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軍殘部,軍刀藏在牆裡幾十年,他們的主人在等待中死去

博古通今天下事 發佈 2020-06-08T02:18:14+00:00

馬步芳是西北地區非常強悍的軍閥之一,在紅軍長征的過程中多次與紅軍交手,給我軍造成過重大的損失,特別是紅軍的西路軍,被馬家軍俘虜超過六千人,馬步芳為人匪性十足,特別的兇殘,凡是落在他手的戰俘基本都被他押送到西寧大本營,被俘虜的紅軍戰士命運十分悲慘,要麼被屠殺,要麼被安排過去做苦力,

引言

馬步芳是西北地區非常強悍的軍閥之一,在紅軍長征的過程中多次與紅軍交手,給我軍造成過重大的損失,特別是紅軍的西路軍,被馬家軍俘虜超過六千人,馬步芳為人匪性十足,特別的兇殘,凡是落在他手的戰俘基本都被他押送到西寧大本營,被俘虜的紅軍戰士命運十分悲慘,要麼被屠殺,要麼被安排過去做苦力,特別是對於那些年輕的紅軍戰士,更是被馬步芳安排去架橋修路蓋房子挖礦和開荒,基本上全都是繁重而危險的體力勞動。馬家軍的軍官都十分殘暴,毫無人性,要求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少於10幾個小時,不管是什麼惡劣的天氣都不能休息。

想做西北王的軍閥

馬步芳作為西北地區臭名昭著的軍閥勢力,一直和蔣介石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想要保持比較獨立的狀態,造成蔣介石一直不能插手青海。青海在馬步芳的統治下城鄉凋敝,田地荒蕪,在這個少數民族特別多的地區,馬步芳肆意挑動民族情緒,為了搞錢,挖掘和破壞了很多珍貴的歷史文物還有古代建築,我國著名的敦煌石窟就曾經被他大肆的洗劫過,損失慘重,這些千百年下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勞動成果,全在馬步芳野蠻又貪婪的刀劈斧砍中殘破不堪。普通的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民生之凋敝達到了不敢想像的地步,零下十幾度的天氣里,很多之身穿單棉衣,腳上連鞋子都沒有。

兵敗解放軍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王震帶領人民解放軍打入青海,對拒不投降的反動勢力進行了堅決徹底的打擊,馬家軍終究不敵,馬步芳認為的固若金湯的蘭州被解放軍攻克,軍隊主力也被殲滅,馬家軍主要頭子趁機逃跑,臨走的時候還賊心不死,要自己的下屬把兵馬武器隱藏好,等他回來。由於群匪無首,再加上我黨軍事政治兩條主線並用的政策,很多的馬家軍都投誠了,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罪大惡極死性不改的馬家軍真的相信的馬步芳的話,把武器藏到了牆壁里,化為平民等待馬步芳的指示,當然了他們肯定是等不到馬步芳的命令了,這些土匪頭子早就跑出去享福去了,哪裡還記得住這些替他賣命的小土匪。

牆縫裡的刀

歲月如梭,一晃眼就到了2000年,那些小土匪們早已逝去,只有那些被他們藏在牆縫裡,伴隨著他們為非作歹的軍刀還靜靜的存在著,中央為了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開啟了新農村改造工程,這些軍刀又重現人們的視野里,為人們了解那段歷史做貢獻。

馬家軍當年確實是一直少見的鬥狠鬥勇的部隊,打仗的時候長官基本上都是帶頭騎馬衝鋒,但是要說戰術素養早就過時了,只是因為那個年代我軍的火力太差,所以才會在馬家軍這種原始野蠻的打法中吃了虧。馬家軍的騎兵主要打法就是騎馬拿刀衝鋒,下馬跪地射擊。

軍刀也分三六九等

騎兵使用的刀連頭帶尾長約85厘米,刀尾細窄,刀側兩邊都有血槽,拿在手裡很沉重,不夠靈活。主要是兩種,民團和正規軍使用的並不一樣。

質量好的軍刀自然是提供給馬步芳的正規部隊使用,鍛造用鋼質量十分優良,抗銹能力強,也不是說馬步芳有什麼高明的煉鋼手段,他的造刀用鋼主要來自於被替換下來的鐵軌,這些鐵軌是當年慈谿修鐵路時用的,因為清朝那會的軌道設計的很窄,到了民國時期被大規模替換成了寬軌,這也就被馬步芳撿到了便宜,正規軍的到採用的是手工打造,技術上還是比較考究的。而提供給民團用的刀,質量就不怎麼樣的,砍木頭都能把刀口崩了,和正規軍用的軍刀相比,民團的刀首先鍛造上就不講解,全刀刀身都布滿了緞紋,但是民團的刀要更長更窄,大概是考慮到質量不夠長度來湊,畢竟一寸長一寸強,讓民團也安心一點,總要有長處。

結語

馬步芳在刀上花的小心思還真不少,就算同樣是正規軍的軍刀,也被分為了三六九等,最普通的刀是素顏的,就是一把刀而已;作為自己的嫡系部隊就又高級一點,刀身上會刻上一些字母和數字;當官的用的刀就更不一樣了,馬步芳還真敢留墨寶,寫了成功成仁四個字,讓工匠刻在刀身上,話說這個馬步芳真的是夠不要臉的,自己跑的比誰都快,卻忽悠自己的下屬為他賣命;還有一款軍刀就更厲害了,可能馬步芳土匪頭子當習慣了,還真拿自己當皇帝,竟然造了一批刻有龍的軍刀,作為恩賜,賞給功臣,想一想真的是可惡又可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