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視角」賣比薩,達美樂中國怎麼玩轉數字化?

36氪 發佈 2020-08-24T08:11:58+00:00

今天紅紅火火的外賣市場,早在60年前便已有人開始探索。要想弄清楚餐飲數字化的長期價值,達美樂可能是最好的研究對象。

今天紅紅火火的外賣市場,早在60年前便已有人開始探索。

要想弄清楚餐飲數字化的長期價值,達美樂可能是最好的研究對象。

這家成立於1960年的全球人氣比薩品牌,迄今在全球9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7000家店。外送是達美樂的強項,在達美樂全球平均每天賣出超300萬個比薩。作為全球最大的比薩品牌之一,達美樂已經成為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的當紅比薩品牌。

低溫發酵麵糰,現場手拍餅底製作工藝,優質進口食材,以及融合世界各地風味的多樣調味品,達美樂用產品成功征服了一個又一個探索美食的胃。但達美樂能走到今天,不僅僅是比薩產品的成功,長期的數字化技術創新應用同樣功不可沒。

無論是早期的Pizza Hero、Pizza Tracker等iPad應用,類SIRI語音點餐技術「DOM」,還是後來的DOM比薩檢測器、無人機與機器人送餐服務、邊烘烤邊外送汽車等……達美樂始終走在餐飲數字化探索前列,並且總能與新鮮科技元素碰撞出新火花。

得益於技術的深厚功底,達美樂快速拿下全球各大餐飲市場。根據達美樂2020年上半年財報,達美樂國際市場連續保持106個季度同店銷售持續增長。而相較於全球市場,相對獨立經營的達美樂中國表現尤為「搶鏡」。據悉,過去五年,達美樂中國大陸地區銷售額每年以30%~50%的增速快速成長。

在移動網際網路發達的中國市場,達美樂的外送服務也被進一步加強為「30分鐘必達」,超時即送免費比薩券。要知道,即便是外賣發達的一線餐飲市場,敢做出這一承諾的也寥寥無幾。達美樂中國的底氣究竟從何而來?答案就藏在獨特的數字化基因里。


年增約百家門店,達美樂中國提速「新零售」轉型

最近三年,達美樂中國不斷提速發力拓店,接連開出第200家、300家店,並計劃以每年約100家的開店速度大步快跑,用五年時間達成全國開出1000家店的目標。

很多零售人會對2016年印象深刻,席捲全行業的新零售浪潮正是從那一年開啟,並且在無人零售、生鮮、餐飲、商超領域密集展開數字化轉型探索。對於達美樂中國來說也不例外,門店規模快速擴大同時,數字化轉型也在同一時期明顯提速。

比薩屬於傳統行業,跟純網際網路基因的新零售公司相比,看起來並無太多優勢,但達美樂則是餐飲業里的「另類」,數字化已經成為品牌內核的一部分。「我們內部常說,達美樂其實是一家科技公司,只不過碰在賣比薩。」達美樂中國IT部門負責人賴毓銘表示。

與全球市場業務類似,達美樂中國80%的訂單來自於線上,並且與眾不同之處在於,達美樂搭建起了會員網上訂餐全渠道:包括官網、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官方APP,以及餓了麼、美團外賣、天貓、支付寶/口碑等第三方平台。

這一全渠道布局在數字化功底普遍薄弱的餐飲市場裡並不多見。對於達美樂中國來說,全渠道的建設,有著明確的方向,一方面拓展和發掘更多新渠道,離用戶更近;另一方面,通過數字化改造,提升全渠道顧客的點餐體驗。

有一個關於點餐優惠券的小細節:基於給用戶最大優惠的原則,達美樂系統已實現對用戶選購商品的自動匹配和計算,以及優惠券、優惠活動的靈活疊加應用。無論用戶從任何渠道下單,系統會自動根據現有的各種優惠規則,對購物車中的產品進行相應優惠。

事實上,從當下餐飲市場新環境來看,全渠道已經是迫在眉睫。

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今天,以美團點評、餓了麼等為代表的外賣平台新渠道快速崛起。根據美團點評2020年一季度財報數據,儘管一季度因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業造成嚴重影響,餐飲外賣業務交易金額同比減少5.4%,但交易用戶數目及活躍商家數目仍雙雙實現同比增長。

消費者就餐需求也變得更難捕獲。根據CNNIC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3.98億,占整體網民的44.0%,並且報告預測,外賣市場正在加速向三線及以下城市市場下沉,用餐需求趨於多元化,外賣服務逐步橫向拓展。

餐飲行業產品、服務必不可少,但今天的消費市場已經不再是「點位為王」的經營邏輯,而是需要通過線上線下發掘新流量,在多個維度觸達顧客,從而提供全渠道服務體驗。

過去兩年以來,達美樂中國數字化轉型在ToC和ToB端分別發力,以強化「外送專家」的品牌印記。這一持續的轉型投入最終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年均新增百店規模同時,達美樂中國收穫了逾300萬全渠道會員。

「一體化服務中台」帶路,自研改變達美樂中國

當然,數字化轉型並非一帆風順,規模的快速擴張也給達美樂中國帶來不小的挑戰。這突出體現在兩方面,一是IT系統和技術疊代需要跟上業務發展的速度,並增強系統安全性、穩定性以及可擴展性。從組織的角度來說,多渠道運營背後的業務流程也需要優化。

過去這些年,達美樂中國針對市場的快速變化,持續進行數字化換代升級。尤其是近一兩年,在門店擴張同時,達美樂中國明顯加強了對IT系統的升級疊代投入,組建了涵蓋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開發工程師、架構師、測試團隊、運維團隊等在內的自有研發團隊。

其中一個決定性的階段在於,達美樂中國在去年完全自主研發了「一體化服務中台」,結合線上(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web端等)+線下的新零售模式,對系統進行微服務化、模塊化的升級改造,提升系統穩定性及業務高效銜接。

具體來說,該服務中台分為業務中台、數據中台兩大板塊:業務中台針對點餐業務,聚合了門店、菜單、訂單、POS、配送、會員管理、卡券營銷等全流程,數據中台則是對會員數據進行管理及分析,包括客戶分析、行為分析、營銷分析、CDP、標籤中心、客群中心等多個方面。

對於達美樂中國來說,業務中台的一大好處是將全渠道會員數據集中化管理,並在此基礎上把控和優化每個交互環節,讓用戶在不被打擾的情況下,流暢地進行全渠道交互體驗,並在堂食、外帶、外賣等就餐場景自由切換。

達美樂中國的線上業務占80%以上,這決定了達美樂團隊對數字化一貫的執著投入,並且從實際情況來看,自研團隊、中台建設投入以及核心技術的自主掌控,對達美樂中國的改變也是顯而易見。

採用電商前沿的技術框架、中間件、微服務架構、和技術規範,達美樂中國的自研的「業務中台」發揮著關鍵作用:

  • 大幅度提高系統可用性,平穩保障特別是大促活動期間的高單量和高並發;
  • 大幅度提高系統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從而可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 採用敏捷項目方法論,實現快速疊代,每月發布兩次,同時兼顧交付質量;
  • 實施全面的信息安全防護工作,確保系統以及用戶數據的安全性;
  • 實現全鏈路監控、自動化運維,讓系統出現異常時可以快速定位並解決問題;

而數據中台則可以對會員進行管理,從而幫助後續促活及轉化。據悉,達美樂中國將會員劃分為三個等級,針對不同等級會員,結合購買頻次等點餐行為,建立會員細化標籤體系。同時嘗試通過對會員進行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從新客到老客,進行會員的大數據精準營銷。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於法規允許和用戶授權的前提下,數據中台可以根據用戶、會員的商品瀏覽、頁面點擊、下單偏好、優惠喜好等信息,為每一個用戶、會員及細分群體建立用戶、會員的數字化身份和畫像,並結合智能自動化營銷系統,實現千人千面的用戶、會員激勵,以及精準營銷。

與普通餐飲外賣相比,「30分鐘必達」是達美樂中國的顯著差異化優勢。事實上,達美樂中國團隊,對於快速送達這件事有著謎一般的執著。

為了更好地履約交付,達美樂中國會結合訂單地址、騎手狀態等進行智能派單,以及根據時間、角度、距離等邏輯進行並單操作。而智能化的系統,也在幫助達美樂團隊更好地判斷自有運力的極限,在門店訂單溢出的時段引入第三方運力協助進行派單。

整體來說,相較於之前的半人工模式,智能派單系統讓整個履約交付流程可以全自動進行,最大程度保證30分鐘必達的配送體驗,甚至提前到25分鐘以及20分鐘。

餐飲有很強的峰谷特徵,門店訂單壓力通常在午餐、晚餐時段達到峰值。達美樂中國為此實施了一套門店智能排班系統,可以結合歷史訂單、天氣、促銷信息等因素,對每個時段門店訂單量進行預測,針對「接單→烘烤→配餐→送貨」等不同環節流程,對門店員工進行智能排班,「柔性」適配訂單峰谷。據賴毓銘介紹,門店訂單量的預測可以精確到每半個小時。

除此之外,達美樂中國還在進行線下門店智慧化改造。據賴毓銘表示,今年達美樂中國將加大智慧門店的投入,並試點自助取餐櫃等全新的取餐方式,增強顧客線下堂食及外帶的智能體驗,同時會升級聚合支付項目,讓員工在pos端便捷識別會員,輸出特色化服務。


用戶渠道大爆發,「上雲」成餐飲企業新選擇

達美樂中國的全國化擴張還在繼續。從布局來看,達美樂將全國門店劃分為東區、北區、南區三個大區,並且接下來計劃以「北上廣深」為核心,向各個大區周邊核心城市繼續輻射。不難看到,在這過程當中,持續的數字化轉型投入以及自研方面的努力至關重要。

但現實情況是,很多餐飲企業當前無論是數字化投入,還是外賣業務占比,都遠遠不及達美樂,甚至不乏依賴外包團隊來進行數字化建設。

餐飲企業當前的確需要參考達美樂中國的「打法」。原因再簡單不過,外賣對線下門店的分流不可避免,尤其對於一線城市而言,用戶渠道也趨於更加多樣性。而線下門店房租、人力等成本還在逐年攀升,餐飲企業需要以更高效的組織體系來做出應對。

正如達美樂建設一體化中台那樣,「品牌發展過程中,C端消費者變化速度肯定比B端要快的多,我們做業務中台,也是要快速地響應市場變化。」賴毓銘說道。

事實上,達美樂在一體化中台建設的自研努力同時,也在嘗試集成雲計算廠商等行業力量。

據悉,目前達美樂將核心電商系統部署在雲計算綜合服務平台UCloud上。 賴毓銘表示,達美樂「上雲」的目的很簡單,即是在保證高穩定性、高安全性、強可擴展性的前提下,進行中台項目敏捷管理與疊代,支持前端數字化新渠道的開拓和用戶體驗升級。

市面上雲平台有很多,諸如AWS、微軟、阿里、騰訊、華為等,各大雲廠商計算、存儲、網絡、安全防護產品齊全。達美樂中國之所以選擇UCloud,賴毓銘表示,看重的是UCloud中雲計算平台屬性以及附加的專屬技術支持服務,自身不做下遊客戶的業務,只專注於雲計算產品技術和客戶服務。

創立8年來,UCloud的雲上服務能力,已經通過上萬家企業級用戶使用和驗證。其中既有對高並發有較高要求的電商、遊戲、音視頻客戶,也有對穩定安全有較高要求的零售、製造、政務客戶。UCloud在雲計算領域具有口碑的技術與服務,是客戶信任的核心原因。


UCloud還為達美樂配備的Intel版雲主機搭載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通過靈活、敏捷、多樣化的場景響應能力,充分釋放雲計算應用潛力;及時應對用戶並發訪問量激增的狀況,並顯著提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更高效、穩定的業務支撐。

為了加速業務疊代速度,達美樂在餐飲企業中率先引入了容器技術。早期達美樂中國曾嘗試過部署過開源的K8S集群(容器集群管理系統),但K8S技術相對複雜,運維管理成本很高,經過調研和溝通後,達美樂中國切換到了UCloud提供的容器管理服務UK8S,目前已穩定運行一年多,經受了多次大促考驗。

據悉,出於系統穩定性的考慮,達美樂中國目前正在搭建混合雲架構,實現系統雙活,確保安全穩定的IT系統運維環境,以及災備和災難恢復體系。

餐飲企業上雲前後究竟能帶來多大改變?對於達美樂中國來說,一場大促就可知曉。

得益於前期 「上雲」充足準備,今年4月份,達美樂中國完成了「最成功的一次大促。」在每秒請求、用戶數激增的情況下,IT系統平穩地經受住流量洪峰的考驗。

而在這背後,數字經濟時代的用戶渠道與需求大爆發,正有更多的餐飲企業選擇通過「上雲」把業務搬到線上,將一個個線下門店,變成智能化的線下零售體。根據一項行業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將達到2461億美元,2015-2021的CAGR達到47%,各子市場增速領先全球,「用雲量」成為衡量新經濟企業實力的重要指標。

儘管相較於金融、政務等行業,餐飲以及整個零售行業的數字化基礎相對薄弱,但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下,用戶大數據和新應用場景的快速增長,「上雲」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零售商的必選項。而雲服務發展到今天,也愈發明顯向產業賦能方向傾斜,不同行業雲解決方案有不同側重點。

對於包括餐飲企業在內的零售市場來說,上雲既有業務穩定性和安全性的共性需求,也更需要雲廠商有輸出零售行業屬性的解決方案能力。達美樂中國與UCloud的合作,已經為這種數字化探索開了一個好頭。而這種創新性的投入,正越來越突出地發揮出它的實際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