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輩子,愁什麼,氣什麼,爭什麼,求什麼?

博博館 發佈 2020-06-09T15:07:53+00:00

蘇軾有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就是一場體驗,無論酸甜苦辣、風霜雨雪,你我都只不過是匆匆行路的過客而已。這一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這其中有喜有憂,有好有壞,我們若是一味地去計較得失成敗,那人生又有何滋味可言呢?

蘇軾有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就是一場體驗,無論酸甜苦辣、風霜雨雪,你我都只不過是匆匆行路的過客而已。

這一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這其中有喜有憂,有好有壞,我們若是一味地去計較得失成敗,那人生又有何滋味可言呢?

所以,人活於世,要活得開心、活得瀟洒,大可不必為一些不足掛齒的小事,而讓自己原本澄澈的內心蒙上塵埃。

當你歷盡滄桑、飽嘗艱辛後,自然會明白:

不必憂愁,不必氣惱,不必爭奪,更不必強求,這才是完滿的人生。


愁什麼?

《瓦爾登湖》中寫道:

「一個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過得自得其樂的生活,抱著這份樂觀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宮裡一般。」


凡事看開,人生不過三萬天,快樂是一天,憂慮也是一天。

與其背負憂愁負重前行,不如快快樂樂、瀟瀟洒灑地生活下去。

著名小提琴家歐爾·布里在一場大型音樂會的演奏過程中,發現自己手中的小提琴弦斷了一根。

一瞬間的遲疑後,他又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繼續接下來的演奏,音樂會也舉行地非常順利。

直到謝幕時,觀眾們才驚訝地發現那根斷掉的琴弦。

面對大家的詢問:

「如何在當時的情況下保持冷靜不慌亂?」


歐爾·布里回答說:

「這也沒什麼,只是斷了一根琴弦,我還能用其他的繼續演奏啊。

就像我們看似坎坷不斷的人生,也是能夠完美無憾的。」


布里沉著的態度向我們表現的是一種從容樂觀的心態。

不為此等小事發愁,也是一種掌握命運的強者該有的自信風度。


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我們更應積極的調整心態,用心中的晴朗,笑對人生的風雨。

遇事樂觀,才能遠離愁緒;遠離愁緒,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擁有快意人生。

能夠解決的不必發愁,解決不了的發愁也無用。

舉杯消愁只會愁更愁,所以發愁只是徒增煩惱罷了。

無論身處什麼環境,遭遇什麼挫折,與其一味的發愁抱怨,倒不如靜下心來調伏自身。

我們的迷茫與惆悵應是一粒種子,在沉思嘗試中孕育更博大的事業和胸懷,懷揣萬物於胸中,奔赴下一程山水。

做人嘛,還是開心最重要。


氣什麼?

打油詩《莫生氣》中有一段話說的好:

人生就像一場戲,今世有緣才相聚。

相處一處不容易,人人應該去珍惜。

世上萬物般般有,哪能件件如我意。

為了小事發脾氣,回想起來又何必。


這段朗朗上口的打油詩,常常在生活中被我們提起,但是真正能做到不為瑣碎小事生氣的人,卻寥寥無幾。

一個因生活瑣事而大發脾氣的人,只不過是個蠢蛋。

須知,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理智應對事情的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莊子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叫做士成綺,他自認為自己學識淵博。

他平時經常會聽到大家誇讚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於是便親自去拜訪老子。

當他經過長途跋涉來到老子的家時,看到的卻是雜亂不堪的房間。

他生氣地嘲諷:

「人們都說你擁有大智慧,是個聖人,可我走過了這麼長的路途來見你,看到的卻是這如同老鼠洞一般的地方。」


老子聽完無動於衷、毫無反應,士成綺說完這番話便逕自走了。

士成綺回去之後想了想,覺得自己做的不對,第二天又返回來跟老子道歉。

老子只是淡淡地說道:

「像『聖人』這種稱號,我早就把它像丟破鞋一樣扔掉了。

心中有大道,不論你罵我是牛是馬,或者是老鼠,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依然是我。」


因為這個故事也流傳出了一個成語「呼牛呼馬」,說的就是面對別人的辱罵,抑或是稱讚,都不必計較,更不必生氣。

如果只是因為別人的非議,而感到生氣,那豈不是太不值得。

人生挫折常在,不經歷也就不會成長;蠻橫無理的人常有,不遇見也就不懂得人世的真實。

《格言聯璧》中曾說:

「容一番橫逆,增一番器度。」


一個人的「器度」,往往需經歷一番磨練才行。

與人衝突時,不如讓一讓,人活在世本就不易,何必還要為一些小事而煩惱呢?

我們常說,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仔細想來,因別人的影響,囚禁起自己的內心,這是多麼的不值得。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每個人擁有的都只是短短的一生,何不讓自己快活瀟洒一些呢?



爭什麼?

老子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這一生,只有不去與人爭搶,才沒有人能夠與之爭搶。

人之所以想要去爭,只是因為自己不夠強大。

真正的強者不會去爭搶什麼,他們只會選擇以退為進、積蓄力量,最終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號稱「無競居士」的張之洞,在他為官處世的幾十年里,始終堅持著自己「三不爭」的原則。

一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人爭名,三不與無謂之人爭閒氣。

凡是有志之士、賢達之人,絕不會與庸俗之輩計較那些無謂虛名。

如果你能夠俯瞰天地,心寬似海,就可以容納萬物,又怎會去爭奪區區一些蠅頭小利呢?

「不爭」也是心存高遠,不為外物所動的堅守。

中國女作家楊絳,無論是對待愛情的態度,還是對待文學的態度,亦或是對待社會的態度,都以「不爭」二字為準則。

在楊絳先生翻譯的作品中,有這樣一句話: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這句話很符合楊絳先生的氣質,她始終如一朵盛開不敗的白蓮,不與群花爭艷。

正因為她有著「不爭哲學」的態度,才能在不平凡的年代裡過自己平凡的生活,始終用一顆不爭的心,對待這繁瑣紛擾的世界。

世間浮躁源於「爭」,褪去繁華攀比,拋棄心中雜念,才能用更有韌性、更洒脫的心態面對生活。

在遠大的人生路上,無謂的爭奪只是滄海一粟,與其念念不忘,不如一笑釋然;與其爭奪名利,不如爭一口志氣。

努力讓自己強大起來,生活也會過得更加自在。



求什麼?

俗話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人忙忙碌碌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增廣賢文》中說道: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身外之物,好似擁有了它們,人生才算不虛度。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人們才會不顧一切的追逐,甚至賭上自己的健康。

但我們卻常常在追逐中忘記:

人生真正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身體的健康和內心的豐盈。

人生本不難,難的是填不滿的慾望;生活本不苦,苦的是不知滿足的需求。

周潤發說:

「我的理想很簡單,只是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從身無分文的窮光蛋,一路打拚成為身價過億的大富豪,在人生起落面前,他卻表現得十分通透。

他深知,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一切,都屬於身外之物,因此不必介懷。

在鮮花和掌聲中,周潤發仍然清醒著,知道哪些東西是不能夠留住的,既然留不住,不如嘗試簡單的人生。

人們的靈魂本是乾淨而輕盈的,可總會在無意間掉進世俗的染缸,附著上各種各樣的慾望。

只有卸下這些莫須有的外殼,人生才能夠輕巧自由地奔向遠方。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

都說知足常樂,只要有一顆知足的心,不去追求無謂的物質,人生便會少了許多煩惱。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沒有重來。

不必發愁,不因瑣碎事惆悵,只當快活過此生;

不必氣惱,不與傻瓜論短長,只與同好爭高低;

不必爭搶,不為外物去爭奪,只讓自身更強大;

不必強求,不追求功名利祿,只求得無愧於心。

人生一輩子,不論貧富,不論悲喜,都是一日三餐,一年四季。

何不珍惜當下和身邊之人,不爭不搶,不愁不怨,快快樂樂地走完這一生!

如此,足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