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中芯國際都無法為華為進行代工,那麼事情就變得複雜了

鑫匯投資顧問 發佈 2020-06-09T13:05:31+00:00

華為目前是被美國政府進行打壓最為厲害的中國企業,華為的狼性追趕策略,使美國逢行的創新精神備受打擊,因為追趕要比創新的難度少得多,而理論上卻極少會失敗,所需的時間卻非常短,這就是不少國家和企業逢行的「彎道超車」戰略。所以,如果連中芯國際都無法為華為進行代工,那麼事情就變得複雜了…

華為目前是被美國政府進行打壓最為厲害的中國企業,華為的狼性追趕策略,使美國逢行的創新精神備受打擊,因為追趕要比創新的難度少得多,而理論上卻極少會失敗,所需的時間卻非常短,這就是不少國家和企業逢行的「彎道超車」戰略。

科學技術無國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因為人類之間長期執行的是相互競爭關係,國家之間的關係更是如此。前幾年中國新長老上台,下方吹須拍馬之輩極盡所能大吹特吹,好像美國馬上就要被超越一樣,使美國內心出現極大的波瀾,各政黨終於達成統一:對中國痛下殺手,進行脫鉤,以免中國繼續發展壯大。

即使金毛獅王不上台發動貿易戰,那個老巫婆得勢可能會做得比大金毛還要狠。如今美國修改政策,不允許利用美國設備和含有美國技術的系統為華為進行代工生產,違反者將受到美國制裁。

在新政策尚未生效前,台積電目前正在協調其它企業,讓出部分生產能力為華為生產更多的晶片。據有關機構估計,在美國政策生效後,華為儲備的晶片應該足夠差不多一年的消耗。問題在於,消耗完庫存晶片後,華為就將進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局面,其國際市場份額不可避免地落入他人之手。

先進的如5納米、7納米的晶片生產不出來,那麼退而求其次,用14納米或更落後的工藝生產的晶片,應該也能滿足日常需求吧,有總比無要強吧。但是,即使是這個要求,華為恐怕也難以得到滿足,因為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也僅僅是在去年剛完成14納米工藝的生產,最關鍵的是採用的是ASML生產的光刻機,而該機構卻大量採用美國技術和核心配件。

因此,從理論上,中芯國際是會被美國要求遵守新政策:即不能為華為進行代工生產晶片。中芯國際近期發布的招股書中也寫道,公司算成立以來例規運營,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對於美國出台的新政策,若干美國進口的半導體設備與技術,在獲得美國商務總行政許可之前,可能無法用於為若干客戶的產品進行生產製造。

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如果中芯國際要想獲得長遠發展,離不開美國的設備與技術,在選擇自身發展和為華為代工之間作出選擇,相信理性的人都會選擇自身發展。所以,如果連中芯國際都無法為華為進行代工,那麼事情就變得複雜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