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樓鎮:太子參豐收 群眾增收笑顏開

黔東南身邊事 發佈 2020-08-25T12:56:43+00:00

春播秋收,客樓鎮太子參基地迎來了採收季。在白家壩村太子參基地,村民忙著採挖、去泥、裝袋,到處一片繁忙豐收景象...

春播秋收,客樓鎮太子參基地迎來了採收季。在白家壩村太子參基地,村民忙著採挖、去泥、裝袋,到處一片繁忙豐收景象........

「每天早晨5點起床,步行到基地來挖太子參,適合我們這種不能做重活的老人,還能掙點零花錢,補貼點家用。」客樓鎮白家壩村民肖友翠老人滿臉幸福地說到,自太子參豐收以來,每天她都到基地採挖太子參,每天平均也有100元左右。和肖友翠老人一樣,不少當地村民、周邊鄉鎮群眾都到基地採挖太子參,每天最高能有170元左右的收入,增加了不少群眾的家庭收入。

小小太子參是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的好產業,自太子參產業發展起來後,用工需求不斷增加,給周邊群眾提供了就近務工機會。客樓鎮太子參產業每年通過播種、除草、採挖等管護環節用工需求帶動周圍群眾5000餘人實現就近就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今年太子參行情波動較大、搶抓市場很重要,趁著這幾天天氣好,趕緊裝車上市。」基地負責人吳守軍介紹到。吳守軍是客樓鎮太子參種植大戶。2018年,他種了10多畝太子參,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有了現在60多畝的規模,每年收入在5萬元左右,一躍成為了周邊致富帶頭人。

近年來,客樓鎮持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壩區產業及林下經濟。在鎮政府、各村支兩委和駐村幹部號召下,村民們大力發展種植以太子參為主的中藥材產業,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為增產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礎。目前,客樓鎮採取「大戶承包+農戶自發種植」的模式共種植太子參5000餘畝,以產業興發展,讓群眾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通訊員 王倩倩

關鍵字: