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和遼國本為唇亡齒寒關係,為何北宋還要與金國簽訂盟約?

歷史小記者 發佈 2020-08-22T14:35:46+00:00

其實,早在金國進軍遼國時,北宋朝廷內部便掀起了一場大討論,到底是協同遼軍抵禦金兵,還是和金兵結盟滅掉遼國,並一舉奪回燕雲十六州。



公元1005年,北宋和遼國在經過25年的戰爭後,終於化干戈為玉帛,簽訂了澶淵之盟。由此,北宋和遼國在遵循雙方國界線的情況下,和平相處了一百多年。

但是,隨著金國的崛起,北宋和遼國的和平天平也被打破了。其實,早在金國進軍遼國時,北宋朝廷內部便掀起了一場大討論,到底是協同遼軍抵禦金兵,還是和金兵結盟滅掉遼國,並一舉奪回燕雲十六州。

最終,北宋事先背信棄義,選擇與金國結盟,夾攻遼國。但是,北宋朝廷真的不清楚唇亡齒寒的道理嗎,至少有遼國在北方抵擋,其他北方遊牧部落便無法順利進入中原。



不過,一旦遼國的固有領土被金兵占領以後,金國勢必會趁著羸弱不堪的北宋朝廷,轉而派遣軍隊直下中原腹地,滅掉北宋。

說實話,我們可以從北宋和遼國相互和平的相處100多年來看,遼國人並不崇尚戰爭,在最初他們只不過是想從中原擄掠人口和得到相關生產技術,才發動一次次襲擊。

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遼國人從來沒有取代中原王朝的野心,他們甚至對固有的中原王朝懷著敬意,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其實,從唐朝中後期開始,契丹(也就是遼國)就和中原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同時,在五代十國時代,契丹還通過軍事手段將燕雲十六州的控制權交到了石敬瑭。



並且,契丹軍隊在幫助石敬瑭拿下洛陽後,便率軍返回北方基地。這樣來看,契丹人還真沒有想侵吞中原王朝的野心,他們無非還是想從中原地區得到歲幣、布匹等必要物資推動本國社會的發展。

所以說,我們可以把遼國理解為崇尚中原文化的遊牧民族,正是因為這種敬畏之心,讓他們能夠和北宋保持上百年的和平。(遼國不像金國、蒙古的直接戰略目標就是取代中原王朝)

其實,遼國人也知道,四處開戰無異於窮兵黷武,最好的辦法還是發展國力才能更好地抵禦新的軍事威脅。



然後,我們再來簡單了解一下遼國在後期的軍事防衛線。雖然說北宋和遼國簽訂了和平協約,但是遼國的主要防衛基點還是以北宋為主,也就是防衛線主要朝南,並且在北京和大同等地布置了重兵防衛。

同時,大同周邊的地形較為簡單,並且還處於當時的塞外地區,和內地區的軍事、經濟聯繫自然比較薄弱,防禦力量自然也十分薄弱。

相比之下,北京的軍事防衛位置稍微好一點,畢竟北京的北部還有燕山阻擋,能夠有效阻擊外來敵軍(這裡便可以指代新興的金國,也可以以金國為主體,指代後期的蒙古)。但是,一旦析津府北京失守,遼國只能向西北撤退,否則便會被敵軍全部消滅。



但是,相比南方防衛線,遼國的北方防衛線就顯得勢單力薄了。由於遼國已經把重兵布置在了南方防衛線,導致其對於關外地區的控制力度逐漸薄弱,這也就讓以女真族為主體的金國開始從東北一帶崛起,並且在吞併關外的過程中,也在積極向關內進軍。

據史料記載:金國大軍滅遼的順序為從東至西,即先攻克東京、上京、中京,再以此為據點,向西京和南京進攻。(遼國在統時期,一共擁有五個都城)

最終,金國大軍在宋軍的配合下,攻陷了南京,遼國突破包圍圈的部隊便在中亞地區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西遼,但是很快就被崛起的蒙古帝國吞併。



其實,在遼國後期,遼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帶有明顯中原文化的和平之國。正如前文所說,雖然兩國依然是對峙關係,但是遼國確實是北宋最好的北方屏障。

一旦北方屏障被金兵攻陷,北宋的北方邊境線將再次重燃戰火,百姓又會陷入水深火熱的戰爭當中,好不容易積攢的國力又會被損耗,導致後期無法抗爭新銳的金國大軍。

說實話,沒有一個人喜歡戰爭,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有可能在頃刻間失去以前的版圖。既然北宋以及採取和遼國用錢財換和平了 為什麼還要與和平國家重開戰端呢,金兵一旦攻取遼國,北宋離滅亡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但是,金國人給宋廷給了一個優惠條件,便是將燕雲十六州領地返還給北宋,這對於渴望北方領土回歸的宋徽宗來說,簡直就是一道實在的誘惑。

當然,之所以金國在滅遼初期給北宋提出這個優惠條件,還是在於他們並不清楚燕雲十六州的實際戰略價值,他們一心只是想占據遼國固有的北方領土。

但是,金國人一旦明白燕雲十六州的軍事價值,勢必不會交給北宋。所以說 只能趁著聯合作戰,搶先占據燕雲十六州,這樣基本上就不會產生利益糾葛了。



不過,宋徽宗還是高估了北宋軍隊的戰鬥力。北宋軍隊在北上作戰中,僅攻取了易州和涿州兩座防禦力量薄弱的城池,並且便在後續作戰中便遭遇到遼軍的激烈抵抗,無法繼續推進,最終還是金兵將燕雲十六州攻占。

雖然說,在這次聯合作戰後,金國遂將幽州等地的6個州城池返還給北宋,但正是這場戰爭也讓金國知道了北宋也是檣櫓之末了。



所以,金國大軍準備厲兵秣馬以後直接吞併北宋,統一中原。對於北宋來說,單方面撕毀和遼國的和平約定,讓金國知道了北宋的底細。對於遼國來說,北宋儼然變成了「」見利忘義」的小人。

正是如此,在遼國被滅的兩年後,金軍大規模南下,渡過黃河攻陷了汴梁,俘虜了北宋二帝,造就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靖康之恥」,北宋正式滅亡。


文:歷史小記者,參考史料,文章僅供參考

圖:部分網絡配圖,站內配圖,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