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去留學,是胡鬧還是契機?

托福fiona 發佈 2020-08-20T13:10:54+00:00

使得在提及這件事,很多人會去漸漸思考:要不要?所以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些客觀數據和專家觀點,思考一下~

當下,美國未見起色的疫情,肉眼可見的緊張的中美關係,不友好的留學生簽證政策...


使得在提及[去美國留學]這件事,很多人會去漸漸思考:


要不要?

該不該?

能不能?


所以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些客觀數據和專家觀點,思考一下~

01

專家建議:如果要留學,一定去美國。


7月29日,原教育部副部長張天保國際安全專家王學軍接受了教育新聞網的採訪。總的來說,兩位專家整體表達了以下3個觀點:


美國有世界最好的教育資源,這次疫情對留學群體可能是個契機。

雖然美國對留學生的政策時常不友好,但美國大學總會站在國際生這邊。

2020年或許是申請美國留學的最好時機。


詳細如下:


張天保說「如果去留學,就一定要去美國」。


首先,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資源,比如在2021年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的學校里,有5所是美國的大學,且麻省理工連續9年穩居第一,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和加州理工緊隨其後,如此優秀的教育資源,若能置身其中跟頂尖的教授和學生交流,將有助於大大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並且,張天保曾親身經歷過2003年非典疫情給留學帶來的影響,他說:那時候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雖然沒有變少,但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不僅僅是赴美留學,去其他國家留學的人數增長也放緩了。這造成的影響就是2006-2009年之間,海歸人才被企業瘋搶的局面,於是2009年留學熱再次達到一個頂峰


當前我們面臨的局勢和過去很像,各國家留學人群都在減少,美國因為更多因素,疫情加國家關係緊張等導致赴美人數將減少80%以上,而這對於繼續選擇美國留學的20%人群而言,他們會受到更多名校的青睞,以及未來更多企業的瘋搶。


除此之外,美國大學也會始終支持國際生,保障國際留學生的權益,比如今年以哈佛和MIT為首的美國名校就聯合起來將對留學生不利的「國際生純網課須離境」的政策告上了法庭,並使得該禁令最終被取消了。

張天保直言指出:國際生是美國大學的主要經濟來源,國際學生每年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大約是410億美金,其中接近30%-40%是中國學生,然而,學費卻不是最多的貢獻,主要的還有拉動國際旅遊,美國的旅遊業每年對經濟的貢獻大約是1.6萬億,支持了780萬工作崗位,2017年國際遊客在美國花費了2500億美金。

雖然,中美關係短期內不會有所緩和,這是美國大選競選人都會選擇的一條方針,也是中國日漸強大導致美政府不安的表現。但是,國際安全專家王學軍表示,在美國所有對於學生的不利政策,都會被推翻。兩個國家政府之間的較量,無論哪一方牽扯到無辜學生,就是站在了不仁不義的一面,美國大學不支持,美國民眾也不支持。




此外,再往前看,6月份,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意見,也指出了「疫情對出國留學的影響是暫時的」


並且,《意見》重申將繼續通過出國留學渠道培養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將積極開拓優質教育資源合作渠道,拓展出國留學空間

02

QS:取消留學計劃的中國留學生只有4%


除了專家建議,事實數據上也反映出,中國留學生大眾依舊願意去美國留學的



比如近日,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就當下形勢發布了白皮書《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


調研了來自中國、歐盟、印度和北美的全球超過30000名准留學生,包括本、碩士、博士等留學意向。


結果顯示:47%的受訪者打算推遲留學,13%的受訪者打算出國留學,僅7%的受訪者不再想出國留學,人數占總人數比例不到一成。其中,中國留學生決定放棄留學的更是僅占4%。


再比如,BBC的一項調研結果也顯示,只有1%的中國留學生決定因疫情放棄出國計劃。


並且,根據麥肯錫的一項最新調查,僅約有8%的人放棄美國大學全日制本科的學習。但是,這部分的空缺卻被原本打算去讀兩年制大學或在兼職時間學習或不準備入學的生源所填補。


總體來說,今年秋季申請入學美國大學的人數保持不變,只有1%的減少。雖然本次調差基數較少(1459人),但大部分的學生還是保持樂觀的態度。


綜上,即使魔幻的2020年需要我們去披荊斬棘、乘風破浪,但出國讀書也依然是很多人的選擇,並且我們也相信這會是正確的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