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看漢朝邊防和軍事布局

歷史龍元閣 發佈 2020-06-08T17:51:06+00:00

王昌齡詩云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對飛將軍的稱頌和讚美。不過,僅僅憑藉一個飛將軍就想讓胡馬不度陰山,這顯然帶有不切實際的誇張成分,真正讓匈奴感到畏懼的自然是漢朝的軍隊。

王昌齡詩云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對飛將軍的稱頌和讚美。不過,僅僅憑藉一個飛將軍就想讓胡馬不度陰山,這顯然帶有不切實際的誇張成分,真正讓匈奴感到畏懼的自然是漢朝的軍隊。王夫之評價漢朝的滅亡說「國恆以弱喪,而漢以強亡」,這話的意思是說其它朝代都是因為國力慢慢走向衰弱,最後在外力的打擊下滅亡。

但只有漢朝是自己把自己給折騰壞了,從桓靈二帝以來由於政治上接連失誤,最終導致軍閥割據。但是即便在漢朝陷入內亂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發現它始終沒有面臨來自外部的威脅,這些固然都是因為漢朝對匈奴這個遊牧民族的不斷軍事打擊帶來的結果。那麼透過王昌齡的這句詩歌,我們來看看漢朝的邊防和軍事布局是怎麼體現的。

一、漢朝軍隊的劃分情況

首先,漢朝的行政制度比較特殊,西漢初期的時候由於實行郡國制度,所以全國的軍隊構成比較混亂。如朝廷擁有京師兵、地方上的郡縣有地方兵,王爵之國有軍隊,侯爵之國也有軍隊,另外又有少量的邊防兵。由於這種混亂的軍隊構成,最終釀造了七國之亂,但分封國的勢力並沒有被根本解決,直到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以後才把這些郡國勢力徹底解決。

從此漢朝的軍隊才走向一個清晰化,這時候它的構成主要由衛戍京師的軍隊、地方郡縣的軍隊以及邊軍三大板塊組成。但是漢朝初期的邊防力量並不算很強大,當時他所面臨的主要軍事威脅就是匈奴,自從劉邦白登之圍失敗以後,漢武帝之前的漢朝君主是怎麼維持自己和匈奴的邊境關係呢?

答案就是和親。

高帝乃使劉敬奉宗室女公主為單于閼氏,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約為昆弟以和親,冒頓乃少止;高后乃止,復與匈奴和親;至孝文帝初立,復修和親之事——《史記·匈奴列傳》

實際上翻開《史記·匈奴列傳》就會發現裡面的記載在漢武帝之前,漢朝飽受匈奴的困擾,經常受到匈奴的襲擊和攻打,大量的人口和財富被掠奪。而漢朝方面最常見的措施就是和親,直到漢武帝即位後改變了這種和親政策,開始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

所以審望漢朝的邊防政策實際上不能帶著慣有的眼光,如秦朝時期修築長城,再讓蒙恬帶領30萬大軍駐防邊境。但漢朝的邊防力量起初實際上是非常薄弱的,這是因為西漢初期採取與民生息,無為而治的國策,因此歷代君主不願掀起大規模的戰爭。

漢武帝即位以後採取主動進攻的軍事策略,開始發起一次次針對匈奴的大規模戰爭,另一方面由於削弱了諸侯國的力量,使得朝廷能夠動員和直接控制的軍隊數量大大增加。漢朝的邊防軍採取的是輪換衛戍的模式,一個士兵自他23歲服役開始,第一年先在地方上充當地方兵,另一年則根據朝廷的需要到京師或者邊境服役。

漢朝兵役的特點是周期長,階段短,一個士兵從23歲到56歲期間一直處於服役狀態。

民年二十三歲為正,一歲以為衛士,一歲為材官、騎士……年五十六老衰乃得免為民,就田裡——《漢官儀》

這種高強度的服役周期在歷朝歷代都是很罕見的,《漢書·食貨志》記載說:又加月為更卒,已復,為正一歲,屯戍一歲,力役三十倍於古……漢興,循而未改。樂府詩《十五從軍征》中就有詩句佐證說「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這就屬於更加極端的情況。說明在戰時由於朝廷兵員緊張,士兵的服役周期會大大加強,人數不夠的情況下還會出現安史之亂中強行抓壯丁的情況。

到了東漢時,漢朝的軍制進行改革,地方兵也被廢除,同時也取消這種正卒輪流戍邊的制度,開始在全國實施募兵,由中央朝廷統一指揮和管理。不過到了漢朝中後期隨著政治的腐朽,募兵制遭到破壞,很多軍隊淪為將軍和官僚的私人部隊,尤其是桓靈二帝時期,這種現象更加嚴重,最終走向軍閥根據的局面。

二、漢朝邊防和軍事布局

漢朝邊防的主要方式就是屯田,實際上自從漢武帝對匈奴展開數次的致命打擊以後,漢朝最大的軍事威脅匈奴的力量就已經遭到瓦解。漢武帝以後,漢朝的邊防主要就是方法和監視周邊的民族,它的邊防構成並不簡單只是依靠軍事力量,其中還包括政治上的一系列統治手段。

因為僅僅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來威懾周邊民族,這就需要漢朝特別供養一支尤其強大的軍隊,但這需要極其雄厚的財力支持。因此,漢朝的邊防制度是軍隊屯田和政治籠絡結合的方式。漢武帝將匈奴擊敗以後,將西域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中,但對於西域的統治漢朝方面鞭長莫及,難以派出大量的軍隊前去駐紮駐防。

西域都護府的存在僅僅只是一個政治機構,西漢統治管理西域的方式主要是依靠當地貴族和國王的力量,即所謂「將、相至侯、王,皆佩漢印綬」,這導致儘管西域被納入到漢朝的統治中,但卻管理強度並不高,經常發生叛亂。而這主要依靠漢朝的國力強盛和政治是否穩定作為參考標準。西漢臨近末年時,西域紛紛脫離漢朝的管控,直到東漢時班超的出現,才重新將西域納入控制之中。

而自漢武帝擊潰匈奴的力量後,開始向邊境地區大量的遷徙農民進行屯田,如河西走廊被納入到漢朝版圖之中以後,漢武帝立刻遷徙60萬人前去屯田,一邊進行農耕,一邊執行衛戍任務。

「初置張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漢書·食貨志》;夏,募民徙朔方十萬口——《漢書·武帝紀》

另一方面,由於形勢的變化,漢朝方面也時常會向邊境地區派遣士兵,如攻打大宛的時候漢朝方面派出十八萬軍隊移防酒泉,益發戍甲卒十八萬酒泉、張掖北,置居延、休屠以衛酒泉,而至於漢朝的邊防軍究竟有多少,由於歷史資料的匱乏難以估算。如王莽時期的由於內憂外患,邊防軍一度高達20萬,谷常貴,邊兵二十萬,仰食縣官

另一方面,東漢時期竇憲攻打北匈奴,燕然勒石,徹底擊潰了匈奴的有生力量,從根本上消除了匈奴對於漢朝的軍事威脅,這使得漢朝的邊防壓力也減輕不少。因此,考察漢朝的邊防力量實際上需要結合漢朝的軍事政策來綜合考量,漢朝防範周邊的民族並不單純依靠的是大量屯田的士兵來進行,另一方面也有積極對外的軍事打擊政策。

這種思想自漢武帝以後就得到很好的貫徹和運用,如漢武帝為了獲得大宛名馬派使者前去收購,但是遭到對方的拒絕,漢使又被殺。一怒之下的漢武帝赦囚徒扞寇盜,發惡少年及邊騎,歲余而出敦煌六萬人……而發天下七科適,及載糒給貳師,幾乎動員了全國的力量命令李廣利不遠千里的攻打大宛。由於漢朝在西域建立的權威,某種意義上也減輕了邊防的壓力。

及至班超出現後,他在西域縱橫捭闔,在沒有動用東漢朝廷的軍事力量的情況下,憑藉自己的智慧通過運用漢朝廷在西域的餘威,竟也巧妙地收復了西域諸國。可以說漢朝這種積極而又主動的對外政策,使得漢朝的邊防力量並不猶如其它朝代那樣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透過漢武帝之前的處境可以看出,邊防軍是漢朝一個薄弱的環節,因為彼時的匈奴力量正是極為強大的時候,這導致漢朝的邊境在漢武帝之前飽受匈奴襲擊的困擾。漢武帝以後,由於漢朝採取主動的進攻政策,動用全國力量持續打擊匈奴,這使得漢朝在邊境地區獲得了極大的主動權。

王昌齡寫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句詩歌的背景正是衛青、霍去病在漢武帝的命令下屢敗匈奴的時期,因此說胡馬之所以不敢度陰山與其是說因為飛將軍的存在,不如說是因為漢朝軍隊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屢屢獲勝,在衛青和霍去病的帶領下取得扭轉性的關鍵勝利,掌握了漢匈關係的主動權和軍事上的領先地位,這才導致胡馬不敢度過陰山。

綜上所述,可見「飛將軍」的背後是以衛青、霍去病屢次取得作戰勝利以及漢武帝制定的積極進攻政策,最終瓦解了匈奴的力量,最後以屯田為輔,這才有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輝煌榮耀。這一點可以透過唐朝和明朝的羈縻制度可以得見,儘管漢朝也有羈縻政策,但是並沒有放棄軍事征服的手段,在對外打擊上漢朝尤為積極活躍,相比較之下唐宋明三朝的對外政策則尤為保守,這也是導致他們最終反受其害的原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