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北京女孩王麗紅毅然遠嫁非洲,如今她過得好嗎?

巴蜀文化傳承 發佈 2020-06-08T05:23:57+00:00

1996年,北京女孩,清華才女,身上貼滿了優秀的標籤,為了最純粹的愛情放棄一切執意遠嫁非洲,她就是王麗紅。當初的決定究竟是愛情的一時衝動,還是深思熟慮後的果敢決斷,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如今已時過24年,她現在生活的好嗎?

1996年,北京女孩,清華才女,身上貼滿了優秀的標籤,為了最純粹的愛情放棄一切執意遠嫁非洲,她就是王麗紅。當初的決定究竟是愛情的一時衝動,還是深思熟慮後的果敢決斷,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如今已時過24年,她現在生活的好嗎?


決定與質疑

24年前,北京女孩王麗紅不顧社會的爭議與質疑,毅然決然的為了愛情嫁給非洲農村小伙蘇瑪背井離鄉遠渡非洲。清華才女,北京女孩,這些標籤即使放到如今來看,也是無數人仰望的對象,可以說萬中無一的優秀女孩,卻做出了令當時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的決定:放棄城市車水馬龍的生活與不可限量的前途,遠嫁去了貧瘠的非洲農村。

她的老公蘇瑪的故鄉烏干達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在村落中男人擁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在公開場合,男人可以坐在椅子上,而女人只能跪坐在地上。這樣的社會中,可以說女性是很難得到尊重的。王麗紅的公公甚至有十幾個妻子,而她進門的第一天遇到第一個問題就是認識這十多個媽媽。


村落里大部分人都信奉伊斯蘭教,因此為了不被排擠他也必須入鄉隨俗,跟穆斯林的其他婦女一樣戴上頭巾。這些年所受的種種委屈,我想遠不止這些,比起遠赴海外,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思鄉之情,這些可能都只是冰山一角。可以說,王麗紅的這個決定,即使放到現在思想如此開放的社會來看,也是令人質疑的。

家庭的反對

蘇瑪是非洲土生土長的農村小伙,而王麗紅則是在北京養尊處優長大的城市女孩,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令王麗紅的父母十分反對這門婚事。當時王麗紅的父母為了不讓蘇瑪見到自己的女兒,甚至將女兒帶到了日本,讓蘇瑪知難而退。而蘇瑪卻不顧這些,不依不饒的追到了日本,這讓王麗紅一家人震驚於這個非洲小伙子的毅力。


無奈之下,王麗紅的父母不得不默許了他們的婚事。可以說,他們倆為了能夠在一起,經歷了無數的困難與阻撓,最後能夠修成正果也是靠著兩個人彼此無懈可擊的信任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清華才女到王校長的蛻變

來到非洲慢慢習慣了烏干達村落里與北京截然不同的民風民俗之後,王麗紅是否如世人所想的那樣適應不了這裡艱苦的環境而後悔當初的決定呢?清華才女用他的行動告訴世人,她的決定絕非是小孩子的一時衝動,逆境反而使他成長與蛻變。世人都認為她應該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卻用行動告訴大家都錯了,她實際上是雷厲風行的女強人。

來到非洲之後他迅速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並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市郊創立了魯楊子中學,她在學校教育中融入了飽含中國文化的特色教育,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睞和不少非洲學子的喜愛。於是魯楊子中學在當地迅速發展,短短時間之內就在烏干達積累了很不錯的口碑,也成為了當地頗有名氣的一所中學。而作為魯楊子中學的創辦人王麗紅,也被當地人親切的尊稱為「王校長」,在這裡煥發了人生的第二春。

王校長的喜與憂


隨著魯楊子中學的學生越來越多,學校的管理工作也越來越繁瑣。這既是對魯楊子中學的一種認可,也是對王校長的工作能力的考驗。學校的管理工作強度越來越高令王麗紅感到身心疲憊,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看到學生不斷取得進步和好成績,她也感到無比驕傲和欣慰。「每當看到學生的進步,我總會感到欣慰和滿足」,王麗紅說。


王校長在她教學經歷中回憶道,曾經有兩個學生十分頑皮,甚至為了逃出去玩耍在晚上拆掉了教室的窗戶。本來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她們必須受到開除的處分,而王校長愛生如子,不忍這樣去做,原諒了他們的錯誤並對他們耐心教導。兩個孩子在此之後一改前非,成績突飛猛進,不僅不再調皮搗蛋,反而認真學習了起來,畢業的時候考上了大學完成了蛻變。這讓周圍的人都感覺不可思議,更加的佩服王校長了。王麗紅回憶起這段經歷,也十分的感慨與自豪,這正是我們中國傳統教育文化中「有教無類」最好的體現。

走自己的路

非洲的24年,回顧王麗紅的這段經歷,並未如世人所設想的那樣,養尊處優的城市大小姐嫁到窮鄉僻壤之後適應不了悔不當初,反而不斷的克服各界的阻撓與質疑,在逆境中越挫越勇,煥發了人生的第二春,在烏干達更好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與價值。也許在她做決定的時候,每個人都無法理解這個女孩的決定,可惜了她的清華才女的身份,覺得她這就是年輕人不顧後果的一時衝動。


而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了所有人的臉,他絕不是電視劇中嬌生慣養的公主或者大小姐,他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與決斷,即使所有人都不看好她的決定,只要他認為是對的就會堅持去做並把它做好。這正是我們當代年輕人缺乏的一種品質,就是很容易受到社會輿論或者周圍人的影響,總是在猶豫不決中失去了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力。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立的,別人的判斷是站在他的角度分析這件事的對錯,而對你的人生並不一定是正確的選擇。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主見,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由自己來做主,而不是活在別人的世界裡。如果王麗紅當初屈服於現實與社會的輿論,也就得不到如今的成就,也會失去這樣一段彼此信任的愛情,可能過得比現在更好,也可能終其一生碌碌無為。

人生的事誰又能說的准呢?因此,自己的人生應該由自己把握,而非交予他人決定,哪怕自己的決定最終的結果不盡人意,自己默默承受也好過在人生路上留下遺憾。正如小品中所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人生之路亦當如是,選一條路,不退讓不更改,一直走到盡頭,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