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大乘與小乘到底有什麼區別?遠不止渡人渡己這麼簡單

如釋我聞 發佈 2020-08-22T16:53:08+00:00

眾所周知,佛法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小乘重於度己,而大乘則重於普度眾生。在梵文中yana的意思便是乘,即「乘載,道路」。在佛教的歷史中,有個及其重要的轉折點——後期佛教的出現。

眾所周知,佛法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小乘重於度己,而大乘則重於普度眾生。在梵文中yana的意思便是乘,即「乘載,道路」。在佛教的歷史中,有個及其重要的轉折點——後期佛教的出現。

在公元一世紀左右,有一些古印度佛教徒獨立原始佛教另成一派,他們以新思想來替代原始佛教的舊思想,奉行的新教規與新教義。他們以普度眾生為己任,想要引導所有人脫離苦海,達到彼岸修得佛果,這便是大乘之意。後期佛教認為包括原始教派的其它佛教派都屬於小乘佛教,因為他們都以度己為目標,每日的修行以求自身能修得正果。當然,這一稱呼原始佛教並不承認,他們仍採用原來的名稱,直到今日依舊如此,這一點在緬甸,泰國等佛教中都有據可循。

《法華經》中有一段論述大乘佛法,便是類比小乘佛法。大致意思是小乘佛法的修行需要捨棄世間,超脫三界,即出世修行,而大乘佛法則是不捨棄世間的眾生,入大千紅塵度化世人的入世修行,這與小乘佛法的差異是十分明顯的。在另一本佛經《大智度論》中,講的是大乘與小乘追求的結果都是解脫,但是兩個教派的做法是背道而馳的,小乘追求自身利益,只為了度己身;大乘是為了眾生的利益,一切都是為了度眾生。

此經中還以是否有大慈悲心來劃分大乘與小乘,這裡的大慈悲心講的是利人,大乘自始至終以利人為己任,自有大慈悲之心,而觀小乘則以自利為重,自是無大慈悲心。經中還以智慧為言,講到大乘佛法有大智慧,以度世間眾生而涅槃己身以成就佛果。而小乘佛法則少有智慧,雖可度己身,卻不知眾生疾苦,更不知世間紅塵之真義。在對佛陀釋迦牟尼的看法反面,亦是大有不同,小乘佛教視佛陀為導師,是一個徹底覺悟之人;反觀大乘佛教則視佛陀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金身佛,並且其還認為在十方與三世中存在無數的佛。

在修行方面,小乘佛教只修「三學」與「八正道」,「三學」是指通過守戒,修禪定而得到智慧,「八正道」是八種正確的思行方式。對大乘佛教而言,「八正道」和「三學」只是他們修行的部分,其還側重於「菩薩行」。對於菩薩,我們並不陌生,正如諸多作品中出現的菩薩都以大慈大悲,以大宏願度盡世間苦難眾生為己任,「菩薩行」便指佛陀在成佛前的修持,佛陀立下大宏願以救眾生。其包括「六度」與「四攝」,「六度」是以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等六種可以脫離苦海達到彼岸的方法,而「四攝」則為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與人相處所要遵守的四大原則。大乘佛教徒的思想其稱菩薩思想,而他們的活動便是這「菩薩行」。

而在最高目標中,大乘佛教不用多言,自是普度眾生,而小乘佛教則以修的「阿羅漢」果位為終極目的。事實上,佛教佛法共分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與菩薩乘。五戒十善是為人天道,聲聞獨覺是為解脫道,綜合二道是為大乘佛法。綜上所述,大乘與小乘不過就是覺悟的境界高低有所差別,高者自為大乘,如是而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