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部落與現代武器的對抗,台灣土著抗擊日寇,最終僅存230人

歷史密探 發佈 2020-08-19T15:45:11+00:00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失敗後,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並賠償給日本兩億兩白銀。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失敗後,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並賠償給日本兩億兩白銀。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從此日本開始了對台灣長達50年的統治和侵略。

《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不承認條約內容,繼續與日寇進行鬥爭。台灣巡撫唐景崧建立「台灣民主國」,與當地人民一起捍衛主權。一時間,台灣同胞群情激奮,各地起義不斷,誓與日寇不共戴天。但是在日本人強烈的火力壓制下,這些反抗力量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被撲滅。

日本占領台灣後,不僅僅只是武力鎮壓。他們想在台灣徹底立足,於是就從文化和人口上下功夫。對於原住居民,日本人實行了「理蕃政策」。首先,他們強迫當地人學習日語,日語是學校教育的必修課。推廣日本的生活習俗,禁止一部分當地的傳統民俗。在貿易上,他們嚴格控制市場,建立了一系列的規則。用工農業代替傳統的狩獵和採集,開發礦產。在治安方面,由警察管理。除此之外,他們還向台灣進行大量移民。

日本人對原住居民的「管理」,確實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落後和原始的生活狀態。但是,他們所帶來的更多的是對當地人赤裸裸的侵略和歧視。他們對當地女性隨意欺侮,壓榨勞動力工資。就連當地考上日警的原住山胞,都受盡歧視,不允許升級,工資僅為同等級別日本警察的一半。所以,日本人跟台灣原住居民之間一直有各種矛盾。這些土著部落被日本人稱為「生蕃」,原住居民對日本殖民者的仇恨在一點一點的增加。

1930年10月7日,台灣土著部落霧社賽德克族馬赫坡社的首領莫那•魯道的長子大婚。當天,有日本警察從門前經過,莫那.道魯按照當地習俗向警察敬酒。但是,他們迎來的不是祝賀,而是警察吉村的毆打和侮辱。不僅如此,吉村還逮捕了莫那.道魯的長子。

面對如此屈辱,莫那.道魯馬上帶著禮物到吉村家去道歉,可是吉村依舊不依不饒,出言不遜,不肯放人。莫那.魯道十分生氣,最終忍無可忍,於是決定回去組織部落成員,準備起義。

1930年10月27日,日本人集體在台灣祭拜35年前在台灣染病死去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莫那.道魯瞅準時機,趁霧社舉行社祭之時,發動起義,這次起義被稱為「霧社事件」。

莫那.道魯率領賽德克族人切斷霧社與外界的通訊方式,阻斷交通路線,準備將日本人悄無聲息地消滅。

在賽德克族人習俗里,他們將「出草」作為成人禮。出草就是指用突襲的方式殺死外族之人,只有成功出草的勇士,才有資格在死後登上彩虹橋,與祖先相見。原住居民把這次活動當做出草,所以行動非常積極。

雖然賽德克族人對這次起義視死如歸,但無奈武器裝備太落後。他們用最原始的狩獵武器和農具去對抗不把清政府的正規軍放在眼裡的日本駐軍,簡直是以卵擊石。不久之後,日本駐台灣總部便得知了霧社事件。他們緊急調配各地的軍警鎮壓,在飛機、大炮面前,起義很快被鎮壓住了。

這次起義,賽德克族付出了血的代價,大部分族內人員自殺或犧牲。起義被平息後,首領莫那.道魯自殺,奧賽德人最終只剩298名倖存者。1931年,這些倖存者被送到環境惡劣的川中島被集中管理。一直到1937年,賽德克族人僅存230人。

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對外宣稱為原始部落帶來文明。但是,事實上文明之光並未照進這些原始的土地,反而成了日本殖民者滋生貪婪和慾望、膨脹其優越感的土壤。「霧社事件」雖然失敗了,但是這段悲歌告訴了日本侵略者一個道理--如果文明不夠文明,那就讓野蠻足夠野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