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貿易:貿易之下的黑暗手段,清朝晉商反擊沙俄的霸王貿易

文史淺聊 發佈 2020-06-09T09:56:19+00:00

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了東段邊界,兩國貿易也進入常態化。這種情況,特別是發生在清朝後期,當時中俄兩國雙方邊界發生很大改變,沙俄也獲得更多的通商口岸,並且沒有時間限制。

在整個大清王朝中,位於北方的沙俄,對清朝的影響是巨大的。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了東段邊界,兩國貿易也進入常態化。在俄國使團的爭取下,清朝規定,每三年,沙俄商人獲得一次進入清朝貿易的機會,在京時間不得超過80天,而且進出口貨物還是免稅的。即使是這樣,沙俄仍然不滿足,一直在尋求更大更多的貿易,而且對中國的領土有窺伺之心。對於這種情況,清朝也做出一些限制政策。


清朝與沙俄的通商口岸與邊界的穩定


面對漫長的邊界,清朝與沙俄也形成一些重要的通商口岸。如:恰克圖、滿洲里等。除了這些邊界上的貿易地點,在深入清朝內地的許多城市中,都能看到沙俄商人。這種情況,特別是發生在清朝後期,當時中俄兩國雙方邊界發生很大改變,沙俄也獲得更多的通商口岸,並且沒有時間限制。在前中期,主要貿易還是在恰克圖和黑龍江流域附近,恰克圖位於如今的蒙古國北部,是蒙古國和俄羅斯重要的貿易地點。



清朝時期,整個蒙古地區還是清朝時,恰克圖承擔起與沙俄使團,和商人進入中國內地的橋頭堡。為了邊疆的穩定,清朝已經給了沙俄許多優惠,但沙俄時常在邊界滋事,對清朝形成一種不穩定狀態。還支持準噶爾與清朝對抗,雍正時期,劃定中段邊界。乾隆時期,面對沙俄的騷擾,乾隆帝三次關閉恰克圖,終止與沙俄的貿易,用貿易手段逼迫沙俄就犯,也確實有效果,一度上保持邊界的穩定。

沙俄對中國貿易的渴望


由於地理位置的限制,沙俄如果要走海路到達中國貿易的話,行程將會非常遙遠。自從歐洲文藝復興後,加上地理大發現,世界進行全球一體化中。當時歐洲對中國的探索非常的強,都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富裕,最文明的國家。沙俄人也認為中國非常富裕的,所以非常渴望和中國貿易。實際上也是如此,當沙俄從中獲得財富後,嘗到了甜頭,也想獲得更多的貿易。



但清朝可是有閉關鎖國政策存在的,沙俄又不是清朝的藩屬國,因此,清朝不會讓沙俄獲得更多的貿易。如果沒有雅克薩之戰,沒有簽訂《尼布楚條約》,或許沙俄也不會得到與清朝的貿易。在西邊,沙俄受到其他國家的抵制,因擴張性太強,誰都不想和沙俄接壤。而打仗是需要錢的,為了解決經濟問題,與清朝的貿易,成為沙俄經濟的一個重要來源。一邊侵略,一邊掠奪,始終是存在弊端的。


放眼世界,西歐國家的市場,沙俄無法進入,只能憑著亞歐大陸的位置,不斷擴張,獲取更多的資源。對中國經濟的過度依賴,自然也會受到限制,這就是乾隆敢用貿易戰模式來制裁沙俄,竟然還真的起效果,沙俄只能屈服。在貿易中,免稅是沙俄一直追求的,畢竟能節約許多銀兩。在1730年,清朝正式把恰克圖,建設成雙方邊境主要貿易城市。



中俄恰克圖貿易的黑暗手段


恰克圖是兩國邊境重要的貿易城市,恰克圖也稱:買賣城。分為南北兩市,北市是俄國商人居住地區,南市是中國居民居住區。在乾隆時期,停止俄國商人來京貿易,只能在恰克圖進行貿易,恰克圖在兩國貿易的地位中,再次得到提升。沙俄向清朝派遣第一個商隊,是在17世紀中葉,由費多爾·伊薩科維奇·巴伊科夫帶隊,標記兩國貿易開始。隨著貿易加深,沙俄對中國的侵略野心越來越強。在商隊中,官員參與其中,官員與商人充當起情報員,他們不斷收集中國的地理、氣候、文化、國情、政治等各種問題,為侵略中國做準備。


每次貿易,商隊都會有一篇長長的日記,記錄在中國經歷過的地方,這都被商人摸的一清二楚。在貿易上,也玩起了文字遊戲。在「邊界貿易」和「邊境貿易」上,沙俄可謂是做了兩手準備,生怕清政府限制貿易。邊界與邊境是有區別的,邊界是兩國界線,邊境則不一定,它包括邊界線附近一定的範圍內。而沙俄要求的免稅區,就是在邊境上。比如在貿易地區,邊境附近幾十公里範圍內,都是免稅區,還規定以物易物的方式結算。



以物易物的結算方式,讓清朝的白銀在貿易上,無法占據著上風,這種方式,一直延續到19世紀。在免稅區,許多商人為了逃避稅收,他們在這裡自由買賣,不用交稅,即使清政府反對,但也管不住。久而久之,這些免稅地區,會慢慢脫離清朝的管控,加上受到沙俄的庇護,不法商人都會集齊在這裡,清政府又無可奈何。在這之下,實際是沙俄對清朝領土的窺視,當清朝衰落後,這些免稅區很容易成為沙俄保護的地方,最後收入囊中。


中國晉商對沙俄的貿易


在清朝時,有許多商幫。如晉商、徽商、閩商、浙商等等。他們都有各自的貿易區域,以及對外貿易路線。而山西的晉商,主要是和沙俄做貿易的。主要貿易地點還是恰克圖,清朝前中期,貿易通道分成南北兩個地點,北方的是恰克圖,南方的是廣州十三行。而在貿易中,茶葉是晉商交易的重要商品。在山西,常氏是一大商業家族。旗下有大興玉記、興玉和記、興玉中記、美玉公記等許多商號。常氏也成了恰克圖重要的貿易家族,和俄國有密切的貿易往來。



在俄國的《俄中商貿關係史述》中,對茶葉的生產、品級、運銷等,都記錄了中國人出售茶葉的過程,但只是記載到前中期時期的貿易。常氏在150年的時間中,在恰克圖與俄國的貿易中,充分發揮了家族的優勢。在晉商中,不止只有常氏一家,多達上百家。而邊境條約的簽訂,讓沙俄逐漸取得對華貿易。面對貿易,雙方呈現出不同的表現,俄方是比較熱情和積極的,中方則比較保守。畢竟清朝本就不想與沙俄貿易的,沙俄在恰克圖北部,迅速建立起商業住房,進展迅速,中方這邊緩慢進行。


在商品上,沙俄有貂皮、馬鹿角、金沙、多脂革、毛皮等商品。中方有鹽、糧食、棉布、絲綢、瓷器、茶葉等。雖然沙俄地大物博,但許多商品還是得依賴中國。在恰克圖貿易中,晉商逐漸取得主導地位,特別是茶葉,增幅最多。面對沙俄在恰克圖的咄咄逼人,晉商利用優勢反擊沙俄的氣勢。首先是地理位置上,恰克圖屬於中國,距離山西比較近,離沙俄歐洲部分比較遠;再憑著沙俄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對沙俄形成一種反制,把商品的價值提高許多。



清政府一開始也是扶持晉商的,有一種貿易茶葉的專票,是晉商在恰克圖貿易的重要標誌。只是到了晚清,各種原因作用下,不再支持晉商。扶持下的晉商,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而沙俄一直處於逆超貿易,進口一直大於出口的。到後期,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建成,清朝的衰落,這種局面發生改變,沙俄對中國茶葉的需求同樣更多,但不再經過晉商,而是俄國商人直接到中國內地收購。


結語


面對沙俄的霸王貿易,清政府從一開始的不情願,到最後扶持晉商對抗沙俄的貿易。沙俄憑著簽訂的條約,獲得了想要的貿易條件。茶葉貿易,是中國控制貿易的關鍵,茶葉貿易一直增長。1850年,沙俄進口了中國茶葉270591普特,比最開始的時候,增長了260%多。1普特等於16.38公斤。如1825年,從恰克圖貿易的茶葉中,價值480萬盧布,同年中,雙方貿易才550萬盧布,可見恰克圖的重要性。



用茶葉貿易,碾壓沙俄的商品,這就是乾隆敢關閉恰克圖的貿易,發動貿易戰,威脅沙俄的原因。沒有茶葉,俄國商人根本沒有利潤。在軍事上,沙俄占據著主導,在貿易上,清朝占據著主導。從晉商對沙俄的貿易,意義重大,由於恰克圖不用徵稅的原因,引來了大量的人,中西文化也在這個城市得到體現與融合。清朝與沙俄的貿易,和清朝的興衰息息相關,清朝衰落時,沙俄獲得更多的利益和權力,清朝也進入一個深淵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