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價學區房難讀名校,家長為孩子讀書下跪,孩子看到怎麼想?

教育好文 發佈 2020-06-09T18:29:17+00:00

這還了得,雖說「男兒膝下有黃金」,面對孩子上名校的願望可能落空,想想孩子的未來,不少家長不惜跪求學位回歸,不知道他們的孩子看到父母這樣做是會更加發奮努力拚出一個好未來,還是產生價值觀扭曲?


林則徐曾說過一句名言:「子孫若如我,要錢幹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子孫後代像我這麼德才兼備,留錢給他幹什麼,他本來就很賢慧和聰明,我把錢和財產留給他反而損害了他奮鬥的意志。子孫不如我,如果留錢給他,反而使他好逸惡勞,坐吃山空。留的錢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為,越是增加其過錯。

很多家長知道讀書是最能夠增益人的本事,教育是最能夠確保未來幸福生活的路徑。所以,凡是條件好一些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讀到好學校,不惜砸鍋賣鐵購置學區房。

最近,深圳網友爆料不少家長花千萬重金,買下了深圳福田某重點學區,原本以為孩子可以順理成章地進入深圳高級中學了,沒想到卻是「待定」,於是家長深夜集體下跪,強烈要求上深高。


按照有關業主的描述,深圳的泰安軒、竹園小區、財富廣場、泰然公寓、安華小區從原來的住宅類型,「被」變成了不符合一類入學積分的「公寓」。即從80分基礎分的一類積分降為只有70分的三類積分(詳見下圖),導致不少孩子的深圳高級中學初中部學位申請被審核為「不通過」。

這還了得,雖說「男兒膝下有黃金」,面對孩子上名校的願望可能落空,想想孩子的未來,不少家長不惜跪求學位回歸,不知道他們的孩子看到父母這樣做是會更加發奮努力拚出一個好未來,還是產生價值觀扭曲?

學區房在教育系統是一個高關注高熱點詞彙,在廣大家長心中是一個趨之若鶩的香餑餑。隨著入學政策的不斷調整,隨著教育均衡的不斷推進,學區房應該慢慢開始降溫了。

學區房為什麼會火?一套房如果不是學區在二線城市大約1—2萬一平米,一旦沾了學區就會翻兩到三倍,甚至更多。一方面是因為家長對優質教育的希冀,另一方面是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物以稀為貴」,好學校就只有那麼多,大家都想讀名校,怎麼辦?只有隨行就市,把名校附近的房價抬高了!


學區房看似是市場需求所致,實際上是人們對教育的三大恐慌所致:

第一恐慌:對財富的恐慌

買學區房的家長一般都是很有家底的家庭。深圳那些家長都是花費了上千萬巨資才購得學區房的。教育就是投資,投資失敗即財富縮水。不僅自己的孩子不能上名校,今後房產出手也將掉價不少,怎能不讓人恐慌?

第二恐慌:對優秀的恐慌

教育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但是優秀總是少數,怎麼辦?那只有千方百計提供資源和條件讓孩子躍遷到優秀的階層。家長如果能夠給出條件讓孩子讀名校,內心也會比較踏實,至少不會怪自己沒本事。


第三恐慌:對幸福的恐慌

孩子本來可以讀名校,遇到這樣的變故,萬一將來孩子過得不幸福,家長將鬱悶一輩子。所以「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教育本來是讓人獲取幸福的,卻滋生了這麼多的糾結與無奈。

結束語:

有人說:「最好的學區房就是家長為孩子準備的書房。」教育需要一顆平常心,教育不要太功利,但是假若我們換位到這些購買學區房的家長角度來思考,他們又確實是一片為了孩子好的苦心。

學區房該不該買?學區房發生學位變更家長該怎麼辦?歡迎留言評論!

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讚轉發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收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