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成功舉辦「淅有山川」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活動

南陽微視 發佈 2020-06-08T21:47:26+00:00

6月5日至7日,「匯眾智、助脫貧——淅有山川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淅川縣成功舉行。來自國家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涵蓋農業、科技、金融、文化等領域的200餘位專家學者和業內精英齊聚淅川,感受發展脈動,探討發展大計,凝聚振興力量。

六月的淅川,瓜果飄香、生機盎然。6月5日至7日,「匯眾智、助脫貧——淅有山川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淅川縣成功舉行。來自國家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涵蓋農業、科技、金融、文化等領域的200餘位專家學者和業內精英齊聚淅川,感受發展脈動,探討發展大計,凝聚振興力量。

「此次活動,以品牌為媒介,匯聚各方面人才力量,讓更多人關注淅川、走進淅川、了解淅川,親身感受淅川脫貧攻堅以來的新變化,領略淅川的好山好水好產品,為『淅有山川』公用區域品牌推介和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獻智獻力。」6月5日,淅川縣委書記盧捍衛道出了活動舉辦的初衷。

淅有味道,藏在山川

「基地的杏李更大更紅,甜度更高,實屬佳品!」在淅川縣老城鎮馬溝杏李基地,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楊廣川觀摩品嘗後高興地說。6月6日,淅川縣組織老城杏李基地、豫淅紅軟籽石榴基地、京津源水產養殖基地、馬蹬平發香菇基地等,供來賓實地觀摩。步入丹江口水庫沿線,千枝萬枝壓枝低的杏李,上萬畝接天地連碧水的石榴林,鱗次櫛比的池塘里身影「矯健」的小龍蝦、大閘蟹,讓參觀者無不驚嘆。

農產品優良品質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淅川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和核心水源區,因「渠首閘」揚名、「丹江水」聞名、「水源地」馳名,環保要求遠高於其他地方。且淅川屬南北過渡性氣候,更有丹江口水庫形成的小氣候,溫和濕潤,雨量豐沛,好山好水育好果,催生出了水源地優質、健康的好產品。

近年來,肩負著水質保護和脫貧攻堅兩大政治任務的淅川縣,發揮好山好水的優勢,瞄準有機化方向,出台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發展軟籽石榴、杏李、黃金梨等生態林果38萬畝,集中培育了「淅有山川」 區域公用品牌,為淅川農產品進軍市場貼上了「亮麗名片」。

「淅川的生態產品,『喝』的是丹江天然礦泉水,『吃』的是生物有機肥,『貼』的是質量可追溯的有機認證品牌,大家可以放心挑,放心買!」與觀摩同步進行的是「大象助農團」的直播帶貨,20位網紅達人深入杏李基地、石榴基地、電商產業園,為淅川的香菇、蜂蜜、羊肚菌等農副產品代言,為杏李做推廣。淅川縣縣長楊紅忠和副縣長韓莉走進直播間,更將帶貨活動推向高潮。兩個小時時間,近4萬網友走進直播間為淅川農副產品助力。

築巢引鳳,匯聚眾智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各界大咖在領略淅川美景和活力的同時,碰撞思想,激盪出智慧的火花。

6月6日晚上,冒著酷暑,進行了一天的考察後,顧不得休息,專門針對文化領域的「弘揚傳統文化 建設文化淅川」研討會連夜舉行,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光明日報》高級記者劉先琴等10餘位文化名人,從文化與發展角度,為淅川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6月7日,不管是上午召開的「淅有山川」品牌發展高峰論壇,還是下午召開的淅川縣招才引智大使暨發展智庫專家座談會,大家都暢所欲言,異彩紛呈的演說,將活動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淅有山川』品牌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順應了廣大群眾的期望,貫徹了新發展理念,以後要在產品品質、品牌推介、產銷對接等方面發力,講好淅川品牌故事,打響淅川品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劉繼芳高屋建瓴地說。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原黨委書記朱海風說:「要發揮好自己作為淅川招才引智大使的作用,做好高校人才輸出與淅川發展需求之間的關係,為淅川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會議廳內,賓客滿座,或快速記錄,或側耳傾聽,現場不時響起雷動掌聲。精彩紛呈的發言之後,淅川縣領導為20位對淅川發展做出貢獻的專家,頒發「淅川縣發展智庫專家」聘書,用特殊的榮譽表達著對他們的敬意。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這樣的活動在淅川不是第一次舉辦了。據淅川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丁心強介紹,區位偏僻、基礎差、底子薄的淅川縣歷來重視人才工作,牢牢抓住引才、育才、用才三個重點,出台實施淅川縣「人才新政」,配套實施人才專項編制、創新平台建設、人才公寓建設等方法,確保人才「賓至如歸」,把各類人才匯聚到縣域經濟發展中來。

客商雲集,合作共贏

「河南石油分公司『易捷』銷售淅川產品不低於2000萬元,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公司兩年銷售水果5000噸……」此次活動中,最受人矚目的莫過於高峰論壇之後的簽約儀式了,包括中石化在內的10餘家企業與淅川縣達成1萬餘噸的產品銷售合作協議。

「今年需要政府銷售的農產品有3000噸,這次簽約,把明年的水果都賣完了!」國務院研究室在淅川掛職,主抓消費扶貧的縣委常委、副縣長徐紫光長出了一口氣。

目前,淅川縣38萬畝生態產業中,有60%以上已經掛果,2至3年內進入豐果期,大批量鮮果上市,銷售成了一大難題。淅川縣以消費扶貧為抓手,線上線下積極開拓銷售渠道,全力推動淅川優質扶貧產品進入全國大市場。

在線上,積極申報扶貧產品認定,淅川軟籽石榴、黃金梨、香菇等100餘款產品已通過國務院扶貧辦認定,在社會扶貧網和扶貧832平台上線銷售。對接鐵路12306扶貧商城、中國移動等15家央企消費扶貧平台,上線產品32款。在天貓、拼多多等平台上,自主開發淅有山川網上商城,同時,採取直播帶貨、短視頻推廣等方式,全方位銷售推廣淅川扶貧產品。在線下,主動對接省內外區域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中石化易捷便利店,全力開拓大宗銷售渠道。積極開展財政預算單位集中採購,與國務院研究室、北京大學等十餘家單位達成採購合同或意向。

「淅川縣山好水好果好,有『淅有山川』品牌支撐,作為南水北調工程受益者,我們願意來淅川投資發展,為綠水青山、美麗家園做出貢獻!」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說道。


來源:大河網

編輯:齊心

初審:顧世創、柳曉東

終審:周斌、畢曉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