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評測」盛夏光年——IBASSO DX160 HIFI播放器評測

耳邊事 發佈 2020-06-08T11:47:05+00:00

夏日午後,坐在乾爽的空調房中,手邊暖一壺清茶,耳邊迴蕩著五月天的《盛夏光年》:「放棄規則 放縱去愛,放肆自己 放空未來」,逐漸喚醒著我身體中殘存的最後一點年輕的張狂。

記憶中的IBASSO,似乎總與夏天有關。

2015年夏末,我在入燒的起點便與IBASSO相識,當時極具競爭力的DX90差點成了我第一台前端;

2019年盛夏,購入了IT01s與DC02,分別成為了我千元價位的參考耳塞與每天上下班路上的隨身伴侶;

2020年初夏,看著全新改版的DX160,還是沒經受住各路大佬的安利誘惑收入囊中。人類總逃不開「真香」定律,現在不論是寫評測還是日常通勤,它都是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播放器。

夏日午後,坐在乾爽的空調房中,手邊暖一壺清茶,耳邊迴蕩著五月天的《盛夏光年》:「放棄規則 放縱去愛,放肆自己 放空未來」,逐漸喚醒著我身體中殘存的最後一點年輕的張狂。


而手中的這台DX160又何嘗不正在肆意展示著青春的鋒芒呢?





初遇


阿粉手上購入的這台DX160是年初剛剛升級更新過的2020版,打開小巧精緻的包裝盒,最讓我感到驚艷的便是這塊真「全面屏」。極窄的「下巴」、出色的屏占比讓DX160更貼近用戶使用手機的視覺體驗。螢幕是所有國產播放器廠商所陷入的共同窘境,受限於較小採購量,播放器在螢幕的選用上始終都只能著眼於「庫存品」,這也導致了供應的不穩定。DX160 2020版無奈從夏普的1080P全面屏替換為JDI螢幕,不得不說這塊螢幕色彩的飽和度、亮度均有所下降,但螢幕精細度與長時間使用觀感倒也沒有特別顯著的差異。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兩種螢幕均有拖影的現象出現,在如今手機螢幕全在追求高刷新率的市場環境中,使用體驗仍然難免會有所落差,不過這一點也是目前觸屏播放器的共性問題。



機身方面,DX160放棄了可換模塊化設計與傳統硬核的IBASSO工業風格,增加了更有活力的白、藍、紅配色,整體線條與邊角處理更加圓潤,邊框採用了磨砂處理,用戶使用時的握持感更加舒適。背板使用了3D曲面玻璃,光澤感更強,與四面邊框的連接處也保持了圓弧狀。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於背面與邊框材質不同,兩者在視覺上存在一定色差,玻璃背板的色彩飽和度會更高一些,略微影響DX160的整體一致性。



DX160機身右側提供了控制音量的滾輪與「播放」、「上下曲」的三按鍵,單手盲操完全不在話下;底部提供了3.5單端輸出、4.4平衡輸出。整體按鍵與接口排布十分科學,貼近大多數用戶常規的使用習慣。





相識


音頻架構上,DX160的素質毋庸置疑。裝載了兩顆Cirrus Logic旗艦解碼晶片——CS43198QFN版與SiTime的矽晶振作為時鐘,官方測試數據信噪比與THD+N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30db與0.00022%,其他的各項測試數據也都十分優異。這樣的硬實力對於一款2000元的播放器來說屬實驚艷。



硬體方面,DX160沿用了祖傳的RockchipRK3368處理器,運存方面也僅僅提供了2GB LPDDR3,這樣的配置在2020年的產品身上並不能算十分出彩。再加上DX160使用的是原生安卓8.1的系統,受谷歌協議限制,系統內的谷歌服務等系統集成項不能刪除;國內絕大多數的各類應用又或因缺乏平台監管,或因追求活躍度,會默認獲得自啟或關聯啟動選項,導致在後台大幅占用內存。綜合以上幾點導致的現狀就是,當安裝APP過多與後台開啟多個應用軟體時,機器的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一定的卡頓,影響用戶體驗。阿粉經過這段時間的多次測試,建議大家安裝1-2個熟悉好用的音樂軟體即可,這是能滿足日常聽歌需求與相對流暢操作體驗的最佳使用配置。如仍然想要使用更多音樂或視頻軟體的話,建議使用海外燒友發布的ROOT版本,通過更高級的權限來控制這些APK不自啟,不關聯喚醒,以獲得更大的空間和流暢度。



DX160搭載了一塊3200mAh的電池,支持QC3.0,PD2.0與MTK PE+三協議快充。充電速度其實尚可,但是仍然很難彌補其本身續航較短的問題。阿粉在音量35,開啟單音樂播放軟體與高增益,關閉藍牙與WIFI,大多數使用時間為息屏的使用場景下,仍只能維持9-10個小時的續航時間。這對於經常忘記充電的我來說,有一定續航焦慮,但對於很多每天僅用於上下班通勤的燒友來說,還是能保證一天的正常使用。




相知


一如外觀,DX160在聲音風格上也不像幾位老大哥DX220、DX200那樣硬朗、中正,仿若精心雕琢的石雕,精細而嚴肅。它更像是經過耐心溫養過的美玉,精美、細膩且圓潤。


DX160背景乾淨,基本感受不到底噪的存在。聲場呈橢圓形,橫向在同價位非常出色,但是縱深相對來說較窄,如果不過度追求大編制需要的空間感,這樣的表現在日常使用中已經足夠健康舒適;其解析力、分離度與層次感繼承了IBASSO一貫的表現,人聲、背景與各器樂間分離較為鮮明,沒有糊成一團,細節還原到位,其出色的透明度也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給聽者帶來通透、乾淨、暢爽的聽音體驗。



在三頻方面,DX160的優勢在於中高頻表現。低頻量感不多,更多追求的是低頻應有質感的還原。下潛適中,回彈迅速不拖泥帶水,但要論低頻的氛圍感,還是缺少一點能讓人深陷其中的包裹感。中頻溫潤如水,像是夏日林間清澈的溪水,細細品味,更能嘗出其中透出的一絲清甜與暖意,品出歌者細微的情感變化,久聽不厭。但可能是由於要追求更討好耳朵的人聲表現,人聲位置有些靠前,結象有些偏大,在部分流行歌曲表現中人聲不免透出一絲咄咄逼人之感。高頻的亮度、光澤感著實讓我大吃一驚,鋼琴的清脆通透,小提琴的寫意飛揚演繹起來都遊刃有餘。同時,這樣的高頻又不似堆砌出來的華麗炫美,反而是有所控制,增加了更多的順滑度,更具音樂表現力。


DX160的推力也無需擔心,驅動自家流行表現出色的IT01S自然不在話下,在搭配AK T8IE,DITA FEALTY時也能呈現出其較為理想的聲音狀態。



綜合以上聲音素質,DX160作為更偏向大眾的播放器,在聽感上沒有明顯的短板,各方面都做到了這個價位下十分出色的水平,曲風適應性很強,在小編制器樂的演繹上亦能帶來超出用戶預期的驚喜。




相惜


夏天,一直是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季節,有火辣的太陽,瓢潑的大雨,也有冰鎮的汽水,涼爽的海風,仿佛戀愛中男女的小心機,令人捉摸不定。本次評測的主題是夏,那麼阿粉也精選了三首DX160擅長的不同風格卻都與夏天相關的曲目來做適應性評測,帶大家領略DX160演繹下不同的夏天。


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


作為曾經的鋼琴考級曲目之一,這首膾炙人口的《船歌》幾乎陪我走過了兒時那年的一整個夏天。其實整曲除了琶音之外難度並不大,但是對於情感把控的要求卻非常高。在眾多版本之中,我最喜愛的還是Vladimir Ashkenazy的版本,這位同為俄羅斯的鋼琴家似乎能深切感受到烈日下,平靜的本土湖水中所蘊含的深邃悠遠的力量。



首先,DX160乾淨的背景為這首曲子A段緩慢、安靜又似乎帶有一絲憂傷的情感抒發搭建了非常完美的舞台,松潤的聲音風格讓手指在琴鍵上的舞步更顯優雅,仿佛置身小船中緩緩滑行,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被溫柔的微風細心包裹著。隨後B段逐漸變得輕鬆而愉悅,速度轉快,最後連續的減七和弦琶音在DX160良好瞬態的加持下乾脆利落,非常靈動地直接將整首曲子推向高潮。DX160將鋼琴柔美、靈動、清脆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它將每一個音符柔順地串成了一個整體,久聽不厭,非常適合演繹安靜的鋼琴獨奏曲。


維瓦爾第《四季——夏》第三樂章


《四季——夏》第三樂章是我在整曲中最喜歡的樂章,或許沒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