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厘頭影評丨難得的《金剛川》為什麼口碑兩極化?

超無厘頭玩家 發佈 2020-10-28T06:38:14+00:00

張譯這位78年的演員,參演過《紅海行動》、《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等熱門電視電影,但作為主角的機會非常少,為什麼?

大家好!我是無厘頭……(~ ̄▽ ̄)~

《金剛川》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電影,由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聯合執導,張譯、吳京主演。這部電影現在的網上爭議很大,口碑呈兩極化,為什麼?


為什麼用張譯?

張譯這位78年的演員,參演過《紅海行動》、《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等熱門電視電影,但作為主角的機會非常少,為什麼?這是因為張譯這演員非常有特點,講起張譯大家基本都會聯想起他愁眉苦臉的樣子,天生"倒八眉"讓他很適合演弱勢的角色,也正是這螢幕印象,讓他一直演的都是弱勢角色。所以身為影帝的他,會少有當主角的機會(因為主角通常都會比較強勢)。好處是張譯常能得到一些不錯的發揮空間,因為弱勢角色通常會有成長和變化。但不好的是張譯在觀眾緣上不算討喜,缺票房號召力。

而《金剛川》又是一部註定劇情悲情的電影,從觀演體驗上也是不討喜的,遠比不上商業大片的爽快體驗,所以有一部分觀眾不喜歡很正常。


故事敘述

《金剛川》用了同一時段多角度的方式敘述一次橋體保衛戰,把電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以戰場新兵的角度。第二部分,以敵方飛機駕駛員角度。第三部分,以我方炮兵角度,就是張譯與吳京的部分。第四部分,以橋體的角度,也可以理解成電影結局。

這種多角度敘述在網上受到很多人評批,因為電影在前半小時已讓觀眾知道結局了,沒了懸念。這時可能有小精靈鬼會跳出來舉《雲圖》這例子,說這種多角色相互穿插的電影更好,能保持事故懸念。但這種述事方式其實觀影體驗並不好,《雲圖》的事實也證明,當角色過多於2個並且時間並行,將會有不少的觀眾會跟不上。並且《金剛川》講的是抗美援朝的真實歷史故事,還搞什麼懸念呢?直接分為分部更能深入每個角色情感,並且觀眾也更容易理解,不是更好?


故事質量

整體《金剛川》的表現得非常好,要大場面有大場面,飛機、高射炮、行軍全部都是大場面,並且相比《八佰》更拍出更多幾分的美感。在人物塑造上,因為用了分部的述事方式,連敵方駕駛員也成功塑造出來,試問哪部電影能把敵方的背景也能交代出來?最感動的情節還是張譯從一開始連一發炮彈也不捨得浪費,到最後為了爭搶危險位置(保護同伴),答應把炮彈分給吳京。吳京的角色本來是想著張譯不會答應,讓自己負責危險位置,但在張譯爽快答應的那一刻,吳京靜下來了,雙方都沒有台詞……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故事方式。

在電影最後一幕,敵方發射了燃料彈主要角色全部犧牲,被燒傷雙眼的志願軍朦朧地看著被燒焦的戰友和橋樑,面對這如煉獄一般的世界時,背後又出現新一群無畏的戰士,不怕犧牲地又衝上前搶修橋樑,我們就知道這怎麼不是一部好電影?

有一類人,在吳京拍《戰狼》時,說他主角怎麼一個能打十幾個呢?不真實,不喜歡。現在吳京拍《金剛川》,角色被敵方打得粉碎,很真實了,又不喜歡。到底說明了什麼?

我是超無厘頭玩家,硬核點評!不負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