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DP下滑27.8%刷破新紀錄!可能要失落40年

萬年財經 發佈 2020-08-22T06:44:37+00:00

日本經濟,一直是很多國家關注的焦點,多年以來,都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近10年被中國超越,但也還是穩居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狀態。對日本來說,無論是實現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還是實現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都沒那麼簡單,畢竟其人口規模,國土面積,資源狀況,都很難撐起它成為大國經濟體的可能。

日本經濟,一直是很多國家關注的焦點,多年以來,都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近10年被中國超越,但也還是穩居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狀態。

對日本來說,無論是實現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還是實現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都沒那麼簡單,畢竟其人口規模,國土面積,資源狀況,都很難撐起它成為大國經濟體的可能。

不過,人家確實全面實現了這個目標,在人口規模不大,國土面積有限,資源稀缺的情況下,硬是扛起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大旗,在全世界競爭頗為激烈的國家中,屬於難能可貴的。


日本經濟在世界範圍內,都被長期唱衰,尤其最近幾十年被視為日本失落的20年,日本在新型經濟時代里,慢慢落後於中國,經濟長期陷入停滯,低通脹,低增長。

日本還是那個日本,失落20年也好,還是30年也罷,它依然是它,能夠讓很多人想不到的神奇,即便很多媒體都說日本衰落了,可是從其國家人才儲備方面來說,日本絕對可是世界少有的,經濟失落20年期間,竟然誕生了20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幾乎每年產生一位。

應該說,從表面上來看,日本經濟確實失落了20年,經濟增長處於負增長或零附近徘徊,通脹一直很低迷,即便是安培經濟學都派上用場,實現了負利率政策,在近幾年,稍微有點好轉,看到成效。


結果,2020年新冠疫情來了,徹底將日本經濟打回原形,受新冠病毒蔓延影響,日本2020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27.8%,跌幅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創下有記錄的1955年以來最高。

日本內閤府近日公布的初值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今年二季度日本實際GDP環比萎縮7.8%,這一數字差於此前分析師預期。這標誌著,日本連續三個季度報告經濟負增長。

在日本政府於4月初宣布全國性的「緊急事態」宣言,導致民眾外出減少、大量商業門店停業後,個人消費銳減、國內外經濟活動停滯,企業設備投資也大幅減速。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個人消費和設備投資分別環比下滑8.2%和1.5%,出口大幅減少18.5%。


日本,通過安培經濟學來實現日本經濟復興的願望,這一次是徹底失敗了,很難重現日本輝煌的經濟增長,而這其中,讓日本長期陷入低速增長或負增長,可能很多人會找出很多原因,但是筆者認為,日本經濟之所以越來越低迷,跟其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過快,帶來的負面效應,畢竟沒有人口,一切都是空談,這也許是拖累日本經濟的重要元兇。

畢竟任何經濟刺激政策,都是對人的消費,而人的存量變老,增量變小,就是再刺激,也無法讓經濟重生。也許對日本來說,過去是失去了的20年,也許未來可能是再次失去20年,經過疫情這一次折騰,恐怕很難恢復到昔日輝煌的高光時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