠江杯」全國鋼琴邀請賽主要策劃之一、組委會評委會秘書長、星海音樂學院鋼琴教授李淇擔任了本屆賽事專業二組的評審工作,對於專業組選手他感慨:「好的選手太多了!搞得我們評委很難下手評分,許多非常優秀的專業選手這次只拿了第四名、第五名。」

選手整體水平高、優秀選手多,是評委對這次專業和業餘選手演奏表現的共識。李淇說:「自1983年大賽舉辦以來的每一屆比賽我都參與了,而這一屆是我參加評委工作以來專業選手表現最好的一次。不僅如此,大賽組織方面的工作也做得非常細緻周到,是歷屆比賽中舉辦得最好的一次!」

業餘選手的表現也相當突出。鋼琴家、教育家鮑蕙蕎參加了本屆業餘三組(10-12歲)的評審工作。她說:「這些孩子雖然還是業餘學生,但是已經達到了專業水平。有幾個孩子技術和音樂表現都很突出,上台也非常老練自信。給我們這些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鋼琴教育家周銘孫用了「不可思議」一詞,來形容業餘組個別選手的表現,「《蝙蝠》那麼難的作品,在業餘組孩子的手上居然可以表達得遊刃有餘,技術完全沒有負擔,而且音樂表達也非常好。」

來自天津的選手趙俊熙學琴7年,他獲得了業餘組三組的五等獎。這個僅有11歲的孩子在比賽中演奏了蕭邦的《「黑鍵」練習曲》、海頓的《C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和黃安倫的《序曲與舞曲》,技術表現完整,音樂表達有層次。趙俊熙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黃安倫的作品,並期待未來能夠走上專業之路。

大師傾囊、專家獻計的賽事

斯坦尼斯拉夫·尤丹尼奇大師公開課

大師公開課也為大賽平添了一道亮麗風景線。10日下午,在星海音樂廳舉辦了鮑蕙蕎大師公開課。持續兩個小時的公開課上,鮑蕙蕎始終充滿激情,根據每位學生的現場表現,仔細認真地查找出問題,融合講解和演示,指導選手一一解決問題;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教授張晉,手把手地教導選手掌握樂曲的彈奏特點,彈奏出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他還為上大師課的孩子細緻地講解樂曲的創作背景以及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和情感,促進選手深入了解樂曲的思想內涵。

歷時10個月的鋼琴音樂賽事在5天內圓滿落幕當然也有愷撒堡鋼琴的助力。李淇認為,這屆比賽除了選手水準普遍整體提高相當快之外,駐賽鋼琴愷撒堡今年的表現也非常喜人:「比賽用琴的水平,一屆比一屆好,最大的特點就是解決了鋼琴的音量問題,聲音有厚度,音色的層次感、縱深感都有相當大的提高。」

評委們在為比賽選手們取得優異成績表示祝賀的同時,也對未來賽事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本屆大賽組委會秘書長和評委、中國音協鋼琴學會副秘書長、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韋丹文建議,專業選手除了在技術環節中需注重完整性之外,更應注重作品音樂內涵的表達。鮑蕙蕎也指出個別業餘組選手還存在讀譜錯誤、選曲過分拔高的問題。她建議相關老師提高教學水平,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來指導孩子。

為了更進一步地提升賽事的專業水準和國際性,已有相關專家提出在下一屆比賽的專業組決賽環節增設另外一輪的比賽(專業組決賽兩輪)的建議。本屆賽事的評委會秘書長韋丹文和李淇教授均表示,在專業組決賽環節增設兩輪比賽,對於未來「愷撒堡」進一步提升賽事的國際知名度和專業性都有很好的推進意義。

- THE END -

歡迎關注《音樂周報》

快手、抖音帳號

Q:想訂閱《音樂周報》?

A:請進入「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