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學好英語的「四大類「教材,我幫大家深扒一下

東西兒童教育 發佈 2020-10-28T18:25:15+00:00

每個單元有7項訓練,完全實現了應試與能力並重:· grammar語法· vocabulary詞彙· functions 拓展· reading閱讀· writing 寫作· listening聽力· speaking口語。

最近公號上來了不少新朋友,大家討論得比較多的,自然是剛又火了一把的KET、PET報名網絡癱瘓的事兒。的確,校內英語很簡單,課本跟我們當年的難度差不多,現在的孩子完全吃不飽,要想拔尖一點,真正的功夫啊還得在校外在家裡!讓孩子跟著一個國際標準化考級來「以考促學」,是蠻不錯的選擇。不過緊跟著問題來了,在家/在校外學英語,用什麼學?啟蒙階段用繪本、分級讀物、原版書、練習冊……當然是可以滴~但當孩子已經具有一定英語基礎,要開始系統地學習英語,甚至拔高英語,怎麼辦?

01.系統學英語,跟著教材走


原因很簡單,咱們教孩子漢語,也是先用繪本、故事書、識字卡來啟蒙,到了真正開始系統學漢語的時候,就跟著學校的教材,一步一步往上走的。英語同樣如此。當孩子需要系統學習英語的能力(聽說讀寫)時,教材必不可少。我之前畫過一個草圖,粗略地把英語學習分成兩個大階段:


● 第一個階段是啟蒙階段,主要是「語感準備」,也就是打基礎。這時候,孩子學習的素材大多是父母瑣碎搜集來的資源,比如用磨耳朵的童謠音頻、經典的分級讀物、或者一個線上自拼班……● 啟蒙階段後,進入到發展拔高階段,這時候孩子得轉向到「能力準備」上,怎麼準備?好好利用「聽說讀寫+應試」的各類教材系統地學,再輔助練習冊系統地練。

02.我家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用教材呢?


如果孩子已經通過啟蒙,英語學習開始正步走了,就可以開始上教材了。這麼說大家不太好把握,舉個例子,如果孩子3歲啟蒙,進度適中的話,6、7歲,也就是小學低年級,就可以使用英語教材了。因為那個時候孩子的知識儲備、學習習慣、認知程度和對正式文本資料的接受能力都比較ready了。但如果孩子的英語啟蒙過了窗口期,比如到了8、9歲才開始啟蒙,你也不用急。這個年齡的娃,可可愛愛的童謠、動畫片、分級讀物對他們來說,可能接受起來有點困難,甚至會排斥。這種情況,你不妨選一套0基礎、0.1基礎起步的教材帶著孩子學,跳過動畫片童謠。咱們當年學英語,不就是這樣嘛,一來就跟著學校的教材走?當然,也有已經用上了教材,甚至專門報班學了一套教材的童鞋,發現娃的水平並沒見有多提高,這是為啥?娃的水平和教材水平不匹配,導致貨不對版!就像給孩子挑衣服,都是牌子貨,但尺寸買大買小,就容易出現貨不對版的買家秀。

03.你需要知道的教材暗號


挑對英語教材,得先搞清楚教材的類型,接下來是對暗號時間:普娃必須知道的教材類型,有兩種——1)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把英語作為外語來學習。中日韓都是典型的EFL國家,平時用的說的都是母語,只有在比較少的特定情況下,學習者才會用到英語,比如考試、去國外旅行、表演節目等等。所以這類型教材很明確,解決最基本的交流溝通,目的是:用起來像那麼回事兒就OK。● 代表教材:《Side by Side》,《新概念英語》,國內義務教育英語教材。● 一個實用知識:作為英語的最大輸出地,很多EFL教材,都是英國出版。

2)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以英語為第二語言來學習。新加坡就是典型,英語不是他們的母語,卻是官方語言。在家用母語交流,出了門就有很多用英語的場合,比如授課、看/聽新聞、公開演講等等。我們家也算一個小小的ESL環境,在家說中文,或者我們說中文逃逃說英語,出門大家都說英語~因此這類教材里,會引入不少英美國家的文化、自然、社會現狀等元素,目的是:在英語環境下能比較學習/生活得比較自如。● 代表教材:《Reach》、《Our World》● 一個實用知識:作為最大的移民地,很多ESL教材,都是美國出版。


還有一個教材類型,是EFL學生和ESL學生都能用上的,大家了解下就好——ELT,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英語語言教學。不管你是把英語當做外語來學,還是當做第二語言、第三語言、第四語言來學習,都可以使用這類型教材。牛娃四件套里的專項教材《Reading Explorer》、《Great Writing》就算ELT教材。這類教材有點小牛,也是我推薦得比較多的。


牛娃必須了解的教材類型,也是兩種——

3)ELA,English Language Arts,英語語言藝術,這個熟悉我們的朋友就好理解了,之前說過好幾次,逃逃有一門主課,就叫Language Arts。這個類型可以簡單理解成英美孩子「語文課」使用的教材。和咱們的語文課一樣,ELA到了高年級會增加「文學賞析」、「學術英語」等的占比。說到語文課,大家都好懂了,ELA教材是為了:學習成為有語言涵養的人。● 代表教材:《Wonders》、《Journeys》● 一個實用知識:中文都給譯的明明白白了——Wonders是加州老師常用的教材,所以翻譯成了「加州語文」;Journeys是德州老師常用的教材,譯成「德州語文」。

4)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內容、語言相結合的教與學,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英語來教學其他科目的內容。這個類型最近幾年有點火,我估計也是國內孩子的英語水平整體水漲船高了,需要更有點挑戰的教材了。CLIL教材會在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的基礎上再加上綜合能力和批判思維,培養更高端的語言能力,比如公眾演講、辯論之類。我的理解是,CLIL教材是完全按照母語的要求來學習了。● 代表教材:《Oxford Discover》● 一個實用知識:把CLIL教材當做教學生用英語探索世界的教材就好。

我相信,大家就掃掃前面的簡單定義,也能大概分辨這4種教材的難度:EFL=學外語,最簡單;CLIL=用英語探索世界,最高冷;也就是說,越接近母語孩子學英語的方式,越難。

難度排名是這樣子:EFL<ESL<ELA<CLIL既然難度不一,那怎麼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教材?孩子水平越高就選越難的嗎?不盡然。

04.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英語教材?


按照我對咱們家讀者目前對孩子英語學習目標、路徑選擇的了解,我的建議是:

升學娃,把英語當做一門「語言」學習要保證一路升學順風順水的話,保底學EFL保險學ESL挑戰學ELA 原版娃,想在「語言」的基礎上,加上「語言素養」,比對母語國家孩子學英語的標準來整,保底學ESL保險學ELA挑戰學CLIL接下來就想先和大家盤一下這個「保底選項」EFL教材

05.如果把應試誇張地看做一場生存之戰,EFL就是保命的傢伙啊……


為什麼我要先說「保底」?因為大多數孩子,無論是幼兒園甚至更小就開始啟蒙的,還是小學才開始發力的,咱們對英語都有一個保底的要求(或者說是目標),就是搞定體制內的英語考試。當然,也有不少孩子是因為純粹的喜歡這門語言、文化,也有是為了將來出國留學、生活做準備。但【喜歡】和【未來需求】都不算「保底」。喜歡,最終也得面臨考試遴選;出國之前也得一步一步考過去。EFL教材的保底,保的是孩子英語學習的最基本要求,在校內考試、升學考試中survive!如果你已經規劃了孩子的體制內應試路線,不想花太多時間去弄英語,對聽說讀寫的實際運用能力要求不高,只要順利過關考試,在應試中拿下高分。

那麼,先學好1套EFL教材就好。對,1套就好。不像分級讀物,我向來建議都要用上1-2套主線讀物,n套副線,因為閱讀是語言的根基,多多益善;原版教材,不管是EFL ESL ELA CLIT,學好學透一套,應試都綽綽有餘。(學有餘力,再考慮學其它)


前面已經說了很多,接下來給大家帶來了4套經典EFL綜合教材的測評。所謂綜合,也就是一套裡面聽說讀寫,儘量做到雨露均沾的教材類型。希望能幫到孩子們~● 老當益壯類EFL教材:《新概念英語》、《朗文國際英語教程SBS》● 顯赫新貴類EFL教材:《牛津少兒英語Let's Go》、《Compact Key for Schools》


老幹部不怕錘鍊《新概念英語》



《新概念英語》想必是不少爸爸媽媽也上手用過的教材,當年每天早上背教材里課文的場景歷歷在目。這套影響了好幾代人英語學習的《新概念》如今年過40了,最新版也是97年的。同時期的教材基本都銷聲匿跡了,只有它碩果僅存,且風采依舊不減當年!這套書的效果久經時間考驗,能「霸屏」這麼久,原因肯定很硬核。我歸納了以下幾點:

1. 實用!我們先看看第一冊的目錄

這冊一共144課,每課都是以一個交際主題展開的,可以這樣說,學完一課,孩子都能拽上幾句實用的英語。這也是為啥當年老師讓我們沒事兒就背《新概念英語》的原因……它看起來老舊,細節中也充滿了英式幽默的小設計。我記得自己第一次開始接觸語言之外,母語國家本土化的東西,就是從《新概念英語》吐槽英國天氣看來的。也是從那時開始,我知道了英語除了書本上的生硬語法點,還有英國紳士出門必帶雨傘之類的趣事。

Our climate is not very good.雖然我們國家的氣候並不很好,
but it's certainly interesting.但又確實很有意思。
It's our favourite subject of conversation.天氣是我們最喜歡談論的話題。

2. 配套豐富!這套在國內英語市場縱橫n年的EFL教材,相較於其他新秀,有個望塵莫及的好處——配套無數。現在不僅能在網上一搜一大波(免費)資源,而且上至某而思某東方,下到7、8線小縣城,都能找到能把這本教材講好的機構、老師。我有位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回到家鄉任教,也還在用《新概念》給學生開小灶~3. 上手快,不牴觸!《新概念》和國內小學、初中的英語教材其實有蠻多相似之處的。比如,它和國內教材一樣,主線都是圍繞日常對話來的。這些相似,不會讓孩子覺得是一套全新的東西,需要從頭了解,學起來有負擔。

《新概念》的對話後,一般會緊跟著重點詞彙和中文翻譯,孩子理解起來有困難的時候,可以藉助一下中文。不過我認為這是個雙刃劍,也有可能讓孩子過度依賴中文,英語學習一直進入不了狀態。用這套書時,家長記得提示孩子一下。這位老幹部的缺點也有啊,還挺明顯:過於樸素!在如今校內教材都全彩頁的情況下,《新概念》一直堅持黑白印刷,沒有fancy的title,沒有高清的配圖,打開仿佛在讀80年代的老舊雜誌……00後、10後孩子是否能接受,不好說……

不過,少了花花綠綠的干擾項,孩子更容易專注在內容文本上也是真的。還有個不太足的地方是,它更多偏向聽、讀、寫三項能力對詞彙、語法、句式關注得比較多特別是語法重點語法知識點會在課文注釋中做特別詳細的闡釋。但【說】的能力,在《新概念》里有點被忽略了,因為【說】在教材的基本素材上,並沒有做延伸和提高。Anyway,有了聽讀寫,已然可以笑傲校內應試了。


高於校內水平的穩重選手《朗文國際英語教程Side by Side》



出版社:朗文(也是培生旗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美式
入門起點:起點比《新概念》稍高,一般建議在小學中高年級從1起步構成:共4冊

能和《新概念英語》正面槓的,也只有SBS了。看看上面「聯合出版」,就知道它倆一樣,都是國外專家在國內出版的教材。《新概念》和SBS的優點其實很類似,實用、配套多、和校內教材構成類似娃不牴觸,大家可以回看上一part。接下來我就對比著《新概念》的缺點來介紹SBS。1. 它更美麗!這下是彩頁了,是不是順眼多了?有了圖片、圖示的引導,理解純英文的東西也不會太痛苦。

文字上,SBS也比較有文學的美感,比如這段講美國民族大融合的話就讓同樣在國外生活的我很有感:

Mr.and Mrs.DiCarlo are sad because their son speaks so little Italian.They're afraid he's forgetting his language,his culture,and his country. / 因為自己的兒子都不怎麼會說義大利語了,迪卡羅夫婦很傷心。他們擔心兒子正逐漸遺忘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祖國。

2. 它更全面!SBS把《新概念》對【說】的一丟丟忽視給填起來了,相對來說,更加綜合。比如每課結尾有專門的發音單元,包括升降調、連讀、重讀弱讀、爆破音等發音基礎知識。

練習冊中還有專門的語法RAP,把重點語法知識串聯起來,編成RAP來跟讀,讓娃體會英語的節奏感。這些設計都是校內英語教材缺失的,我認為在這點上,SBS明顯高於校內英語教材。SBS有一個特別的欄目——公報(gazette),用報紙的形式呈現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等等,是個漲知識的窗口。


SBS也有缺點也讓我有點不OK,就是難度過於平緩了,雖說它的起點比《新概念》略高,但學完全部4冊,難度水平也就接近新概念的前2冊,所以學這一套教材的孩子,1套可能不夠

,學到3、4冊的時候,可以提前準備準備換新教材了。


如果說前兩位還是中外聯合出版的,只能算個「半吊子」原版教材,接下來兩套,就是血統純正的名門之後,正兒八經的原版教材了……


親媽式起步教材《牛津少兒英語Let's Go》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美式
入門起點:0.1啟蒙教材,也就是有一點英語啟蒙的孩子從5、6歲學齡前後就可以使用入門級構成:共7冊

其實這套教材也有年頭了,91年就面市了,只是進入國內晚了點。國內一些不錯的私校、培優機構在用它做教材。Let's Go呢,長了一副ESL甚至ELA的樣子,骨子裡卻是實實在在教語言學習的EFL教材。它就是我前面提到的0.1基礎起步教材,只要娃有一丟丟基礎,就用得上!基礎OK的娃,我甚至建議幼兒園都可以使用,真真的0.1就能起步。怎麼說呢,因為它的設計對娃實在友好!1. 教材框架是交際2. 內容是故事3. 體裁是戲劇4. 引導方式是遊戲大多數EFL教材的內容主線是根據日常交際來設計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前面的《新概念》和《SBS》。但Let's Go的特別,看下目錄就懂了——

玩具、顏色、形狀、數字、動物、食物、我的身體、我能做……目錄都是一些常識,是不是有ELA那味兒了?都是小孩子感興趣的主題,都是孩子能活學常用的詞彙,都是孩子能夠馬上用起來增加語言自信的情景。每單元的內容呈現是一部完整的情景劇,比如入門級第一課,先用童謠的方式介紹了四位小主角(聽、說的能力),接著是熟悉他們,介紹了他們各自喜愛的玩具(單元主題),然後跟著小主角們一起學習了字母歌(說的能力),接著是自拼,最後是單元小結。

由於這套主打的年齡段偏小,教材將所選童話故事全部改編成劇本,讓娃扮演劇中的各種角色,學一段演一幕,學完一篇,一個童話劇就已排練完畢,會說會用了,就可上演了。這個設計確實是人無我有的,甩開大多數英語教材一大截!Let's Go前4個級別的重點都是詞彙、聽說、語法,從L4開始讀、寫訓練加強,從基礎學習過渡到運用英語表達觀點的提高學習上。額……缺點也比較現實……如果家長自己的英語不太好,時間不夠,或者找不到不錯的老師、機構帶學,孩子自己可能搞不定。


應試和能力並存、EFL里的另類《Compact Key for Schools》



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英式
入門起點:啟蒙較早、英語基礎中上的孩子入構成:共3冊

《Compact》是KET、PET、FCE備考教材。額?不是說EFL教材是保底選項,怎麼跑出個備考教材了??雖然是劍橋五級考試的備考書,但它確實是為非母語國家的孩子編撰的教材(母語國家孩子也不考KET/PET啊)只不過由於是劍橋五級的親爸爸——劍橋大學出版的,所以多了一重和考級掛鈎的屬性……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它的入門年齡浮動比較大。一些牛娃4年級就考過FCE了,往前推的話最晚1年級就開始用《Compact》B1了(基礎級,對應備考KET),普娃大概會在2-4年級考KET、PET,基本也得在1-3年級刷完《Compact》的前兩本;不過,更多的孩子是以考促學,大機率在3-5年級從B1開始發力。一是難度,二是自帶備考光環,不少家長因此勸退~針對這點我之前和大家分享過我的看法,如今升學政策有變,劍橋五級的證書也不是非要不可了。但劍橋英語更香噴噴的是,讓孩子跟著國際英語等級考試的標準來學(搶跑)英語,用考級的要求標準,來階段性檢查學習成果,不容易走偏,走彎路,性價比極高。

1. 非常綜合,非常平衡。由於KET/PET/FCE本身對聽、說、讀、寫四項要求平衡,所以《Compact》也是綜合中的綜合教材。比如12個單元,話題有「我的家」、「休閒時間」、「校園準則」、「身體健康」等等,十分生活化。again,這是所有EFL教材的特點,話題很地道,很接地氣,所以不以考級為目的,跟著這個體系來學英語,也非常不錯。每個單元有7項訓練,完全實現了應試與能力並重:· grammar語法· vocabulary詞彙· functions 拓展· reading閱讀· writing 寫作· listening聽力· speaking口語

2. 有範文。給了範文還給了範文好在哪裡的解釋,這點簡直解放了老母親老父親們!


3 .有線上練習。這是教材界的後起之秀才有的好處,洋盤的線上練習不僅拓寬了孩子練習素材的豐富性,也能實現走到哪學到哪練到哪的美好願望。


缺點還是門檻比較高,需要有一定基礎的娃入手。不過咱們平台也不缺這樣的孩子,也不算什麼大缺點,不過這麼全面的書照顧不到更多的娃,也算個小缺憾吧。


對於想在體制內應試中獲得高分的孩子,以上4套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再強調一下大家最關心的使用年齡。教材一定要在孩子有一定基礎開始用,EFL教材的門欄不高,難度平緩,啟蒙較早的孩子一般從小學1、2年級開始,是我認為比較合適的階段。如果你家孩子還在幼兒園階段,可以不著急上教材,先搞好磨耳朵和分級讀物再說~因為低齡階段還是「習得」英語語感的黃金期。當然,EFL教材的局限也是有的,它幫助孩子在小學-初中階段躋身中上游,問題自然不大,但如果將來有出國打算、或走科研路子,我建議還是從保底往上沖一衝,挑戰下ESL、ELA,增加一些文化知識、語言素養,更加保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