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官吏寫出「奇書」,直接推動歐洲科技進步,乾隆:此書封禁

一道知衡 發佈 2020-10-28T16:36:05+00:00

這本書就是《天工開物》。《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期的各項技術,包括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的相關科技,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技術。

1644年,清軍入主中原後,對自己的統治尤為重視,加大了對反清勢力的打擊。後來,還把全國的書籍進行了收集編寫,對有些書籍進行了封禁。有一本明末寫成的書就在封禁之列,而它卻在歐洲引起了「熱潮」。

這本書就是《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期的各項技術,包括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的相關科技,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技術。它的作者宋應星在這方面堪稱十分有天賦,他不但相信歸納總結,還對其中的技術要點進行了研究,這本書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宋應星出生於1587年,從小的良好教育和生活條件讓他可以在好的環境中長大。再加上宋應星十分好學,天賦卓越,雖然沒有考入好的功名,卻也為他的今後成就打下了基礎。後來宋應星雖然走入仕途,但是在最基層的崗位只是當了五品六品的小官,在當官的路上沒什麼成就,卻在也給了他額外的機會來研究「民間科技」。

1637年,在多年遊歷和基層任官後,宋應星總結了民間技巧和工藝的精髓,終於鑄成了《天工開物》。在書中,宋應星不僅僅講述了中國民間科技的發展和最前沿的技術,還強調了人與自然的相互融合,相互包容,也正因此,使該書賦予了深刻意義。

雖然大功告成,可是宋應星和他的《天工開物》卻趕上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時候。大明朝到了晚期,搖搖欲墜,上下官員都在心情緊繃,就連黎民百姓都是處在膽戰心驚之中。

而此時的皇太極,在關外正意氣風發,剛剛收了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尚可喜為忠順王,他們帶來了很多投降的明朝軍隊,甚至孔有德還帶了很多紅衣大炮和工匠,這讓他的雄心壯志更加舒暢不已。

手握著精心著作的書籍,眼看著惶惶的百姓和官員,宋應星惆悵不已。因為沒有人重視這本書,所以《天工開物》被埋沒了。而後10年,宋應星一直過著普通的生活,直到清朝建立。

清朝建立後,清軍開始席捲各地,雖然有殘餘的力量在反抗,但是已經無法掀起大的波瀾。此時的宋應星心中還喜愛著自己的大明朝,所以拒絕出士,常年在深山隱居。

雖然人在深山,作品卻沒有。在福建有一個書商發現了《天工開物》這本書,他立刻被其中優秀的內容所吸引,開始進行大量的印刷和銷售。一時間,《天工開物》竟然成為了暢銷書,甚至還經過港口坐上了外國的船隻,到了國外。

眼看著《天工開物》這本巨著可以發揚光大,很多工匠士人可以從中發現和研究一些現代的科學知識,甚至可以掀起一場國內的「工業革命」,民間科學愛好者非常高興。可是很快,市面上就再也找不到《天工開物》,而手裡有此書的人也在偷偷焚毀,人們驚訝的發現:此書被請朝廷封禁了。

事情起源於乾隆皇帝,當時乾隆帝發現了一本叫做《方玉堂全集》的書,他看到這本書中寫有「華夷之辨」的詞語。在當時「文字獄」興起,這種前朝的遺作在乾隆看來明顯就是對滿清朝廷的一種諷刺,立刻把該書列入封禁名單。

這本《方玉堂全集》的作者叫做宋應升,而他是宋應星的親哥哥。《方玉堂全集》出了事,那麼《天工開物》立刻也被清朝大臣拿來細細審查。這一查不要緊,《天工開物》中竟然也有「夷」字。理所應當,僅僅因為這一個字,雖然《天工開物》知識豐富、意義重大,但是立刻被宣布:「此書封禁。」

令人非常憤慨的是,在清朝被封禁的《天工開物》在國外卻被捧得「熱火朝天」。根據記載,《天工開物》傳到日本後,它被視若珍寶,甚至開為該書創立了學派,奉為興國指南。《天工開物》傳到朝鮮,引起朝野轟動,以《天工開物》為藍本,朝鮮的學者還創作了多本相關著作,很大的推動了當地的手工業和農業發展。

《天工開物》這本「奇書」來到歐洲,立刻引起一股熱潮。這本來自東方之地的書籍竟然被歐洲人翻譯成12國文字,廣泛傳播。當時的歐洲在手工業和農業上仍然面臨很多瓶頸,比如養蠶業屢屢受挫,病害讓蠶減產,歐洲人對此束手無策。比如,種植作物時,種植方法和種植工具毫不講究,這導致糧食產量很低。

當歐洲人仔細閱讀《天工開物》以後發現,困擾他們多年的問題已經明明白白的在書中講述,解決方法、步驟、原因一一註明,直接給他們帶來了一次「跨越式」科技進步的機會。

19世紀時,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就歐洲的養蠶技術進行過研究,當他讀過《天工開物》中關於養蠶技術的記載後,十分讚嘆,還在自己的研究中稱這是「權威著作」。

毫不誇張的說,《天工開物》在歐洲的影響非常大,甚至直接推動歐洲農業科技的進步。而反觀中國,由於清朝對《天工開物》的處理態度,直到民國初期它才重新出現在民間市面上,可是此時已經太晚了。

明朝雖然有弊端,雖然皇帝不喜歡外國人,雖然沒有對外國的科技產生很高的興趣,可是也沒有嚴重的閉關鎖國。拿徐光啟和利瑪竇來說,徐光啟從這位外國傳教士手中,學習了很多的歐洲先進知識,在科學領域很好的推動了中國的進步。後來民間逐漸湧現出一批愛好西方先進科技的士子大臣,他們把中西方的科技和文化進行交融,創造了不少的先進理論,而《天工開物》就是其中的一大「寶貝」。

可惜明朝亡了,而清朝對這些毫不「感冒」,甚至開啟了閉關鎖國和「文字獄」,這直接限制了科技發展。有人說:「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清朝確實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不利影響,甚至直接拖慢了科技發展進程,可是這在當時也是清朝的無奈之舉。

首先,滿清畢竟是外來的,想要統治當時的中原各地,不得已要進行一些舉措,這些舉措其實就是「生存欲」。比如清朝對滿漢權臣的制衡,一方面極力表彰漢臣,一方面又扶持滿臣勢力,表面上滿漢一家,實際上還是在背後支持自己人。

就拿太廟來說,大清朝能進太廟的漢臣就一個張廷玉。張廷玉退休前極力要乾隆下旨明確讓自己太廟,雖然乾隆很生氣但還是下了,後來乾隆對張廷玉官職爵位一起削除。也許想起自己曾經下過旨,也許是自己親爹的遺言,也許是權衡滿漢大臣的關係,張廷玉死後這才勉強進了太廟。而這個人也成為整個大清朝廷唯一一個進太廟的漢臣。

想到這裡,我們不難發現,大清朝對「外人」是多麼的排斥,是多麼的封鎖固執,是多麼想保住自己的「江山」。正因為他們根深蒂固的思想,就連為自己效力的大臣都不信任,何談前朝和外國人的先進科技呢?

其次,從明朝開始,沿海的倭寇就十分猖獗,地方官員和百姓實在不堪盜寇的襲擾,只好進行了封海。而明清兩朝一直嚴守沿海防線,甚至最嚴重時還發出了「片板不能下水」的聖旨,杜絕了資助盜寇,也杜絕了中國通向海外的途徑。這種遺留幾百年的封海思想讓民眾和大臣都產生了一種恐懼,他們從心裡對海上乘船而來的乘客都有很大的不信任,而清朝對外的閉關鎖國政策比明朝更加嚴重。

最後,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讓西方列強採取了措施,兩次鴉片戰爭直接把清朝帶入了深淵,巨大的賠款和軍事威懾讓請朝廷自顧不暇,慈禧太后整天想的也許就是「活命要緊」。雖然已經知道科技的重要,雖然已經知道自己落後,可是在性命堪憂的情況下,大清再也無力追趕了。

現在看來,雖然清朝幾任皇帝都很勤政,可是相對於開明的明朝皇帝,還真是差了不少啊。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