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無論再難,都要努力活下去

葉桃之 發佈 2020-08-20T01:37:26+00:00

宮崎駿的《龍貓》,讓我們重溫了對童年那份獨特的記憶,尤其是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小夥伴們,看到稻田、水窪、山坡和樹林,更是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宮崎駿的《龍貓》,讓我們重溫了對童年那份獨特的記憶,尤其是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小夥伴們,看到稻田、水窪、山坡和樹林,更是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吱吱呀呀的老房子,朽掉了的木頭,還有灰塵精靈......這些在大人眼裡都討厭的東西,卻讓孩子的內心世界打開了一扇好奇之門。

把老房子比作「鬼屋」,在院子裡的草地上隨意翻滾,那些美麗的畫像個調皮的精靈又從我們心底深處翻騰了出來。

然而宮崎駿卻表示說以後再也拍不出來這樣的電影了,他在接受採訪時坦言道:

「當時那樣的草叢現在已經沒有了,由於自然環境被破壞,植物的種類都變了,我們已經做不出《龍貓》這樣的作品了,即使想做成很相像的,也已經沒有和以前一樣的草叢了。」

宮崎駿的無奈其實和我們都是一樣的。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過度的開發和砍伐,可能你童年記憶印象深刻的小河斷流了要麼被污染了,你喜歡捉迷藏的小樹林已變成了房子,你喜歡爬過的小山坡已建成了工廠......

別說30年的時間,可能5年你不到一個地方,再去已感覺滄海桑田。

很多人說從宮崎駿的電影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一位「環保人士」,因為從他的成名作《風之谷》開始,到《天空之城》再到《幽靈公主》等,這些作品探討的都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在《千與千尋》中的白龍本是掌管河流「琥珀川」的河神,因為人類大興土木、建造高樓之時,填平了琥珀川,導致賑早見琥珀主無家可歸,於是不得不投奔湯婆婆。

所以從他的這些作品中,大家解讀為宮崎駿的「環保理念」。

然而宮崎駿卻多次表明自己並不是環保主義者,他說自己的環保影響只在300米內。

研究宮崎駿的作品,才能夠明白他的「環保」其實是對萬物發自內心的喜歡與尊重。

他並不是呼籲環保,而是以平等的態度來對世間的萬物生存表示真切地關心。

《百變狸貓》中,他用狸子們的反攻來抗議人類占領它們的生存空間,雖然這種表現軟弱無力,因為有些現狀我們無法更改也無能為力,可是也要努力一把。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中,患有心臟病的人類男孩對小人族女孩阿莉埃蒂說:「你們的人數一直在減少吧?你們是正在消失的種族。你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少人類嗎?67億。你們呢?可能只剩下幾個吧。」

這話雖然很殘酷,儘管他的語氣再溫柔,這也是更改不了的事實:

「之前也有很多生物已經滅絕,我只能從書本上看到,很多物種適應不了地球變化而絕種,雖然很殘酷,但這也是你們的命運。」

面對這樣的問題,那個種族瀕臨滅絕的小女孩倔強地回答:

「爸爸說過,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就算有危險,也要搬去新地方。我們這個種族,為生存花了多少工夫,只是你們不知道罷了。我們不會那麼簡單就滅絕的!」

這是宮崎駿寄予的希望,雖然事實上真的很難,但這卻是一種精神的激勵,無論再難,我們都要努力地活下去。

宮崎駿的片子裡,並沒有誰要表現出自己強大力量保護誰的決心,卻是一種像朋友之間的互相鼓勁和支持。

就像《龍貓》中,小梅意外地闖進龍貓的世界,她用一顆孩子純善不設防的心陪伴龍貓,而龍貓也選擇了同樣的回饋,雨夜陪伴他們等待晚歸的父親,尋找丟失的小梅,帶小梅和小月去七國山醫院看生病的母親......

他鏡頭中的世界,處處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沒有誰高出誰一截。

「努力活下去!」這是宮崎駿的作品想要傳達出的中心主題。很多人喜歡他的電影,是因為他能夠通過細節表現出治癒的目的。

《龍貓》最初的靈感據說來自宮崎駿兒時生活的鄉村的一段傳說:

「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只有小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里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

宮崎駿把這個傳說通過唯美的畫面得以實現,影片中神秘莫測的龍貓、寧靜祥和的鄉村、常年生病的母親。

宮崎駿的母親曾遭受脊柱結核病痛的折磨長達9年之久後去世,甚至是主人公自己,其實都是宮崎駿自己童年的映射。

而他通過《龍貓》延續了童年的幻想,龍貓守護著小月和小梅,同時給了孩子們一個圓滿的結局,玉米送到了媽媽手裡,而媽媽的身體也在逐漸的好轉起來。

宮崎駿是一生與夢一起飛翔的人,父親白天工作忙,母親在醫院,宮崎駿怕父親太忙沒有時間去醫院照顧生病的媽媽,主動擔負起了照顧兩個弟弟的職責。

讀宮崎駿的故事,你就會明白,他的童年沒有母親的陪伴,很多的心事只能傾訴於畫筆,也許就是因此促使他成為一名動畫家。

燃起他心中創作火焰的是俄國動畫片《雪之女王》。1963年宮崎駿大學畢業,隨即進入東映動畫,但那時的他一直懷才不遇。

然而這並不能阻止他理想的放飛,他希望製作出展現人類心靈力量、描述人們喜悅悲傷的高質量電影。這恰恰是電視動畫很難達到的。

在拍完《龍貓》後,宮崎駿說:「在這部作品裡,我已經做完了自己想做的動畫。」

宮崎駿說:

我希望能夠借著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

他將「夢想、環保、環境、生存」等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裡。」他的這份執著,讓看過他作品的人因此產生共鳴。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