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消暑?雍正親自發明風扇,曾侯乙用青銅「冰箱」

文物考古聊歷史 發佈 2020-08-21T05:29:40+00:00

這件衣服衣長有132厘米,通袖長181.5厘米,重量卻僅有49克,摺疊後可以裝入火柴盒中,除去領口與袖口的花邊,重量只有25克。

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一號墓中出土了一件「薄如蟬翼」的絲織品「素紗衣」。這件衣服衣長有132厘米,通袖長181.5厘米,重量卻僅有49克,摺疊後可以裝入火柴盒中,除去領口與袖口的花邊,重量只有25克。這件紗衣的主人就是辛追老太太。

這件衣服怎麼薄,還這麼透(透光率達到75%),怎麼穿?

或許,穿法正如「簪花仕女圖」中畫的那樣,「猶抱琵琶半遮面」,賣家秀是不錯,買家秀的上身效果怎樣先不說,涼快是一定的了。比現在的防曬衣可高級多了。

但若論古代的消暑神器,馬王堆的這件「素紗衣」只能排第二,第一名是雍正設計的。

先來看下古代最常規的消暑用具扇子。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扇子——「便面」。「便面」是戰國晚期至兩漢時扇子的主流,你可以稱它為「扇子」,但「便面」才是它當時的名字。


朱黑兩色漆篾編成。扇面呈菜刀形,扇面上編織了黑紅兩色矩形和十字形花紋,靠近扇柄的地方有鏤空,非常精美,為古代出土「便面」中最為精美的一件。「便面」均由細竹篾編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拂暑障目」。其名由《漢書·張敞傳》中得知:

「敞為京兆尹,無威儀,走馬章台街,自以便面附馬。」

顏師古註:「便面,所以障面,蓋扇之類也。不欲見人,以此自障面,則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

馬王堆漢墓中也曾出土兩件「便面」,一大一小。大的就是儀仗中用來遮擋烈日與風沙的。

「便面(大扇)」,黃絹包邊,部分加錦

柄長176厘米、扇面寬45厘米

馬王堆出土「便面」

在漢畫像石「伏羲女媧交尾圖」中也有「便面」的圖像,伏羲女媧兩側各有一手執便面的侍從。一般而言,貴族階級是不會自己手執「便面」的,多由僕從來「拂暑障目」。所以,張敞才會說「自以便面附馬」,正是其「無威儀」的表現。

武梁祠「伏羲女媧交尾圖」,東漢

魏晉時期,「便面」還是很常見的,在這之後就被更為實用的「團扇」取代了。在古代,扇子確實是不失為一種物美價廉的消暑工具,但是,天熱的時候,扇的風都是熱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古代消暑熱「三件套」了,即瓷枕、涼蓆、竹夫人。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套古代頂配。

「定窯孩兒枕」,北宋

這件瓷枕的枕面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孩童形象,充滿了童趣。宋朝有許多以「子」為主題的瓷器、繪畫,這件「定窯孩兒枕」屬於瓷器中的珍品。

雍正「編織象牙涼蓆」

目前,象牙編織技術已經失傳,而這樣的象牙涼蓆目前僅有3件。這件編織於雍正年間的「象牙涼蓆」就是其中的一件。這件涼蓆長216厘米,寬139厘米,用於編織的象牙每片僅3毫米寬,早年估價就達到了2000萬。


「千工床」與「竹夫人」,浙江省博物館藏

不過,瓷枕、涼蓆、竹夫人的「三件套」組合還只能算是平常的,古代的冰箱你見過嗎?


曾侯乙墓「銅冰鑒」,戰國

銅冰鑒主要有兩部分組成,內為「銅缶」,外為「銅鑒」,鑒與缶中間有夾層,可以放入冰塊。在「銅缶」內置以美酒,既可以喝到冰鎮美酒,對室內又可起到降溫的效果。放在銅器內,冰塊也沒那麼容易融化,因此被比作是古代的「冰箱」。

古代不單單有「冰箱」,還有風扇。雍正曾指導工匠發明了一種手拉風扇,設計巧妙,工藝精美。

清朝的「小風扇」

「楠木架鐵信風扇」,雍正

清代內務府檔案中記載了雍正帝命人製作風扇的整個過程。一天,工匠將做好的「楠木架鐵信風扇」呈給雍正看。雍正這個風扇還不錯,但有待完善。於是指導工匠:「架子矮著些,安大些的羽扇;再將葵黃紗風扇,做一份」。

「將後檐牆拆開,繩子從床下透出牆外轉動,做一架;照牆洞大小做木板一塊,以備天冷堵塞」。

這就是拉繩風扇,相比一般的需要手動轉動的風扇,牽繩風扇會省力很多。將這種風扇置於冰塊附近進行轉動,就可以製冷氣了。

如果素紗衣、便面、瓷枕、涼蓆、竹夫人、冰鑒、拉繩風扇,這些古代消暑神器,你都沒有,送您一幅畫,一首詩。

「人人避暑走如狂,

獨有禪師不出房。

可是禪房無熱到?

但能心境即身涼。」

——(白居易《苦熱題恆寂師禪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