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憑什麼出了28個諾貝爾獎得主?

蘇黎世旅遊 發佈 2020-08-19T19:19:23+00:00

提起瑞士,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名貴手錶、瑞士軍刀、巧克力,還是優美的湖光山色?其實,瑞士值得關注的遠不止這些。身為一個人口只有800萬的小國,瑞士一共培養出了28名諾貝爾獎得主。

提起瑞士,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名貴手錶、瑞士軍刀、巧克力,還是優美的湖光山色?其實,瑞士值得關注的遠不止這些。

身為一個人口只有800萬的小國,瑞士一共培養出了28名諾貝爾獎得主。獲獎人數排在世界第7位(前6位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瑞典、俄羅斯),而瑞士則是世界上諾貝爾獎獲得占國民比例最高的國家,根據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的一項統計,瑞士每100萬人中就有1.111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相比之下,英國每100萬人中的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為0.840、美國0.712、德國0.341,法國只有0.187。

為什麼瑞士有如此高產的諾獎獲得率?

· 安全穩定的學術環境

身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士,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硝煙,還因此吸引來了不少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頂尖人才。「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瑞士的學術環境和政府對於科學研究的支持一直是穩定且優質的,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漫長發展的必然成果。」199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溫特圖爾化學家Richard Ernst這樣認為。


· 世界領先的高等教育體系

瑞士與諾獎得主的緣分,不僅僅局限於瑞士國籍的科學家。有的諾獎得主雖然不是瑞士籍,卻是在瑞士完成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有十位諾獎得主在蘇黎世理工,十一位在蘇黎世大學,還有七位在日內瓦以及巴塞爾任教或完成他們的研究。可以說,他們的成功和瑞士世界領先的高等教育體系密不可分。根據2020年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名,排在世界前500位的大學就有9所。其中位於蘇黎世的兩所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蘇黎世大學分別排在第6位和第69位。

· 對於基礎教育的重視

瑞士優越的教育環境為培養優秀人才提供了優渥的土壤,瑞士是最早實現小學義務教育的國家。瑞士全國95%的孩子都上公立學校。瑞士全力經營公立學校,允許辦私立學校,但不准私立學校淪為貴族學校。擇校通常是就近分配。瑞士的基礎教育重在全面,反對偏廢。瑞士的小學生,功課輕、玩得多。學校會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老師也會針對學生各自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學方針。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最大程度激活每個孩子的天賦,讓每個人找到自己熱愛的方向。

瑞士的諾貝爾獎得主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學和醫學領域,可見瑞士人對於科學教育的重視。這一點,在從一個博物館中就可以看出一點端倪,這就是位於距離蘇黎世僅20分鐘車程的溫特圖爾的瑞士科學中心Technorama

每到暑假,瑞士科學中心就會迎來大批來自瑞士各地的中小學生,學校會安排學生在這裡參觀學習。說是參觀學習,實際上就是在這裡「玩科學」。在這座6500平米的建築里, 分布著500多個實驗站,孩子們可以通過嘗試、觸摸、攪拌、出發以及自己動手,來學習和感知物理現象、數學知識、動手做實驗,以培養和激發人們的科學思維的洞察力。

1969年成立之初,Technorama只是一個傳統的科技展示場館;1990年,場館開始向互動展示的方向發展;到2000年,這裡已成為一個主題豐富、氛圍輕鬆、致力於公眾非正式教育的場館,參觀者可通過玩耍、實驗等方式了解科學。館內主要展區包含了物理、化學、數學等科學的各種現象。

館內設置了大量的需要親自動手操作的實驗項目,每個項目都配備了專業的講解員,這些講解員會負責實驗在實施過程中的操作安全。在這裡,動手操作不僅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允許,而且甚至是必須的。

瑞士科學中心是每個瑞士6歲以上的學齡後青少年每年暑假必來的博物館,孩子們通過親自動手了解自然現象,激發了他們科學思維的洞察力。同時,這些項目中大多數都非常有趣,參與感極強,寓教於樂。除了常規的科學設施之外,館內還不定期舉辦各種科學專題展覽,內容涉及氣體、臭氧空洞、溫室效應、超導照明和雷射等各個領域,帶領孩子們全面進入科學的奇幻世界。

瑞士的博物館總數多不勝數,但Technorama是僅有的一所科學中心。如果要評選瑞士必去的10個博物館,Technorama一定名列其中。其實,不只是中小學生,任何年齡段和學歷的人,都能在這裡的互動展品中領悟到自己對科學的見解。而Technorama的意義就在於,在孩子們好奇心最濃的時候,用最有趣的方式將科學展示在他們面前,為培養未來的科學家甚至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播撒種子。


Swiss Science Center Technorama

地址:Technoramastrasse 1 8404 Winterthur

電話 +41 (0)52 244 08 44

官網:www.technorama.ch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