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領域常見的一些專業術語、專有名詞總結(四)

艾特程序員 發佈 2020-08-24T22:09:08+00:00

雲時代說的就是雲計算時代。而雲計算是分布式處理、並行處理和網格計算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這將是一個時代的來臨。如今,不論工作和生活,雲計算幾乎早已無處不在。不僅企業包括個人,都已經全然處於「雲時代」,了解雲計算知識已經非常必要。

雲時代說的就是雲計算時代。而雲計算是分布式處理、並行處理和網格計算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這將是一個時代的來臨。

如今,不論工作和生活,雲計算幾乎早已無處不在。不僅企業包括個人,都已經全然處於「雲時代」,了解雲計算知識已經非常必要。

下面就是雲計算領域常見的一些專業術語、專有名詞總結(四),供大家參考。

1、虛擬化

虛擬化,是指通過虛擬化技術將一台計算機虛擬為多台邏輯計算機。在一台計算機上同時運行多個邏輯計算機,每個邏輯計算機可運行不同的作業系統,並且應用程式都可以在相互獨立的空間內運行而互不影響,從而顯著提高計算機的工作效率。虛擬化使用軟體的方法重新定義劃分IT資源,可以實現IT資源的動態分配、靈活調度、跨域共享,提高IT資源利用率,使IT資源能夠真正成為社會基礎設施,服務於各行各業中靈活多變的應用需求。

2、並行計算

並行計算或稱平行計算是相對於串行計算來說的。它是一種一次可執行多個指令的算法,目的是提高計算速度,及通過擴大問題求解規模,解決大型而複雜的計算問題。所謂並行計算可分為時間上的並行和空間上的並行。時間上的並行就是指流水線技術,而空間上的並行則是指用多個處理器並發的執行計算。

3、無伺服器計算

無伺服器計算是在無需最終用戶管理的基礎設施上託管應用程式的新方式,是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演進的下一個階段。它將底層基礎架構從開發人員中分離出來,基本上虛擬化了運行時(虛擬機的一種,一般指進程級別的虛擬機)和運營管理。這通常被稱為 FaaS(功能即服務)無伺服器架構允許您執行給定的任務而不必擔心伺服器、虛擬機或底層計算資源。

4、負載均衡

負載均衡,英文名稱為Load Balance,其含義就是指將負載(工作任務)進行平衡、分攤到多個操作單元上進行運行,例如FTP伺服器、Web伺服器、企業核心應用伺服器和其它主要任務伺服器等,從而協同完成工作任務。

負載均衡構建在原有網絡結構之上,它提供了一種透明且廉價有效的方法擴展伺服器和網絡設備的帶寬、加強網絡數據處理能力、增加吞吐量、提高網絡的可用性和靈活性。

5、SOA

面向服務的架構(SOA)是一個組件模型,它將應用程式的不同功能單元(稱為服務)進行拆分,並通過這些服務之間定義良好的接口和協議聯繫起來。接口是採用中立的方式進行定義的,它應該獨立於實現服務的硬體平台、作業系統和程式語言。這使得構件在各種各樣的系統中的服務可以以一種統一和通用的方式進行交互。

6、微服務

微服務是一個新興的軟體架構,就是把一個大型的單個應用程式和服務拆分為數十個的支持微服務。一個微服務的策略可以讓工作變得更為簡便,它可擴展單個組件而不是整個的應用程式堆棧,從而滿足服務等級協議。微服務是SOA架構下的最終產物,該架構的設計目標是為了肢解業務,使得服務能夠獨立運行。微服務設計原則:1、各司其職 2、服務高可用和可擴展性

7、NFV

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即網絡功能虛擬化,通過使用x86等通用性硬體以及虛擬化技術,來承載很多功能的軟體處理。從而降低網絡昂貴的設備成本。可以通過軟硬體解耦及功能抽象,使網絡設備功能不再依賴於專用硬體,資源可以充分靈活共享,實現新業務的快速開發和部署,並基於實際業務需求進行自動部署、彈性伸縮、故障隔離和自愈等。

8、SDN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即軟體定義網絡,是網絡虛擬化的一種實現方式,其核心技術OpenFlow通過將網絡設備控制面與數據面分離開來,從而實現了網絡流量的靈活控制,使網絡作為管道變得更加智能。

9、隧道技術

隧道技術是一種通過使用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在網絡之間傳遞數據的方式。使用隧道傳遞的數據(或負載)可以是不同協議的數據幀或包。隧道協議將這些其他協議的數據幀或包重新封裝在新的包頭中發送。新的包頭提供了路由信息,從而使封裝的負載數據能夠通過網際網路傳遞。

被封裝的數據包在隧道的兩個端點之間通過公共網際網路進行路由。被封裝的數據包在公共網際網路上傳遞時所經過的邏輯路徑稱為隧道。一旦到達網絡終點,數據將被解包並轉發到最終目的地。注意隧道技術是指包括數據封裝、傳輸和解包在內的全過程。

10、SAN

存儲區域網絡(Storage Area Network,簡稱SAN)採用網狀通道(Fibre Channel ,簡稱FC,區別與Fiber Channel光纖通道)技術,通過FC交換機連接存儲陣列和伺服器主機,建立專用於數據存儲的區域網絡。

11、DevOps

DevOps(Development和Operations的組合詞)是一組過程、方法與系統的統稱,用於促進開發(應用程式/軟體工程)、技術運營和質量保障(QA)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與整合。它是一種重視「軟體開發人員(Dev)」和「IT運維技術人員(Ops)」之間溝通合作的文化、運動或慣例。透過自動化「軟體交付」和「架構變更」的流程,來使得構建、測試、發布軟體能夠更加地快捷、頻繁和可靠。

DevOps的出現是由於軟體行業日益清晰地認識到:為了按時交付軟體產品和服務,開發和運維工作必須緊密合作。

12、CI/CD

持續集成(CI)是一個讓開發人員將工作集成到共享分支中的過程,從而增強了協作開發。頻繁的集成有助於解決隔離,減少每次提交的大小,以降低合併衝突的可能性。

持續交付(CD)是持續集成的擴展,它將構建從集成測試套件部署到預生產環境。這使得它可以直接在類生產環境中評估每個構建,因此開發人員可以在無需增加任何工作量的情況下,驗證bug修復或者測試新特性。一旦部署到staging環境中,就可能需要進行額外的手動和自動測試。

CI/CD的出現大大提高了開發團隊的生產效率,縮短了開發周期。其敏捷、穩定、可靠的特性,也越來越被企業所青睞與需要。

13、容器技術

容器是一個允許我們在資源隔離的過程中,運行應用程式和其依賴項的 、輕量的 、作業系統級別的虛擬化技術, 運行應用程式所需的所有必要組件都打包為單個鏡像,這個鏡像是可以重複使用的。當鏡像運行時,它是運行在獨立的環境中,並不會和其他的應用共享主機作業系統的內存,CPU或磁碟。這保證了容器內的進程不會影響到容器外的任何進程。

14、Docker

Docker 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讓開發者可以打包他們的應用以及依賴包到一個可移植的鏡像中,然後發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或Windows 機器上,也可以實現虛擬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機制,相互之間不會有任何接口。

15、kubernetes

kubernetes,簡稱K8s,是用8代替8個字符「ubernete」而成的縮寫。Kubernetes是Google開源的一個容器編排引擎,它支持自動化部署、大規模可伸縮、應用容器化管理。在生產環境中部署一個應用程式時,通常要部署該應用的多個實例以便對應用請求進行負載均衡。在Kubernetes中,我們可以創建多個容器,每個容器裡面運行一個應用實例,然後通過內置的負載均衡策略,實現對這一組應用實例的管理、發現、訪問,而這些細節都不需要運維人員去進行複雜的手工配置和處理。

16、多租戶技術

多租戶技術(multi-tenancy technology)或稱多重租賃技術,是一種軟體架構技術,它是在探討與實現如何於多用戶的環境下共用相同的系統或程序組件,並且仍可確保各用戶間數據的隔離性。

多租戶簡單來說是指一個單獨的實例可以為多個組織服務。多租戶技術為共用的數據中心內如何以單一系統架構與服務提供多數客戶端相同甚至可定製化的服務,並且仍然可以保障客戶的數據隔離。一個支持多租戶技術的系統需要在設計上對它的數據和配置進行虛擬分區,從而使系統的每個租戶或稱組織都能夠使用一個單獨的系統實例,並且每個租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租用的系統實例進行個性化配置。

17、雲原生

雲原生(Cloud Native)的概念,由來自Pivotal的MattStine於2013年首次提出,被一直延續使用至今。這個概念是Matt Stine根據其多年的架構和諮詢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個思想集合,並得到了社區的不斷完善,內容非常多,包括DevOps、持續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微服務(MicroServices)、敏捷基礎設施(Agile Infrastructure)和12要素(The Twelve-Factor App)等幾大主題,不但包括根據業務能力對公司進行文化、組織架構的重組與建設,也包括方法論與原則,還有具體的操作工具。採用基於雲原生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業務生於「雲」或遷移到雲平台,從而享受「雲」的高效和持續的服務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