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見證小康路」看中山消費「七十二變」

中山檔案方誌 發佈 2020-06-09T09:56:10+00:00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年,為配合第13個國際檔案日「檔案見證小康路、聚焦脫貧決勝期」主題宣傳,中山市檔案館與中山畫刊攜手推出5期「檔案見證中山小康路」圖片故事,通過城市各個領域今昔影像對比,深度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山脫貧發展的小康之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年,為配合第13個國際檔案日「檔案見證小康路、聚焦脫貧決勝期」主題宣傳,中山市檔案館與中山畫刊攜手推出5期「檔案見證中山小康路」圖片故事,通過城市各個領域今昔影像對比,深度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山脫貧發展的小康之路。

我們的消費生活在每一個時代都打上了很深的烙印。

從「憑票購物」到網上「全球購」,從「28寸三角架」(自行車)到「四個碌」(小汽車),從紙短情長到智慧型手機,從市內、省內游到環遊世界……每一段變化,都蘊藏著人們生活變遷的諸多故事。

檔案館,館藏一座城市的發展史,館藏著市民生活的點滴變遷。當「穿越」收藏於檔案館的一張張歷史圖片,我們會看見什麼樣的生活?當那些舊時的生活回憶湧上心頭,你是否也別有一番感慨?


買買買的變遷

說起可以讓中山人盡情買買買的地方,非沙崗墟莫屬。擁有800多年歷史,不僅深受中山人青睞,還聞名省港澳。

沙崗墟歷經數次遷址,賣的貨品也大不相同。

【上圖】:1998年10月3日,位於起灣北路、設計為花園集市的新沙崗墟正式開業,這是一個以全新理念設計的現代集市。圖片由中山市檔案館提供【下圖】:2018年2月5日,沙崗墟全景風貌。攝影 | 一飛視覺工作室


太平路沙崗墟多柴、芒、農副產品賣;柏苑路沙崗墟多服裝賣,大多是工廠的尾貨、貨版、次貨,此時賣鴨苗、雞苗的已銷聲匿跡;起灣道沙崗墟懷舊東西多,老顧客經常去「淘寶」。

每年春節前,沙崗墟還要舉辦迎春花市,花變成了主角。這裡還賣過進口商品,最著名的就是火水(煤油)。

【上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沙崗墟的攤檔。圖片由中山市檔案館提供【下圖】:每年的沙崗墟迎春花市,頗為熱鬧,年味十足。攝影 | 簡建文


「趁墟」是老百姓的傳統購物消費方式,後來才有商業街、商場的出現。

關於中山的商場,先從1978年說起。當年,城區的綜合性商場只有人民百貨(今中山百貨)一家。在南門市場旁邊、獅子街口對面(今拱辰路口)、太平路榕樹頭還有幾家國營商店。

【上圖】:位於孫文西路、太平路、悅來路交界處的中山百貨大樓,攝於2001年。圖片由中山市檔案館提供【下圖】:2020年5月,航拍中山百貨一帶風光。攝影 | 劉光勇


當年的百貨公司可不是開架經營的。有一個個玻璃櫃檯,看中什麼商品,要請服務員拿出來,不滿意再請他們換一個,換一兩次都不滿意的話,服務員就要不滿意了,輕則板起面孔,重則罵一頓。

計劃經濟時代,大多數商品要憑證購買,直至1985年中山還在印發柴證。但售貨員可以靈活,有新鮮到的水果或者緊俏的上海貨,先給熟人挑選好留著,或者通知親戚朋友趕快買買買。

1981年,民族路劃為個體戶攤檔集中路段,拉起鋼絲床、帆布床就能擺攤。1984年,民族路改為集貿市場,經營進口時裝、日用品為主。同一時期,西郊小商品市場也興旺起來,是全國較早建立的小商品流通集聚地,是珠三角起步最早的小商品市場。

這兩個小商品市場共有攤檔約400檔,所賣的尼龍布、仿絨西裝、太空褸、牛仔褲、靚皮鞋非常暢銷;五金交電、錄音帶銷量也不少。商品琳琅滿目,花色品種多,很受消費者歡迎。

一個年代過去,民族路逐漸退商還路,街上擺攤轉經營正規店鋪。西郊小商品市場因以批發為主且遠離市中心,去的人大幅度減少。這時,新興的金都城、仁山商城,成為服裝的潮流地,十分興旺。

相比於現在講品牌、講款式、講流行,那時的國產服裝很土,清一色的灰、藍、黑。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山仍缺大型的購物商場。因此,中山人買電器、買攝影器材往番禺的「易發商場」跑,買汽車到南海市的西樵山,買進口食品和日用品則到珠海吉大的免稅商場。

1995年5月開業的「益華百貨」,繼其一年半後開業的「中懇百貨」,集飲食、購物、兒童遊樂於一體,開創了中山現代百貨業的模式。其中,中懇百貨在開業第一天就創下150萬元的營業額。

新世紀之後,大型商業綜合體發展迅猛。大信新都匯、假日廣場、利和廣場、金鷹廣場相繼建成,城市的商圈氛圍越發濃厚,市民的購物體驗不斷提升。

曾經的益華百貨商廈前,已崛起209米高的雙子塔。2012年4月28日,利和廣場開業。如今,利和廣場、益華百貨已連接形成一個大型商圈,市民可以在這裡盡情享受購物與休閒的樂趣。攝影 | 蔡海鵬


2019年11月1日,石岐城央,興中道與孫文路交匯處,完美金鷹廣場盛大啟幕。攝影 | 劉詩覺


商場、商圈不斷豐富,超市發展也逐漸打開局面。

不過,在超市出現之前,大量的進口食品、日用品此時已湧入珠三角,但這些商品在正規的國營百貨公司、商場裡幾乎沒有。

因此,市民要麼托親戚朋友在香港、澳門帶回來,要麼到街頭士多店購買水客「走」回來的貨品,要麼用兌換券到華僑商店或富華酒店的自選商場裡購買。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周日到珠海吉大免稅商場購物成了許多市民的重要節目之一。

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1993年,城區第一批超級商場開業,一開就是緊挨著的兩家,一家叫「大家樂」,另一家叫「信和」。

1995年,外資超市「百佳」進入中山;到2005年,本土知名超市「壹加壹」已經擁有35家商場;人民百貨商場、益華百貨等大型商場內也都引進了超市。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壹加壹」和另一家不斷擴張的「置禾」超市都推出了會員制,會員購物有優惠,消費有積分,累計到一定積分還可以換禮物,這些做法頗受市民的歡迎。一時間,全市各種店鋪紛紛興起會員卡制度,許多市民逛街時隨身拿著一大堆會員卡。

世紀之交,「好又多」「吉之島」「大潤發」等陸續登陸中山。2012年初,麥德龍進駐中山,填補了中山在倉儲式商場業方面的空白。

【上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山的菜市場。圖片由中山市檔案館提供【下圖】:如今現代化的生鮮超市,已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攝影 | 洪喜鵬


新千年後,在超市里買菜開始成為市民的新生活習慣,超市的功能也日益完善,飲食店、麵包西餅店進駐超市,食品、日用品、服裝、床上用品、電器、菸酒、廚房用具等都可以在超市里買到。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各大電商平台迅速占領市場,人們變得更熱衷於在線上購物,真正逛街、逛商圈買衣服的人正在大幅減少。


生活按下「快進鍵」

回想那些年,還是豆丁(小孩子)一枚,側騎著一部28寸三角架單車,搖搖晃晃,叮叮噹噹,穿街過巷,感覺很「威風」。

1982年以前,自行車還是稀缺品,要憑證購買。有時一個單位僅分配到一兩個指標,有需要者抽籤爭配額,抽中再到五金交電公司購買。有海外親朋的人家可「另闢蹊徑」,憑僑匯證到華僑商店購買。

那個年代,自行車是家庭的重要財產,超級貴重。往往新車一買回家後就要給它「穿衣戴帽」,先往車架的主梁塗上黃油,再包裹一層雞皮紙。許多人還會在橫樑上裝飾用鉤針勾織成的通花套。為了應付小偷,還發明了鴛鴦車牌,停車時把車牌的一部分拔走,騎行時才插回去。

自行車還是載客載貨的工具。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西區、沙溪一帶還能看到用自行車搭客、運貨的「單車仔」。自行車最高峰時期,普及率猶如今天的手機。

升級出行選擇,「棄單購摩」暴發期始於1992年。當年6月,全市摩托車總量突破4萬輛,並以每月1000輛的勢頭增長。直至2001年,是摩托車最盛行的年代,「白鯊」「黑鯊」(指當時日本產的一種體型和排量都較大的女裝摩托車)「橫行街頭」。

當年,考摩托駕照也不容易。要交一筆不菲的費用,要等排期,還要找親戚朋友借車練習。當時,摩托車寶貝得很,車主都不太情願借給別人。

1998年10月21日,建設銀行中山分行發放首筆個人購車貸款。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顯示汽車入家庭的市場需求已經形成。

1999年,中山出台限制摩托車的相關政策。之後,小汽車數量激增,到2005年中山的小汽車達到10.3萬輛。這意味著中山已進入「汽車時代」。

發展到今天,買一台小汽車已經不是難事,甚至有許多車商推出購車低首付分期、0首付分期活動刺激消費。跑在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道路交通越來越擁堵,停車越來越難,摩托車、自行車又成為許多人在城區出行的首選。

近幾年,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共享汽車逐漸深入市民生活,這讓許多無車一族得到便利,可以方便快捷地應付上班下班,接送孩子。

只要打開手機,掃一掃車身的二維碼,即可開啟騎車模式。不得不說,手機的發明簡直就是人生一大「神奇」,在當下,只要一台手機在手,吃喝玩樂購都可以暢通無阻。

BB機、小靈通似乎已經消退在記憶里了,書信、固話偶有使用,但利用率不高。再過幾年,說不定已經不知道錢包是什麼了。如今,「新基建」熱火朝天,5G撲面而來,新時代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上圖】:視像電話演示,攝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圖片由中山市檔案館提供【下圖】:時代的高速發展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通訊方式,越來越多強大的通信基站建成,為現代生活通訊保駕護航。攝影 | 鄧健燦


娛樂越來越多,快樂從不稀缺

剛剛改革開放時期,中山大多數家庭還沒有電視機,村裡誰家有一台黑白電視機,晚飯過後的時間,準是坐滿了來自各家的叔伯兄弟。

除了看電視,看電影也是一大娛樂方式。

那時中山城區已有幾家電影院,包括工農兵劇場(後更名「中山影劇院」)、紅旗電影院(又名「模範電影院」)、工人文化宮和人民電影院。鎮區較大型的電影院有黃圃影劇院、阜沙影劇院、小欖工人文化宮、永寧影劇院。

紅旗電影院在上世紀80年代初經常放映剛解禁的內部引進片。工人文化宮和人民電影院,相隔不到100米,是「人民百貨」商圈的娛樂熱點。

直至1981年,露天電影在中山還是主流。仁山露天劇場、獅子街中山縣公安局大院、蓮峰山衛校、拱辰路榕樹頭都是城區的熱門放映點。

放映期間,會有等待送片的環節,即一碟片放完後,要等另一個場把下一盤膠片送過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山開始出現錄像室,規模較大的是華柏市場的「奧斯卡影城」。富華娛樂城也有影視中心,街頭還開了錄像帶出租店,許多店還出租LD大碟。進入九十年代,隨著卡拉OK興起,LD碟風靡成風。

1978年以前,在影院裡只能看到國產片和朝鮮、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等國的電影。之後,進口影片逐漸增多。到現在,最新上線的好萊塢大片大多數是同步在國內上映。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受到錄像、影碟大範圍普及的衝擊,中山電影行業進入大滑坡時期,許多影院變成商場,直至2001年京華影都出現,新的院線模式開啟電影業的新時代。

在看電視、看電影之外,看文藝演出、看展覽也是市民不錯的選擇。也就是從那時起,香港明星逐漸走進中山人的視野。

即使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孩子的快樂也一點不稀缺。在那個兒童樂園沒有那麼普遍的時代,處處都是樂園。沒有被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夏令營、冬令營包圍,放風箏、玩玻璃珠、跳橡皮繩、跳飛機、玩彈弓、溜旱冰,這些都是孩子們喜歡的玩意。

當時,仁山公園有個旱冰場,幾毛錢租一雙旱冰鞋,可以玩半天。公園裡還有鞦韆、冰室和動物園,是當年最多元化的樂園。1986年7月,中山「廣寒冰宮」開業,這是南方第一座真冰溜冰場。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山廣寒冰宮外景。中山廣寒冰宮,廣東省第一個大型真冰溜冰場,位於中山體育場內,建於80年代初,1995年關閉。圖片由中山市檔案館提供


中山溫泉賓館開業後,電子遊戲機開始吸引孩子們的目光。1983年11月,孫中山紀念堂西側的店鋪開始經營電子遊戲機,當時流行的遊戲是彈子機和吃鬼遊戲。

【上圖】:1986年,青年們在滾軸溜冰場內歡快地遊玩。圖片由中山市檔案館提供【下圖】:如今,商圈遊樂園擁有各式各樣的機動遊戲,總能吸引孩子們的目光。攝影 | 周宏陶


從「星馬泰」到全球游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儘管中山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彩色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錄像機等電器一應俱全,但遠途旅遊仍未形成氣候。

一來坐飛機票價奇高。例如1985年廣州到山西太原單程票價133元,相當於一名機關幹部的月收入,一家3口光來回機票就花光半年收入。

二來坐綠皮火車時間長。當時從廣州到新疆要3天,而且車廂里甚至連座位下都擠滿了人,簡直是「花錢買難受」。

還有,當時外出須帶糧票,出省還要帶全國通用的那種,否則有錢都吃不上飯。找旅館住宿,還要持單位介紹信或街道證明。因此,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理智」的成年人是不會貿然外出旅遊的。

但如果交通便捷,出行成本低,中山人還是樂於出遊的。從市內游、省內游的熱度可以證明。

【上圖】: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長江樂園遠眺。圖片由中山市檔案館提供【下圖】:2017年7月29日,航拍長江水世界風光。攝影 | 劉光勇


古香林、神仙井(在今東區槎橋)、長江樂園、孫中山故居、翠亨賓館、中山溫泉賓館,都是旅遊熱門景點。每年小欖菊花會,市民爭相前往,一睹盛況。

【上圖】:1988年的中山溫泉賓館,這是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圖片由中山市檔案館提供【下圖】:如今的中山溫泉賓館航拍風光,風韻猶存。攝影 | 李成清


廣州、肇慶、珠海一直以來都是省內游的熱選。廣珠公路「四大橋」建成後,順德大良、容奇、桂洲、陳村及南海等地最常去。

1992年後,旅遊真正成為中山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市內各大旅行社的主營業務也由接待外來遊客轉向組織自費團出外旅遊。

中山出境旅遊始於1984年。當年1月,中山市旅遊服務公司成立,主要業務是組織國內居民赴香港、澳門旅遊。3月,首批前往香港旅遊的中山遊客出團;6月,澳門游開辦。

那時起,「升斗市民」也有機會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剛開始絕大多數參加港澳游的市民都不是自己掏腰包,買單的通常是他們在港澳的親屬。那時去港澳旅遊必須以探親名義申請,不但程序複雜,還要等候排期。遇上高峰期,等上半年是常事。

由於港澳游有點「難度」,坐船環澳門一圈的澳門環島游應運而生,生意非常火爆。直至現在,這個項目還在經營。

「星馬泰」是大多數中山人首次出國游的目的地。1989年,中山放開自由出國旅遊。當年1月,開通泰國游線路;次年,新加坡游開通。這些目的地大熱至21世紀初,並且還是首次出國游的線路。

2003年,中山開放居民「港澳自由行」;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中山居民可以個人赴台灣自由行。出國游越來越豐富,歐美、拉非、中東大有人去。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山暫停居民赴港澳旅遊簽證,同時呼籲市民儘量不要安排出國游活動。如此形勢下,家門口的踏青、郊外游成為中山人的出遊「新寵」。


註:本文文字資料根據《中山改革開放實錄系列叢書:我們身邊的變變變》編輯整理,該書由中共中山市委黨史研究室編纂,主編黃春華。


策劃丨中山市檔案館 中山畫刊


編輯:陳琳琳

複審:王 健

終審:高小兵

文圖、視頻製作:中山畫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